刘慧 陆文灏 魏婕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苏州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存在高校院所、产业创新主体、科技服务资源、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应聚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创新对外开放机制;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政府服务精度效能;大力引培创新创业人才;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
关键词:优势产业;专利信息;创新发展;苏州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4-0117-03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二五”以来,苏州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5.6%,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9.3%,创新驱动工业经济增长效应显著。然而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苏州工业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高新技术创新产出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城市,苏州该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成为新时期苏州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苏州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态势分析
(一)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增强
2017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3.20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地位。战略性新兴產业产值达到16 22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0.7%,2011年以来年均增长达到15.9%。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平板显示三大行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27.9%、21.9%和16.5%,同时新材料、软件和集成电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等产业产值增长率超过10%。2017年新能源(11.6%)、高端装备制造(10.5%)、软件和集成电路(99.1%)的投资增长幅度远超其他产业。充分显示苏州市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引领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内驱动力。
(二)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017年,苏州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 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税收收入1 672.9亿元(新兴产业税收占86.4%),比上年增长11.1%,工业企业利税增长18%、利润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分别占江苏省总量的23.35%和28.94%。同时,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从2011年的216%稳步增长到2017年的248.2%,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1年的15.5万元/人增长到2017年的25万元/人,年均增长率达到8.3%。呈现出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同步稳定增长的态势。
(三)重点产业区位优势显著
2011-2016年苏州市制造业31个行业的区位熵显示,纺织业等九大制造行业的区位熵始终大于1(表2),其中化工和电子产业的数值显著高于其他行业,显示出苏州的化工和电子产业在全国范围中具有较强的区位竞争优势。从变化趋势来看,纺织、造纸、化工等高能耗行业的数值逐步降低,同时纺织服装、电气和电子行业等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数值也逐步降低。充分显示出近年来苏州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
(四)企业研发投入逐步提高
2017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达到386亿元,2011年以来的年均增长比例达到9.6%,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境外资金的占比分别为10.52%、77.3%和12.18%;同期,苏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从2011年的2.42%逐年增长到2017年的2.8%,但是与北京(5.7%)、西安(5%)、深圳(4%)、上海(3.78%)、武汉(3.2%)、杭州(3.2%)、天津(3.1%)等城市同年的研发投入占比有较大差距。这一数据与苏州目前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地位不相称。
(五)创新人才集聚效应凸显
近年来,苏州市实施“姑苏人才计划”、“海鸥计划”以及科技创业天使计划等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在苏州的集聚效应凸显。2017年苏州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37人、省“双创人才”782人、市“姑苏领军人才计划”人才1012人,分别为2011年的2.9倍、3.8倍和4.4倍;同期,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各类人才等总人数逐年快速增长,2017年分别达到22.29万、54.87万和260.01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9%、10.9%、8.3%。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为苏州科技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
(六)科技创新效益逐步显现
2017年苏州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11618件,位列北京(46 000件)、上海(20 681件)、深圳(18 928件)之后,全国排名第4位,2011年以来的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9.25%;年末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68件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46.18件,远远超过江苏年末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5件的平均水平,位列北京、上海、深圳、南京之后,全国排名第5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1年的37.9%逐年提升至46.9%,充分显示出苏州科技创新的效益逐渐显现。
三、苏州优势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
(一)高校院所体制亟待市场化突破
近年来苏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平稳上升,然而技术转让数量却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科研创新主体的行政化特征依旧明显,降低了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自由度,科研人员以论文和专利产出的考核制度、科技成果的国有属性以及科技中介市场化运营体系的不成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苏州在鼓励离岗创业和兼职创业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离岗创业或兼职创业形式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案例较少,离岗创业的体制机制还有待理顺。
(二)产业创新主体缺乏整合与协同
目前,苏州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虽集中了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但采取的是单一的项目支持方式,其优点是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具有明确的技术研发任务,便于考核和管理,但缺点是产业技术研究具有的基础性、前瞻性、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可能与竞争性项目管理中的实用性、短期性、指令性等特点存在矛盾。同时,在不同层次产业技术间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引导的条件下,单一的项目竞争机制容易使各产业创新主体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参与主体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创新合力。
(三)科技服务资源存在碎片化现象
目前,苏州科技政策和资源供给与中小企业需求的对接还不够顺畅,在短期内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科技资源与信息服务纵横协调度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同时,苏州的科技服务业仍处于较为初期的发展阶段,政府对众创空间建设的事前空间布局与功能规划不到位、科技服务相关法律和准入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科技服务主体建设碎片化、同质化问题严重,科技服务市场混乱。由于缺乏体制机制的切实保障,中小科技企业参与产学研创新网络仍障碍重重。
(四)创新人才建设面临挑战与短板
现阶段,苏州的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建设仍然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和短板制约。其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决定”下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二是富裕后的保守思想上升抑制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三是各地创新战略同质化引发新一轮区域人才竞争。其必须突破的短板问题有:一是民营企业家队伍成长乏力且缺少引领性人物;二是阻碍体制内人才释放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仍很突出;三是创业成本攀升并逐渐抑制创业人才的集聚与成长;四是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级蓝领严重短缺且开发储备不足;五是严重缺少合格的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人。
四、苏州优势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聚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开放协同、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需求导向的创新指标,引导科研机构在基础研发项目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与产业界相结合的科研创新考评标准,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在创新产品研发领域的合作往前端延伸。建立结果导向的创新激励政策机制,制定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关成果产业化分红比例,鼓励共同推进技术攻关。加强财税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技术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创新生态子系统的建设。完善多元创新要素联动发展机制,搭建政府、银行、风投等联合融政合作平台,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二)深化创新对外开放机制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创新区域科技合作机制。系统评估国际贸易规则调整和重点国家局势变化对苏州重点产业领域产生的潜在影响,从战略层面提前布置应对措施。以高层次国际科技创新交流活動为抓手,整合海外技术转移机构和国内技术中介机构,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使苏州建设成为国际最新技术的交流和合作中心。建设国际产业孵化园,以产业招商的思路,重点引进国际新型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技术和企业进行集成孵化。设立专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搭建国外技术、人才、成果、金融等支撑服务平台。研究华为、中兴等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完善贸易摩擦应诉工作机制,加强对苏州企业对外投资和国际布局的引导和支持。
(三)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借鉴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经验,积极布局符合苏州科技发展方向的重点前沿领域,以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抓手,支持由科学家背景的企业家领衔组建的新型科研机构,通过重大专项资金和科技项目支持等多种方式,持续扶持新型机构的发展提升。借鉴德国创新网络计划的相关经验,积极培育市场化运营的科技中介机构,尤其是研发外包服务机构。以苏州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借鉴“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的先声药业“百家汇”模式、“专业研发机构+孵化器”的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模式,建立专门的创新网络机构,深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促进产学研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与知识转移,实现苏州创新网络的协同发展。
(四)提升政府服务精度效能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信息共享发布平台,在保护企业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向市场融资机构提供关于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信用的信息;完善面向科技企业财政投入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筛选、监管、评估体系,提升政府研发投入的精准性。优化自主创新广场服务功能,加快运河湾双创中心建设,为不同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多门类、个性化的科技咨询服务,帮助中小科技企业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加强政府资源投入与信息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五)大力引培创新创业人才
进一步深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工作平台,争创科技创新战略人才特区;以国家“千人计划”、姑苏领军人才计划为抓手,重点引进全球一流的创新人才(团队)和创业人才(团队)。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着力引进和培养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工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构建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缓解重点领域人才的供给短缺问题。同时,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国际接轨的宜居环境、配套政策和公共服务。
(六)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
以落实省“科技改革30条”为契机,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主体地位和产学研合作中的中坚作用,推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更多的向企业实际需求倾斜,优化智力资源和创新成果向企业无缝转移的协同机制,完善覆盖全创新链的政府科技投入管理机制,构建由市场决定创新项目的经费分配和评价机制。建立客观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效果评价机制,引导财政资金向更具活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流动。
参考文献:
[1] 龙小宁.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2018(21).
[2] 吴传清,邓明亮.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21).
[3] 李 妍,幸 雯.广东科技创新指数构建与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20).
[4] 赵志耘.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软科学,2016(9).
[5] 湛 泳,李 珊.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6(2).
[6] 吴 芸.政府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40个国家1982—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
[责任编辑:谭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