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陈茂丽,高晓琴
(四川省雅安市骨科医院天全县中医医院,四川 雅安 625500)
日常生活中因各种意外事件发生所造成病症之一为骨折,该病特点为起病快、治愈慢。往往临床骨折患者自身需长时间固定、制定,且长期卧床休息,表现为原有生活规律改变,心理状态不能及时调整,后续会发生一系列改变,常见为突发生理、心理应激、排尿方式及排尿环境改变引起排尿困难,甚至会引起尿潴留[1]。现代医学对应治疗措施干预中,以导尿为主,但患者长期排尿困难会引起自身心理、生理负担加重,增加尿路感染机率,为病人带来极大痛苦[2]。文章就中医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中效果进行以下探究,具体如下: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共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专业医师确诊为老年股骨骨折卧床排尿困难;②临床依从性高,能配合后续治疗;③存在影响本次研究相关疾病。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者;②骨折前存在泌尿系统疾病;③合并精神障碍、抑郁症患者。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4~71岁,平均(56.6±7.1)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3~72岁,平均(55.7±6.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患者股骨骨折后发生排尿困难因素、后续治疗及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功能锻炼,利用神经反射进行排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具体如下:①情志护理:往往骨折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因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情感脆弱,往往因疾病及陌生住院环境影响,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期间关注情志变化,主动、耐心、和蔼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后续思想工作,稳定患者、家属不良情绪,使其精神安定基础上配合后续护理各项操作。②中医干预中按摩作为常用护理手法,能发挥疏经通络、调节脏腑目的,进一步治疗排尿困难症状。期间协助患者仰卧在床上,顺时针按摩患者小腹部,总计时间为6分钟,并以指按揉中极、气海、关元穴,穴位时间为1分钟,手掌对患者双股内侧按摩5分钟,指按揉髀关、三阴交,共计1分钟。后续配合耳穴贴豆配合治疗,疗效更佳。予以患者王不留行籽并贴至在患者膀胱、三焦、肾、尿道穴位上,每日按压共计3~5次,每次时间为3~5分钟,以患者感受到酸胀度为宜,两耳交替进行,并依据患者排尿情况调整治疗时间。③针灸护理:针灸穴位针刺关元、肾盂、膀胱俞、三阴交、阳陵泉、秩边为主,依据患者症状表现随症加减气海、足三里、太溪及太冲等穴位。排尿困难患者予以针灸治疗效果明显,能防治尿道感染,调整病情。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分为以下三个标准:显效[3]:经过护理后8小时内顺利排尿,无腹痛、腹胀等症状。有效:经过护理后8h能恢复自主排尿功能,但膀胱内仍存在少量尿液,患者排尿不尽。无效:经过护理后8h排尿功能障碍未得到改善。(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本次研究中数据计算采用SPSS19.0软件,并以“x2”、“t”对检验结果进行表法,“%”表示为计数资料、“±s”表示为计量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2.5%,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40,例)
机体基本生理需求为排尿,为维持生命重要方式。往往临床骨折患者,因生理、心理双重应激作用下,易出现排尿困难现象,一旦患者长期处于排尿困难、尿潴留及导尿操作,相应增加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患者生理、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患者后续康复。中医学认为,对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中,因人而异开展护理计划,辩证分析患者患病病因、病机、性质及部位,后续并实施相应护理操作。相关研究表明[4],对临床股骨骨折排尿困难患者开展中医护理操作,能有效改善排尿困难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存进机体后续康复。
文章研究表明,对临床股骨骨折长期卧床引起排尿困难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排尿困难症状,与对照组比较,P<0.05。通过情志护理能改善患者自身不良心理情绪,期间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告知家属多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稳定患者精神情绪以配合后续康复。中医上通过按摩刺激,能缓解排尿困难,期间配合耳穴贴豆,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排尿作用。依据患者症状表现随症加减针灸干预,不仅可防治尿道感染,同时可调整病情,促进后续康复[5]。
综上所述,股骨骨折长期卧床引起排尿困难患者,通过中医护理干预,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