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华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现阶段,冠心病在我国临床上属于是一种常见病,具有危害性高等特点,能够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抑制冠心病进展,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2],但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都存在有恐惧与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得其依从性明显降低,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开展。为此,笔者将着重探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科接诊且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0),当中,A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54-78岁,平均(62.31±4.96)岁。B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53-79岁,平均(62.85±4.39)岁。患者自愿参与研究,病历信息完整。研究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比较两组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情况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期间两组都接受常规护理,内容有疾病知识普及、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病情观察等,A组加用护理干预法,详细如下:(1)术前,主动和患者沟通,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并对患者的病历进行仔细的分析,以充分了解其病情和基本状况。视患者文化程度,采取个体化的措施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治疗流程、预期效果、术中配合事宜以及常见并发症等,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消除患者心中的困惑,让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宽慰及鼓励患者,向患者介绍同种手术临床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促使患者树立起面对手术的信心。鼓励患者向信赖的人倾诉,指导患者采取听音乐、交谈与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2)术中,注意观察患者各项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立即告知手术医师,并予以对症处理。(3)术后,将手术的方法和目的等详细告知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工作。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让患者能安心接受后续的治疗。仔细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时评估其疼痛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施以个体化的疼痛护理。若疼痛较轻,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和音乐疗法等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若疼痛较严重,需严格遵医嘱对患者施以止痛药物治疗。
利用SDS和SAS量表评估两组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提示心理状态越差[3]。
数据分析用SPSS20.0软件,t和x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干预前的SDS和SAS评分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干预后的SDS与SAS评分比B组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的对比分析表 (分)
现阶段,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为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比较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但因患者对该手术缺乏良好的认知,加之受疾病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产生了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对手术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护理干预为比较新型的一种“以人文本”护理方法,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充分的思考,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对患者施以手术前/后不同阶段中的护理与指导,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与焦虑等不良情绪,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各项诊疗工作,从而有助于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此研究中,A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比B组低,P<0.05。提示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具有显著作用,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