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之地”不好吞并
欧洲除俄罗斯之外的总面积约900多万平方公里,大体上与中国面积相当,但却是小国林立。直到今天,欧洲“大国”间还星罗棋布着像安道尔、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摩纳哥、梵蒂冈等“袖珍国”。
为什么这样的小国没被吞并?究其原因,恐怕跟古代欧洲人对产权的概念特别重视有关。在古代欧洲,吞并战争被视为抢夺他人财产的“违法行为”,再加上教会的管束,于是就给了很多小国生存空间。
摩纳哥的历史,正是反映这一点的典型例证。早在古典时代,这里就是地中海西部最繁华的商业港之一。意大利半岛的小霸主热那亚共和国派出商人在这里建立据点,摩纳哥正式立国。邻近的法国贵族想兼并这块土地,但怕坏了政治游戏的规矩,而且惹恼热那亚共和国这个地中海大金主,所以大家都默许了这一小片飞地的存在。
进入近代后,随着民族国家概念的形成,欧洲各主要强国纷纷开始整合崛起。而随着热那亚共和国和西班牙帝国的相继衰落,摩纳哥也失去了靠山。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后,法国趁着“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举吞并了摩纳哥,但很快就被迫吐了出来。1859年,法国最终跟摩纳哥签了条约,花400万法郎买下该国的两块地皮,但同时承认其独立。摩纳哥“国中国”的地位自此基本确定。
当然,法国也并没有完全死心。比如1919年,法国曾经跟摩纳哥又搞了个协议,规定摩纳哥大公(爵位)一旦没有了男性继承人,摩纳哥将自动并入法国。但不巧的是,此后历代摩纳哥大公从没缺过儿子,实在等不及的法国人在2002年把该协议给废除了。
“蕞尔小邦”生财有道
有人会认为摩纳哥这样的欧洲“袖珍国”虽然勉强维持了独立,但却不得不在列强的夹缝里求生存,肯定十分辛苦。但恰恰相反,欧洲的几个“袖珍国”几乎都生财有道,人均国民收入普遍高于欧洲。
以摩纳哥为例。近代以前这里是著名商业港,从没差过钱。到了19世纪,贸易衰退的摩纳哥确实过了一段紧日子,但摩纳哥大公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生财妙招:开赌场。于是,随着蒙特卡洛大赌场的开张,再配合当地的低税率和高安保,欧洲各地的富豪纷至沓来,摩纳哥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赌国”,几乎人人都是富豪,遍地豪车,各种游艇。
事实上,2002年,法国之所以最终放弃对摩纳哥的主权声索,原因之一就是摩纳哥繁荣的外溢效應带给法国周边地区很大好处,而如果法国人自己拿到这片土地,怎么管理还真的要费一番脑筋。
与摩纳哥类似,欧洲的其他“袖珍国”有的卖邮票、有的搞旅游,都生财有道。其中最新奇的,是夹在瑞士与奥地利之间、土地面积不足165平方公里的列支敦士登。2011年,这个国民平均收入已经超过美国,与瑞士、卢森堡并驾齐驱的袖珍发达国家似乎还嫌自己挣的钱不够多,在通过议会表决后发布一则公告——向全世界富豪“出租”自己的国家。公告规定,任何人只要愿意缴纳一笔租金(约每天40多万元人民币),就能在该国享受国王级的待遇,走在街上所有人向你致敬、喊你“殿下”,甚至还能指挥一小部分警察为你服务。这个公告发出后,还真有富豪来到列支敦士登过“国王瘾”,而列支敦士登就凭着这一“怪招”,让人均国民收入在当年攀上了全世界第二。
“夜郎自大”自有道理
最有意思的,是有些“袖珍国”不仅因为有钱而有面儿,有时还要特意通过一些举动“秀”一把自己与众不同的“高冷”。此方面的突出代表就是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之国圣马力诺。圣马力诺是罗马帝国崩溃后的遗民们建立的,因此很多制度、理念直接承袭自古罗马,是欧洲中世纪最早的共和国之一。
意大利统一时,高傲的圣马力诺人虽然曾经跟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但却看不上意大利这个新崛起的“小字辈”,所以拒绝加入,成了国中之国。
相比之下,圣马力诺人倒是很欣赏同时代的美国总统林肯,认为他为了解放黑奴不惜一战很勇敢,因此专门授予林肯“圣马力诺荣誉公民”的称号。林肯盛情夸奖说:“贵国虽小,但却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国家之一。”
二战爆发后,圣马力诺本来宣布中立,但盟军反攻时,英国对意大利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飞机不小心越境误炸了圣马力诺,造成60多人遇难,数百人受伤。事后英国迅速道歉,并承诺给予8万英镑的赔偿。但“守旧”的圣马力诺议会坚持认为自己的公民遇害,于是决定对美英苏等同盟国宣战,但同时为了表示自己不是站在轴心国一边,又捎带向德意日等轴心国宣战了,圣马力诺也因此出名。
今天的圣马力诺,全民享受高水平医保,公民教育全部由国家掏钱,人均GDP将近5万美元,可谓将自己善待公民的国家理念践行到底了。
当然,这些“袖珍国”离不开欧洲特殊的大环境,这种“小国寡民”式的成功注定难以被复制。(《齐鲁晚报》201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