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荒野思想与荒野实践述略

2019-06-28 09:09李世存陈江南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李世存 陈江南

摘    要:西方荒野思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已演变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成为当代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荒野实践是人们对荒野的体验、对大地的感知及对现代性的诗性反思。荒野实践是荒野思想的重要特征,是其能动作用的体现。荒野思想与荒野实践相互作用、结为一体,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的重要文化传统,在环境保护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代中国,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构建中国的荒野思想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荒野思想;荒野实践;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西方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1-0019-05

罗德里克·纳什说:“荒野是美国文化的一项基本构成。”[1]vi荒野的概念源自古老的欧洲文化,而美国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和地理环境而孕育出了成熟的荒野思想,在荒野保护实践方面也成为世界各国的表率。当前,全球面临着包括荒野地持续减少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形成于美国的荒野思想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接受和应用,“荒野”已从西方概念走向全球议题[2]39。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也正在推行中。有学者指出,应将荒野保护观念与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在公众层面突出荒野理念,在制度层面推动保护实践。[3]93在此背景下,考察西方荒野思想的渊源与流变及荒野实践的沿革与内涵,进而考察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西方荒野思想的渊源与流变

西方荒野思想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从词源学上看,荒野有北欧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两种渊源。“荒野”(wilderness)源自古英语“wild-dēor-ness”一词,意为野兽出没之地,它唤起的是一种“森林密布的蛮荒之地”的意象。在基督教文化中,荒野指被诅咒的贫瘠土地,它唤起的往往是一种“不毛的荒原”的意象。这两种意象所包含的态度大都是消极的,而这种消极态度一直持续到18世纪才得到改变。随着浪漫主义主义思潮的兴起,荒野自然成了人们赞美的对象和向往之地。英国华兹华斯、拜伦等诗人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荒野自然的赞美之情,而美国的爱默生、梭罗等则引导人们认识荒野的精神价值及与文明的关系。美国学者戴斯·贾丁斯把殖民时代以来美国人的荒野观归结为三种模式,概括了西方传统荒野观的转变过程:一是清教徒模式。早期清教徒将荒野视为令人恐惧而应尽量避免去的所在,是上帝放弃而魔鬼占据之处;此外,广袤的荒野又意味着脱离了压迫,是可建立福地的临时天堂。二是洛克模式。随着欧洲殖民者在北美的成功,荒野开始被视为用于建设美好生活的资源。荒野不再被认为是危险之地而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福地,它代表着能服务于人类的极大潜力。三是浪漫模式。荒野象征着清白和纯洁。在此模式中,荒野是未开发和未破坏区域最后的保留地。[4]178-180

在美国思想文化史上,一系列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勾勒出了美国荒野思想发展的图谱。爱默生肯定荒野的精神价值,指出“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梭罗揭示荒野与文明的共生关系,声称“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缪尔对荒野有着宗教般的热忱,相信“在上帝的荒野里蕴藏着这个世界的希望”。利奥波德将荒野与现代生态学相结合,提出“大地伦理”和“自然权利”的思想。奥尔森极力颂扬荒野的精神和美学价值,他认为每个人的心底都蕴藏着一种原始气质,涌动着一种对荒野的激情。[5]10爱德华·艾比将荒野视为治疗过度文明化的世界的一剂良药,认为“荒野之于人之精神而言,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像水和面包一样不可缺少”[6]6。罗尔斯顿指出荒野有多样化的价值,包括市场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遗传多样性价值、审美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历史价值、性格塑造价值、治疗价值、宗教价值、内在的自然价值等。[7]332-340斯奈德为荒野思想注入了东方文化内涵,他从中国文化中得到启发,发现即便是最荒野的山也是人居之地,因此,提出了“荒野是世界”、“荒野是人居住的地方”[8]295等见解。他还强调荒野的野性,认为荒野地可能会减少,但野性无处不在,在自家的后院也可发现野性。

在现当代,荒野思想具有了更加多样的意义和内涵。从狭义上说,荒野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个地方。《牛津英语辞典》将wilderness定义为“大片未曾耕种和开发的土地、无人居住的或仅有野生动物活动的区域”;美国荒野网对“荒野”的定义是:荒野是稀有而荒蛮的地区,在那里人们可逃离文明,重新建立与大地的联系,并得到心灵的治愈和寻得生活的意义;美国1964年的《荒野法》(The Wilderness Act)将“荒野”定义为:土地及生命群落未被人占用,人们只是过客而不会总在那儿停留的区域。从广义上看,荒野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环境史专业教授托马斯·韦洛克列出了四种流行的荒野观:荒野是神圣避居地、物种保护地、印第安人所认为的真正的文明、清教徒所认为的原生美景和荒凉状态、现在美国大部分人所认为的不包含印第安人的纯净的荒野地带。[9]美国环境史专家威廉·克罗农认为荒野“远非是远离人类地球上的一个地方,它确实是在人类历史特定时刻下的特定文化中的人类创造”[10]471。

可以看出,西方的荒野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在当代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成为当代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综上,可对其内涵做如下概括:第一,原初自然观。荒野是保留原始状态的陆地或海域,那里不受人类控制,自然规律起主导作用。第二,荒野保护观。荒野是受法律或政策保护、有特定面积的永久性自然区域。美国对荒野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并有一套系统有效的荒野保护体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4年将荒野保护地作为一种独立的自然保护地类型(1b类),“自然需要一半”(Nature Needs Half,NNH)运动倡导保护地球一半面积,以保证地球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三,多样价值观。从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倡导荒野的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生态学和环境伦理的兴起人們发现荒野的多样价值,荒野由旧观念中的荒凉贫瘠之地变成了具有丰富价值的地域。多样价值观成为荒野保护的理论基础。第四,荒野与文明观。从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到当代的斯奈德等人都认为,荒野是人类文明之根和人类精神的家园。荒野与文明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荒野是文明之根,而文明需要荒野的滋养以永葆活力。第五,荒野与文化观。在关于荒野概念的辩论中,包括纳什、里维斯、克罗农在内的许多学者都认为,荒野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现实,还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文化建构。迈克尔·里维斯说:“荒野是人们设计出来定义动植物生活的野外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概念。”[11]6从荒野思想演变的历史来看,荒野思想是个动态的概念,它还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正如纳什所说:“简言之,荒野具有浓郁的个人的、象征性的,以及变化不居的意味,以至于很难对其进行界定。”[12]1

二、西方荒野实践的沿革与内涵

早期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人类在荒野中活动的描写,如中世纪罗曼史中骑士到森林中冒险、《贝奥武夫》中勇士贝奥武夫到密林中除掉危害人类的恶龙、《圣经》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荒野中流浪寻找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等等。西方的登山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荒野实践传统的发展。18世纪前的登山多数和军事行动有关,也包括山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如贸易、打猎、找矿等。1786年,人们为科考与探险的目的首次登上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海拔4 807米的勃朗峰,从此开启了现代登山活动。现代登山活动已发展成为一项影响广泛的户外活动,其目的从早期的军事、生活、科考、探险,到娱乐、休闲。对现代登山探险者来说,登山是寻求与荒野自然进行最直接的对话方式。

西方的荒野实践活动自18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和深入。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人们不再视荒野自然为丑陋和凶险之地,而是自然美的最高形式。于是,到荒野自然中体验便成为一种浪潮。英国托马斯·格雷在乡村墓园中吟唱挽歌,在自然中思今怀古;华兹华斯在大湖区流连于湖光山色之间、感受自然对心灵的祝福;柯勒律治登上山时内心对生命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并不禁高呼“上帝无处不在”;拜伦视登上人迹罕至的高山峻岭为“跟妩媚的自然相会”。在美国,以托马斯·科尔为代表的哈德逊河风景画派以荒野为画室勾画自然风景;爱默生在康科德附近的森林中漫步,体验化身为“透明的眼球”那种与宇宙精神融为一体的感觉。这个时期,人们到荒野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之美,进行宗教上的沉思和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而自梭罗开始,人们的荒野实践活动除了审美体验、宗教沉思和精神慰藉之外,还融入了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干预现实的行动特色。梭罗一生行走于荒野,呼吁人们关注荒野的价值,保存现有的荒野。之后,一代代的人们追随其脚步,到荒野中漫游、考察、沉思,并致力于荒野保护。如跋涉于西部群山之中的约翰·缪尔、东部卡茨基尔山中与鸟为伍的约翰·巴勒斯、在美国与加拿大边界泛舟区荒野泛舟与探险的奥尔森、在威斯康星河畔农场上土地修复的利奥波德、在西部大漠中穿行爱德华·艾比、在西部内华达的山中居住生活的加里·斯奈德等。这些人都继承了梭罗的精神气质,对荒野有着执着的热爱和深刻的理解,对现代文明侵蚀荒野怀着深深的忧虑。他们大多投身荒野保护运动,成为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和环保主义者。

美国当代诗人斯奈德对荒野实践有独到的论述。其1990年出版了一本散文集《The Practice of the Wild》。在书的前言中,他对关键词practice做了解释:“这意味着要有意识地进行持之以恒和自觉能动的努力,更好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世界的运行方式”。[13]14斯奈德认为,在荒野中徒步行走“是伟大的探险、最初的沉思,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行动,它对人类至关重要”[13]19。他认为,要真正认识这世界,人们要通过步行和想象来了解一个地方,通过身体来感知空间与距离。

西方的荒野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如下四点:第一,荒野实践是对荒野的体验,是人们怀着对荒野的敬畏和赞叹之心,投身到荒野之中进行身体上的感知和情感上的感悟。荒野实践并非一种纯粹的游山玩水,而是一种深入的身体和情感上的对荒野的感知与体验:置身荒野、与荒野亲密接触;独处荒野、进行沉思;热爱荒野、将全部身心融入荒野。第二,荒野实践是一种感知大地、认识世界的方式。各个时期的自然文学作家都有对此的描述,如爱默生的“透明的眼球”的体验、奥尔森乘飞机飞入荒野的经历(他认为那虽快捷方便,却失去了享受荒野的权利)。第三,荒野实践是一种介入现实、进行环境保护的方式。美国生态批评家迈克尔·科恩说,“生态文学批评从定义上看便应是介入性的”,他用“入世”一词描述生态批评的介入职能,认为生态批评需激励个人和政治性的行动。[14]荒野实践亦具有科恩所说的这种“介入性”,它激励人们以实际行动投入当下的环境保护运动。第四,从更深的文化层次上来看,荒野实践还是一种始自18世纪后期兴于浪漫主义直至当代的深具文化意义的行为。18世纪后期,由于人们对荒野态度的改变,到荒野自然中漫游和独处成了浪漫主义作家的一种爱好和传统。“这一传统的倡导者包括了从卢梭到浪漫主义时期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洪堡等诗人与学者。这一荒野实践既促进了具有宗教意义的自然神圣化,也促成了自然的文学化,奠定了浪漫主义时代以来诗歌与自然、诗歌与新的自然感性之间的密切关联。并由此构成了一种针对现代性、技术主义和工业化的批判传统,变成一种历久弥新的或不断恢复其自身感性立场的思想能力”。[15]91因此,从深层意义上来看,这种有着历史文化渊源的荒野实践还是一种批判传统,一种思想能力。在荒野中行走是用身体来感悟世界,还是一种针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性思考。

三、结语

西方的荒野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在当代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成为当代生态哲学的重要内容。荒野思想揭示出原初的、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对人类文明发展和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重要意义,为人类重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解决方案。荒野实践是人们对荒野的体验、对大地的感知以及对现代性的诗性反思。荒野实践是荒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能动作用的体现。荒野思想源于人们的荒野体验和对荒野不断深化的认识,而荒野实践则是人们对荒野的体验和激发荒野思想的途径。荒野思想与荒野实践相互作用、结为一体,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传统,是推动其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层精神动力,在环境保护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方的荒野思想和荒野实践传统为中国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为环境保护运动提供深层精神动力便是其一。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護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构建中国的荒野思想。高山指出:“如果中国哲学无法走入荒野,那么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就会因缺乏民众的广泛参与而无法真正起到保护目标。因此,建立中国的荒野哲学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16]16此外,随着近年来西方荒野思想的影响的扩大和我国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我国学者也开始注意到荒野实践的重要性,如李敬尧提出荒野运动与荒野保护观良性互动[17]、曹越提出在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实践中开展荒野游憩与荒野体验活动[18]97、高山提出以生态实践活动培养生态情感[19]108等。上述理念的提出,表明西方的荒野思想和荒野实践传统已在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回应,同时,中国的荒野思想和荒野实践活动在逐步形成和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 罗德里克·纳什. 荒野与美国思想[M]. 侯文蕙,侯钧,译.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2] 曹越,杨锐. 从全球到中国的荒野地识别:荒野制图研究综述与展望[J]. 环境保护,2017(14):39-44.

[3] 曹越,张振威,杨锐.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中国荒野保护策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93-99.

[4] 戴斯·賈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M].林官明,杨爱民,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8-180.

[5] 程虹. 宁静无价:英美自然文学散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ABBEY E. Desert Solitaire: A Season in the Wilderness[M].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 1971.

[7]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III. 哲学走向荒野[M]. 刘耳,叶平,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8] SNYDER G. The Gary Snyder Reader: Prose, Poetry, and Translations,1952—1998[M].Washington, D.C.: Counterpoint, 1999.

[9] 托马斯·韦洛克.创建荒野:印第安人的迁徙与美国国家公园[J]. 史红帅,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4):150-151.

[10] CRONON W.The Trouble with Wilderness, or Getting Back to the Wrong Nature[M]// CALLICOTT J B,MICHAEL N. The Great New Wilderness Debate. Athens: U of Georgia P, 1998.

[11] LEWIS M. American Wilderness: A New History[M]. Oxford: Oxford UP, 2007.

[12] NASH  R F. Wilderness and the American Mind[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P, 2014.

[13]加里·斯奈德. 禅定荒野[M].陈登,谭琼琳,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4] COHEN M P. Blues in the Green: Ecocriticism under Critique[J]. Environmental History, 2004 (1): 9-36.

[15] 耿晓谕. 自然、生态与政治——论加里·斯奈德的诗学[D]. 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

[16] 高山. 浪漫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与美国的荒野保护[J]. 中国园林,2017(6):16-19.

[17] 李敬尧. 美国荒野保护观的生态哲学研究[D]. 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7.

[18] 曹越,张振威,杨锐.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中国荒野保护策略[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93-99.

[19] 高山. 建构中国本土化环境伦理理论的生态情感进路[J]. 道德与文明,2018(2):102-109.

A Brief Study of the Western Wilderness Ideology and Wilderness Practice

LI Shi-cun,CHEN Jiang-n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Western wilderness ideology has a lo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rigin, having evolved into a system of ideas with rich connotations, and becoming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ntemporary eco-philosophy. Wilderness practice can be regarded as peoples experience of the wilderness,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ir poetic reflection on modernity. Wilderness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wilderness ideology, embodying the initiative of the latter. Wilderness ideology and wilderness practice interact with and integrate into each other, becoming an important cultural tradition in the western, especially American society. Currently in China,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e people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forming wilderness ideology with Chinese features has become an urgent demand of the time.

Key words: wilderness ideology; wilderness practi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y culture;West

猜你喜欢
西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中西绘画构图比较探析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