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
摘 要:贾公彦《序周礼废兴》有“徒有里人河南缑氏杜子春尚在”一句,盖杜子春乃河南缑氏县人,缑氏乃地名,而《隋书·经籍志》则云“河南缑氏及杜子春受业于歆”,盖缑氏与杜子春别为两人,缑氏乃人氏。今据此疑点出发,从“缑氏”一词的文献记载,“缑氏”在《礼记要钞》中的出现情况,以及杜姓的起源三个方面出发,考“缑氏杜子春”是否为一人。
关键词:缑氏;杜氏;《礼记要钞》
《周礼疏·序周礼废兴》引马融《周官传》云:“(刘歆)奈遭天下仓卒,兵革并起,疾疫丧荒,弟子死丧。徒有里人河南缑氏杜子春尚在,永平之初,年且九十。”据此可知,西汉末,战乱四起,刘歆的弟子因疾疫和荒乱而死丧,那时河南缑氏县的杜子春还在世,郑众、贾逵就前去拜师学习。而《隋书?经籍志》曰:“河南缑氏及杜子春受业于歆,因以教授。”此书谓河南缑氏与杜子春为两人,皆师从刘歆。此云“河南缑氏及杜子春”,较《周礼疏》多一“及”字,其意则有天壤之别。按此两书,疑窦顿生,可作两解:一则缑氏指姓缑的人,因佚其名字,称为缑氏,是刘歆的弟子,与杜子春师出同门;二则缑氏指河南一个叫缑氏的地方,是杜子春的籍贯所在地。究竟如何,兹于下文略考。
一、“缑氏”一词的文献记载
根据目前所见史籍记载,“缑氏”一词的出现,最早与王子登仙的传说相关联。《列仙传》曰: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
王子乔登仙的神话传说发生在周灵王时期,缑氏山顶就是他与家人相见,与世人告别,升仙而去的地方,此缑氏指的是河南境内的一座山。
而“缑氏”首次见载于正史,可追溯到历史上的三家分晋事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显王二年,韩、赵即其所封,分国为二,河南、缑氏、谷城三邑属韩。”这里明确指出“缑氏”一词出现的时间为公元前367年,此时的缑氏乃韩国的一个邑,是邑名也。随后,作为邑名的“缑氏”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两汉浩如烟海的文献记载中。如《战国策》“张仪请秦伐韩……塞轘辕、缑氏之口。”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就伐蜀或伐韩的问题进行了争论,张仪此刻提到的缑氏与轘辕一样,为山名;如《史记》“秦攻韩缑氏、蔺,拔之。”公元前261年,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带军攻打并占领了缑氏和蔺,此缑氏为邑;如《论衡》有“世称南阳卓公为缑氏令”句,南阳卓公任缑氏的县令时,昆虫都不进缑氏县范围内,此缑氏亦为邑名……笔者目之所及,在两汉时期,“缑氏”一词,更多地是作为邑名使用。而以缑为人氏,且见于两汉的名人,笔者仅目见一人。《后汉书·申屠蟠传》有“同郡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句,此中的主人公即缑玉,是东汉末年陈留外黄人,乃当时出名的孝女,这是缑氏为人氏最早的记载。
洪迈《容斋随笔》据两《汉书》记载,选出较罕见的姓氏,其中便有缑玉,可知,緱为罕见姓氏。最初,姓与氏是分开的,战国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兴起,姓与氏慢慢没有区别。顾炎武《日知录》考证,姓氏合二为一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史记》中,称秦始皇为“姓赵氏”,项羽为“姓项氏”刘邦为“姓刘氏”。而两《汉书》中记载的稀罕姓氏,何以有佚其名字的苴氏、瞷氏、质氏,却不见佚其名字的缑氏。再者,杜子春当为两汉时人,若缑氏为人氏,当与杜子春为同时人也,则此中之缑氏,当与杜子春同出师门学习,应学问钻研颇深,学识当受人称赞,不然郑众、贾逵为何会亲往受业?但为何不见载于两《汉书》,且两汉礼家均查无此人,盖缑氏实不为人氏,而作地名也。
二、“缑氏”在《礼记要钞》中的出现情况
《隋书》中如“河南缑氏及杜子春”中多一“及”字者并不仅有一例,兹取同书一例,作为互证。《隋书》有云:“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据此句“及”之一字,可知河间献王得到仲尼弟子和后学者的《记》,这里有两拨人。而《汉书·艺文志》“《记》百三十一篇” 下有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且同书中又有“《王史氏》二十一篇”,其下亦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此两自注中并无“及”字,则为一拨人也。《隋书》何以径自增字,岂非贻误后学者也。
《经典释文叙录》记载:“王莽时,刘歆为国师,始建立《周官经》,以为《周礼》。河南缑氏杜子春受业于歆。”此时还是缑氏杜子春,并无“及”字。根据《经典释文》的成书时间,因观点不一,有认为撰成于陈末,有认为撰成于唐初武德年间,兹取年代稍晚的完成于武德年间的观点,所以《经典释文》完成于公元626年前,即唐高祖年间,而《隋书》的完成时间在太宗年间。可知,《隋书》成书在《经典释文》后,《经典释文》尚无“及”字,到《隋书》时,缑氏与杜子春中间已凭空多一“及”字,盖编《隋书》之人按人之常理,以为缑氏为人氏,故画蛇添足矣。《汉书?艺文志》有“《王史氏》二十一篇”,后世有记为“王氏史氏”的,如《文献通考》引《隋书?经籍志》云:“王氏史氏记二十一篇”,此《隋书》增字之又一例也,盖认为王史氏为两人,即王氏、史氏,恐不知“王史”乃罕见之复姓也。
又《隋书》有“《礼记要钞》十卷,缑氏撰”,笔者查阅礼家,在《隋书》之前,礼家并无缑氏之作,至《隋书》以后,五代刘昫《旧唐书》有“《礼记要钞》六卷,缑氏撰” ;宋代,欧阳修《新唐书》有“缑氏《要钞》六卷” ;宋代,郑樵《通志》有“缑氏要钞六卷”;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有“《缑氏要钞》六卷”;明代,朱睦?《授经图》有“《周礼要钞》六卷,缑氏” 与“《礼记要钞》十卷,缑氏”;清代,朱彝尊《经义考》有“缑氏礼记要钞,隋志十卷,佚”;清代,姚振宗《后汉艺文志》有“缑氏《礼记要钞》十卷”,虽然卷次有所不同,但《隋书》后礼家有缑氏及其作品,是既定的事实,盖后世治学之人沿袭《隋书》之故。
三、杜姓的起源
关于杜姓的起源,来源众多。其中,杜姓出自祁姓,以国为氏,始祖杜伯,乃帝尧裔孙刘累之后。
《通志·氏族略》郑樵注云:“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以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叔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至宣王,灭其国,以为大夫,杜伯无罪被杀,子孙分适诸侯,居杜城者为杜氏。在鲁有杜洩,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 远古时期,人们以尧的氏族部落在唐、陶之地而称其为陶唐氏。尧的后裔被大禹封于唐,但唐国到夏朝中期就逐渐衰落了,是以其后裔中的一支渡黄河,在河南定居,并改为刘姓。其后,刘姓贵族,帝尧的裔孙刘累曾从豢龙氏学扰龙。《左传》云:“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成汤建立商朝后,封刘累的后代于豕韦,恢复刘累的祖姓祁姓,豕韦即西周的唐国,今天的河南滑县。《元和郡县图志》云:“缑氏县,本(汉旧县)古滑国也”,亦“缑氏”所在地。后唐国迁到杜地去,当姬伯成为杜国国君后,他亦称为杜伯,所以杜姓的始祖为杜伯,乃刘累后人。《史记》也记载“刘累御龙”事,并有服虔注曰:“后刘累之为诸侯者,夏后赐之姓。”又《正义括地志》云:“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五十里,乃刘累之故地也。” 据此,可知刘累的故地为洛州缑氏县。另班固《汉书?地理志》“缑氏”条有注云:“刘聚,周大夫刘子邑,有延寿城、仙人祠,莽曰:‘中亭。” 刘聚,为地名,在缑氏的西南,此条可为刘累故地为洛州缑氏之佐证也。根据前面可知,杜伯为刘累的后人,刘累的故地为河南缑氏,则杜伯的祖籍为河南缑氏可以确定无疑,那称杜子春为河南缑氏县人,也是可行的。
由上述可以推测,“河南缑氏杜子春”乃专指一人,缑氏乃杜子春之籍贯,非两人也。
參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台北:艺文印书馆,1982.
[2]刘向.列仙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郑玄.周礼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范晔.后汉书[M].扬州:广陵书社,2012.
[6]陆德明.经典释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0]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朱睦■.授经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4]左丘明.左传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5]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洪迈撰.容斋随笔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7]顾炎武.日知录[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18]多洛肯.《经典释文》成书时间考[J].枣庄师专学报,2000(3).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