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蓓娜
摘 要:时装艺术再创作来自时装设计师无限的畅想。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时装早已突破了时装作为衣服的单一观念,时装不仅成为了艺术的表现载体,更成为了突出艺术创作主题的艺术概念。时装与艺术由两个单一的个体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相互影响,逐渐成熟。时装艺术在传承经典元素、弘扬民族气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并且进一步形成了独立的时装艺术专业领域,指引更多的时装设计师不断探索发展,丰富时装艺术的含义。笔者根据对时装艺术领域的探索研究,对未来的时装畅想发表了符合审美情趣的观点,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时装;畅想;艺术;再创作
一、时装艺术
未来的时装创作有着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将现代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展现出时装设计独特的艺术内涵,这并非一个简单易行的过程。它需要时装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时装材料在时装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服装材料的内涵,增加服装材料来源,通过对服装材料以及时装元素的拓展,突出时装艺术的表现潜力。
(一)时装艺术的概念
时装不仅是可以出售购买的商品,更是艺术的一部分。它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时装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们的生活环境、民族习俗、审美追求的不同而不同,它是特有的一種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服饰文化。在现代,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加注重审美情趣的培养,因而艺术文化盛行,时装艺术也因此得到发展。时装设计绝不仅仅是一块布缠绕在身体上,而是像绘画、建筑和雕塑那样的个性化的造型艺术,在具备着审美情趣的同时,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实际穿着需求,凸显穿着者个性。时装艺术比较注重流行元素,且流行的时装艺术更加趋近于日常化,范围不断扩大,服装的款式和风格也由单一贫乏向多元丰富转变。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时装艺术的内涵将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提升。
(二)时装艺术发展的意义
时装艺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还可以提升群众的审美层次,而且时装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打破了高级时装的屏障,更加平民化。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时装设计基本功能也得到了大幅拓展。时装艺术并非盲目的求异心理和追求时髦心理,而是一种以丰富群众精神世界、凸显着装者个性的时装文化。时装设计者根据这种时装文化,采用多种先进的制衣手段,融入先进服装材料,对用户量体裁衣,制造出凸显个性、令人沉醉的时尚世界,使时装与艺术结合得更加紧密。时装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不断传承经典艺术元素,展示民族文化气韵,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而且积极采纳现代化元素,融入高科技元素,促使时装文化富含活力与能动性,使时装成为展现文化的最佳表现载体和表现形式。不仅如此,时装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备学术氛围的专业领域,有着更加富有深度的魅力,也促进了时装的升华。
二、未来的时装畅想
创新是时装艺术不断散发魅力的关键,设计理念是时装设计师设计时装的基础,也是设计作品产生的主导思想,时装艺术理念赋予时装作品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加鲜明的风格特征。在未来的时装设计中,设计师除了拥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还要对未来的科技化发展有着丰富的想象与深刻的理解,能满足未来群众对时装普遍的审美要求,从而将群众潜在的审美情趣转化为现实,赋予时装更高的审美价值,令时装艺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升华。
(一)服装科技化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一些魔法世界和童话故事中的想象正逐渐变为现实。哈利波特的隐身衣概念将在未来应用于时装设计中,好莱坞电影里用衣服充电、衣料随心情延伸等将普遍存在于未来生活中。在过去,时装仅仅作为简单的避寒工具,遮蔽身体,打扮自我,而未来,时装将成为各种高科技实验的新载体,拥有更多的功能。用衣服调节体温、拨打电话、定位、检测运动健康数据等在将来都会成为最普遍的现象,变色、给电子设备充电、播放影视等也将走出科幻大片,成为随处可见的现实。
(二)业务信息化
众所周知,时装行业的业务流程相较于普通的服装产业更加冗长、复杂、繁琐,而时装行业又是一个比较注重信息的行业,信息获取缓慢会导致时装行业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时尚潮流,跟不上潮流脚步。许多时装行业并非一个独立的制衣机构,不仅要和用户打交道,还要和几十家材料供应商打交道,处理繁杂的库存单位,管理无数的款式、样衣、客户标识、店铺数据;而材料供应商一边要与品牌客户反复沟通交流,一边要和数百家生产商对接,既要管理产品、样衣、面料等物流,还要处理产品信息、客户信息、供应信息等庞大的信息流。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时装行业没有一个立体的信息网,信息获取渠道单一,耗时较久。业务信息化对时装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成本,提升时装制造效率,有针对性地给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收集先进的行业数据。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时装创造环境中,信息处理能力将成为时装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信息化也将成为时装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这有利于时装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生产智能化
现如今,我国时装行业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多以手工为主,效率低下,制衣成本也较为高昂,使时装行业局限于高消费人群。虽然时装行业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出相应的措施,但收效甚微,多是治标不治本。在未来的时装行业中,时装企业产业升级更加迅速,高科技手段应用更加广泛,时装行业将达到高度的生产智能化。从打败世界围棋高手的阿尔法狗,到引发热议的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时装生产的智能化同样势在必行。
未来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智能化软件、自动化机械设备、新技术和新材料将在未来的服装生产中大放异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时装生产周期将大幅缩短,从几个月降到一两天,私人定制会成为普通人生活的标配。
(四)营销个性化
营销手段的应用对于时装行业也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大街上清一色的流行元素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符合用户性格的个性化元素。未来撞衫的普遍现象将从生活中消失,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会更加极致细微。这种元素个性化,不单单体现在时装款式、制衣面料和风格的不同,更是体现出消费者对独特价值观的表达和追求。
在信息传播和营销领域,着装者将从被动的信息接收方,转变成企业的协同营销者——在产品质量没有大问题的前提下,只要消费者认同产品背后的理念和价值观,他们会主动将时装产品推荐给同伴。在未来,每个时装企业都是个性鲜明的,它们不仅持续优化品质和服务,对自身的定位也会非常准确,以别具一格的定位吸引消费者,与消费者共同创造时装艺术文化。
三、基于未来时装设计的艺术再创作方法思考
时装艺术是非常广泛的艺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装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概念载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一次次的升华,这离不开时装元素的艺术再创作。艺术再创作是设计理念的创新,给时装设计理念更强的个性化特点,以满足大众对与众不同的时装审美情趣的追求,使群众的时装需求更为现实化,使时装艺术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审美价值。因而,艺术再创作是使时装艺术时刻焕发活力的艺术手段,在时装概念的艺术再创作上,需要着重注意三个方面:
(一)还原与仿造
时装的造型艺术是极具特色的,精美高雅,个性非凡,寓意深刻,想象大胆。为了充分认识到时装艺术的设计真谛,在时装艺术的再创作方面,我们可以选择较为经典的设计元素进行相关还原,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予经典元素更加现代化的含义,从而使群众及时装设计者能够与经典元素亲密接触,充分实现时装的审美价值。
(二)创造与升级
艺术再创作根本上是对艺术元素的创造,在时装艺术概念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时装艺术已由简单的满足生活需求转换为满足群众的精神审美需求,形成了更加积极热烈、纯粹多元的审美情趣,时装艺术本身也由低级发展到高级层次,由单一简单发展到复杂多变。实质上这是一个不断更替、求同存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消极不利因素被逐渐剔除,积极元素得到了保留和继承。在时装艺术发展更为迅速的今天,我们需要将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与现代化元素有机结合,在传统艺术元素的基础上,找到与现代化元素之间相互融合的交汇点,经过不断改进设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元素,以崭新的艺术形象呈现出来,引起群众对时装艺术的关注。例如3D打印技术与经典设计理念的有机融合,荷兰女设计师Iris van herpen设计的一款3D打印的鱼骨裙,简洁而高雅,既体现了3D打印技术特色,又凸显了鱼骨裙的高雅。
(三)升华与改进
时装艺术本质上是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度提炼和抽象化的表现形式。现代时装艺术再创作在从传统的时装概念中学习到的生活艺术共有的、本质的特征中,加入现代创作手法来升华时装造型艺术,创作出与现代艺术形式审美要求一致的符合群众艺术审美的作品。这样不仅能够保持住经典时装元素的独特韵味,也融入了新鲜元素,使时装艺术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扬。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飞速提升,群众将对服装投入更多的精力,对时装艺术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时装设计师在时装表现形式的发展空间更加狭小,因此越来越多的时装设计师将艺术再创作作为时装设计的突破点。时装设计师应该更加充分地了解到现代化新鲜设计元素,深入探索艺术再创作的方法研究,加强经典元素和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对时装设计展开创新应用,实现经典元素的二次创作,展现现代化高科技材料的科技美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时装设计挑战。
参考文献:
[1]贾珊珊,贾筱明,侯东昱.浅析时装设计的要素[J].西部皮革,2017(21):105.
[2]王双.“中国风”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島理工大学,2016.
[3]赵国玲.时尚永不落幕[J].纺织服装周刊,2016(43):44.
[4]赵亚红,潘海音.浅谈现代高级时装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艺术设计研究,2012(S1):20-22.
[5]张唯诚.未来时装的“科技牌”[J].百科知识,2011(15):32-34.
[6]王方敏.衍生的力量—从艺术品到衍生品[D].汕头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