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办法

2019-06-28 11:03安丰丽
中国市场 2019年20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创新

安丰丽

[摘 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具体是指事业单位通过监管固定资产的采购申请、资产入账、政府采购、报废以及盘点等一系列过程,达到提高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率和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质量的目的,最终保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近几年我国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了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旨在控制资金的来源渠道,但在具体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0

固定资产是维持我国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经济支撑与保障。事业单位由于其社会性质与功能的特殊性,需要制定特定的管理制度来应对来自内外环境的经济风险。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复杂性和迅速性的发展趋势,无形中给事业单位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事业单位为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需要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加强资产管理的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创新管理模式。

1 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产管理意识的缺乏

有些行政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时,存在敷衍心理,没有配备经验丰富和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将管理重心多放在购买和增添固定资产上,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护。长此以往,将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向消极方向发展,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还有管理人员没有重视资产流失的问题,对于部分资金的去向大多找不到源头和去向,助长了部分管理人员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1]。另外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错误的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因此会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的业务量,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1.2 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行政单位在实施固定资产管理时,大多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与标准,使得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没有管理依据,使得管理标准弹性过大,不利于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管理价值。事业单位在社会中具有特殊性质,财政资金进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后,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再加上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忽视了固定资产工作的重要性,不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且没有根据对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情况来制定管理制度,造成会计信息失实的严重后果,影响后期财务部门对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记录与核对。同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相关管理部门责任的不明确,易出现资产被个人侵占的现象。

1.3 资产监管力度小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家和政府拥有的公共财产,不归任何个人所有,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或监管部门。但目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未设置审计机构和制定资产控制制度,也就无法及时发现部分管理人员违规报废和出售资产以及超预算采购资产的行为,例如部分管理人员擅自将公务用车赠送或出售至他人,这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及政府的经济利益。同时有些事业单位就算成立了监管部门,其内部人员碍于情面,不能及时上报部分人员的违纪行为,助长了这些违纪人员的嚣张气焰。

1.4 购置行为存在误区

就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行为上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体现为对固定资产的无用购置和重复购置。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不足和管理水平较低,因此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和检阅时,容易忽略部分资产的存在,进而产生重复采购的现象;另外管理人员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未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调查,进而使购置进来的固定资产闲置在一旁,造成了资金的流失和资源的浪费,给事业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1.5 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低

现如今信息技术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去。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中,体现了信息技术对资产管理的便捷性和有效性。但目前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仍不普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仅凭人力来管理和计算购买、添置固定资产的相关数据,由于这些数据数量大且十分复杂,会计人员在计算中极易出现数据的混乱和丢失,造成数据的失真问题。与此同时,计算购买、添置固定资产的相关数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完成数据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人员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事业单位的资产成本,管理起来十分不便。

2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2.1 增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意识

要想实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首先需要增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意识。只有整个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会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得到响应。对此,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选择经验丰富和管理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来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还要正确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协同完成,合理分配和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加强各部门间的业务交流,减轻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2]。管理人员还要重视固定资产的维护工作,详细记录各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明细,为以后财务部门的核查工作提供便利。

2.2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为管理人员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依据。与此同时也要完善會计核算、预算编制和采购与报废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推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表现为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标准,再结合事业单位本身的资产规模和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来设计和规划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在单位内部积极宣传资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并严格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必须执行和遵守这一制度,不定时检查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使事业单位形成一种遵纪守法的工作氛围。

2.3 加大资产管理活动的力度

为保证资产管理活动的有序性和科学性,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管理:一方面是岗位设置问题,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置保管、采购等部门,再根据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现会计核算、采购等工作的分离,避免因一个部门或个人全程管理而产生贪污腐败现象;还有一方面是资产采购和报废审批的问题,事业单位根据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对采购和报废审批等过程进行规范。尤其针对重大资产采购事项还需经过党组织审批;最后一方面是资产的盘点和清查的问题,事业单位必须每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的盘点和清查工作,严格审核帐面数据是否与实际数量相符,从而达到账实相符账物相符,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对财务账面进行深入调查和调整,确保实际资产与账面数据的符合性。

2.4 规范资产购置行为

若资产购置行为不当,就会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金的流失和消耗,所以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行为,将其作为一项关键任务来完成。管理人员针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行为要提前做好市场调查,综合考虑其实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并详细统计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避免遗漏部分固定资产的存在,进而产生重复购置和无用购置现象的发生,为事业单位节省资产支出,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5 设计科学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软件

事业单位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资產管理工作中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充分考虑和分析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后,设计满足管理需要的信息软件,再将其归纳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中,以此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激发了其工作积极性,让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到其他工作当中。可用条形码技术对新购资产或是存量资产进行编号,记录资产的详细信息,有利于促进资产人员在后期的盘点和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3]。

3 结语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完善和规范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坤.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1):21-22.

[2]唐小玲. 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12):131-132.

[3]栾容. 浅谈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 中国总会计师, 2013(11):86-87.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创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