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的意义与有效传播研究

2019-06-28 00:18郑亚灵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

郑亚灵

【摘 要】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构关乎高校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精神引领、关乎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文化自信建构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应以挖掘大学生主体性为前提建构“双主体”,注重文化呈现中一体与多元、形式与内涵的共彰,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尊重时代特点、媒介生态与大学生群体特征,达成有效传播。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意义;有效传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怎样在“新时代”的历史命题之下,结合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与群体特征,在大学生群体中建构起深刻的“文化自信”,成为时代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的时代意义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之一,作为国家尖端智慧的重要源泉,其“文化自信”的建构关系着“新时代”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传承,关系着中国贡献全人类和参与世界发展的进程。

1、“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肯定性评价与执着的坚守。“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神性本质,从根本上决定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确保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方向的坚定信心,为未来大学生参与夺取社会主义胜利提供最根本的精神力量。

2、“文化自信”是树立大学生“现代化强国”正确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强国”是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把“五位一体”建设统一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有利于树立大学生对“现代化强国”的正确认知,明确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文化自信”是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创造美好校园生活的必然要求

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2]“文化自信”的建构,将以中华文化的绚烂、魅力和智慧,陶冶大学生的情操,给予大学生文化给养,充实大学生精神世界。同时,“文化自信”建构的过程也是创造美好校园生活的过程。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文化精神、文化仪式都会渗透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素质与校园文明的提高,促使大学生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盈。

4、“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引领

纵观历史长河,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文化的积极引领和文化繁荣的支撑。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民族传承的重要群体,只有建构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形成健康向上、勇于担当、朝气蓬勃的大学文化,才能不忘使命,不断成长,积极投身学习和社会实践,才能建立大学生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伟大中国梦而亲历躬行的信心和斗志。

5、“文化自信”是大学生走向世界舞台、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文化底气所在

当今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既是一个组织系统概念,也与组织体系中个体的文化素养紧密关联。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认同,关系到其面向国际社会的参与度、影响力与话语权。只有推动高校文化建设,以文化认同达成“文化自信”,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有更充足的文化底气走向世界舞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与影响力参与人类发展进程,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的“双主体”建设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认同与文化坚守的基础上,而文化的执着坚守,同样需要建立在传播基础之上的文化认同。达成“文化自信”建構的有效传播,首先是对传播主体认知的再定义。

1、教师:身先垂范

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力量,教师必然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的重要主体。对于教师来说,除了课堂教授之外,育人也是自育的过程,只有喜爱敬仰中华文化,才能传播好中华文化,只有对文化的魅力与精神感同身受,才能感动学生,只有身体力行文化精神,践行文化仪式或文化样式,才能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引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课堂内外,共同构建了一个良性的、互动共进的文化空间。

2、学生:挖掘主体性

大学生既是“文化自信”建构的对象,也是“文化自信”建构的主体。新的成长环境与媒介生态进一步突显了学生在“文化自信”建构过程中作为主体,其能动性被挖掘的巨大潜力。要求平等、希望被尊重、被倾听的对话意识,习惯参与和互动的传播惯性,以及网络与数字技术熏陶下练就的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都成为大学生参与其自身“文化自信”建构的既有资源。大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其在“文化自信”建构的过程中完成认知、态度与行为的重塑,同时基于大学生对群体中其他个体的了解,将增加有效传播的互动性与针对性。

三、“文化自信”建构文本内容的纬度挖掘

“文化自信”建构传播文本的内容,是影响有效传播的根本性因素。

1、“一体”与“多元”共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文化自信”中“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不仅幅员辽阔,也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些共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3]

在文化内容的传播上,应避免传播的同质化,增强传播内容的地域代表性和多元化。同质化的传播内容,不仅遮蔽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样式与深刻内涵,同时会导致大学生群体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偏差与审美免疫。了解认识是认同的基础,如果没有对“中华文化”全面深刻的认知,那么必然无法达成对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在注重文化“一体”的前提下,对“多元文化”的挖掘,将有益于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全方位的认知与传承,将为“文化自信”的建构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资源,提供深刻而源源不断的“自信”源泉。

2、“形式”与“内涵”并重

文化的魅力既在于绚丽灿烂的呈现,更在于支撑起感官震撼背后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寓意。“文化自信”既在于对文化呈现于感官的美的信心,更在于对文化理念的崇尚和自豪。

不同文化样式对受众感官的吸引和对某种情绪的渲染,往往是受众面对海量信息时“选择性接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在尊重文化本身的同时尊重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与此同时,大学生对某种文化样式的喜爱与认同、“文化自信”的建构,既在于外在感官的刺激与情绪的共振,从长远与深入的角度来看更在于对文化样式表现背后文化内涵、文化寓意与文化精神的了解、认同与坚守。文化表现与文化内涵共彰,是尊重大学生群体对文化信息接触的传播学规律,将有益于由表及里、内外兼顾的促进“文化自信”的建构。

四、“文化自信”建构文本的有效性探索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增进“文化自信”建构传播文本的有效性,就要增加文本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使文本的建构符合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生态与审美,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1、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所谓“守正”是尊重中华文化,坚守和弘扬优秀文化,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而“创新”则是指在尊重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在文本组织与表现风格上,需要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如果没有“守正”,就会偏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背离“文化自信”建设的初衷,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使传播行为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会会弱化傳播的效果。

2、“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相结合

传播文本的叙事的方式,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是两种不同倾向的文化文本叙事范式。“宏大叙事”往往倾向于以一定的“合法化”去框定丰富多变的文化样式与文化内涵,可以体现文本的宏大主旨。而“日常生活叙事”描写原生态人群与文化,展现其丰富内容,用细腻的感情、真实的细节打动受众,可以有效增加文化文本的可读性。

以宏大叙事进行“文化精神升华”,通过日常生活叙事进行“文化体验感提升”,将文化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生动的实践与现象相结合,将文化所涉及的宏观结构性命题具象为大学生可感可知的事件与场景,将有“意义”的文化讲成有“意思”的文化,是一种可以以大学生文化体验感与文化精神认同两者之间的相互平衡,达成较好传播效果的叙事模式尝试。

3、以表达手段的多样化服务文本的易读性与可读性

“文本”在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由各类符号所构成的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为传播提供了多种表现手段与表现元素,这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为文本表现的多样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漫画、动画、以及加入各种技术特效的视频、图片、音乐等,都成为在文化传播中丰富表现手段、服务表现创意的有效元素。相比较纯文字的文本,结合内容与主题有效调动多种符号的表现形式,更容易在排山倒海的信息洪流中引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以较高的可读性与易读性达成大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接触,在此基础上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4、文本语言的平等对话与审美契合

目前关于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建构的部分文本,存在三方面的语言倾向:其一,语言过于学术化;其二,语言表述严肃,不苟言笑;其三,“说教感”痕迹明显。

学术语言和能为大学生广泛接受的传播语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当前者置于新媒体环境时就显得水土不服,由于其相对艰涩、易读性差、学术理论壁垒高、趣味性低等原因,很难实现传播者的初衷。同时有些传播文本出现价值与情感的背离趋向,形式上表现为“有意义”,却引不起大学生的兴趣,缺少严肃话题的新媒体化和对象针对性转化过程。[4]这些缺乏对大学生群体认知尊重与针对性的语言,成为大学生接受文本内容与文化精神的障碍。

传播语言的有效性,建立在尊重大学生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大学生在传播过程中追求平等、要求对话的需求,大学生在新时代特别是网络媒介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文本审美与文化需求,被得以有效尊重与深度契合是保证传播效果的基本前提。只有以大学生听得懂、愿意听、乐于听的语言,与其平等交流,才能使语言真正成为交流的桥梁。例如“呆萌”、“可爱”、“高冷”的文风,极客文化、小清新文化、恶搞文化、涂鸦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创意性表现,在真诚交流与精准策划的前提下,都可能成为沟通中华文化与大学生群体的有效渠道。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与民族传承的中坚力量,其“文化自信”的建构不仅关系大学生群体成长与高校文化建设,同时对新时代人民幸福、国家强盛、中华民族贡献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化自信”建构要达成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与坚守,这首先是一个传播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大学生主体性、尊重大学生群体特征、遵循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律,成为保证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建构效果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1).

[2] 刘奇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3-43.

[3] 谢伦灿,杨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J].现代传播, 2017(12)110-114.

[4] 张卫良,张平.大学生对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接收、认同差异及成因探讨[J]. 现代传播, 2017(12)143-149.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