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9-06-28 00:18刘东锋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

刘东锋

【摘 要】 本文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立足于人民的基本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实现经济业态多元化发力。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又是当前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破解的现实课题,因此,既要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又要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要求。

一、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决定性要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要有新的指导思想,在着眼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常态下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必要条件。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方面。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1]基础性研究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对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一些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所以,必须营造有利的人才培养环境,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为中国基础研究创造条件。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紧跟市场需求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只有强化市场的导向作用,才能够把产学研深度融合,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化、 规模化的发展。

第三,强化创新驱动人才支撑方面。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育。人口红利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但是,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很好地吸引人才和造就人才,为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更加舒适的空间。所以,倡导创新文化、加强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立足于人民的基本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的讲话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因为经济转型所涉及的范围大,而且影响深远,除了相关体制机制的配套,也需要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

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共享单车的出现和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民的出行方式和购物习惯,这种新式产品和服务的出现,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发展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唯有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和不断满足人民生活新要求,在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形成稳定可靠的产品供给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

优化存量资源供给。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大国,我国产品出口额和销售额稳居世界前列,但是附加值低等成为产品竞争力的制约因素。正如苹果手机的生产研发过程一样,中国基本上是处于组装的最末端。如果没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中国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上就缺乏广阔的市场。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实现产品走向世界市場,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人民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和当前我国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资源的投入、劳动力的廉价,但在市场投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造成了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超出了社会的实际需求。而且在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人民的购买力受到影响。因此,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产品质量的改造升级,实现人民对产品需求的动态供需平衡。

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来带的弊端,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一时难以逾越的鸿沟,且“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人民幸福的影响因素。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实现农村的振兴,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为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要以农民为中心,因地制宜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农村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最大的弱项,只有立足农村发展的实际,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构建较为全面的产业体系,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中农民这个最关键的因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

深入促进农村改革。4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十八户农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为中国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激发活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因此,要在创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深化集体产权制度、加强农业支持力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业发展潜力,激发乡村活力,从而破解农民发家致富的现实难题。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成为进城务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形成。乡村振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必须发挥农村人才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在维护农村稳定,带领农民致富,管理农村事务等方面的能力,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农村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宜居之地,让农民成为人人敬重的新型职业。

四、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实现经济业态多元化

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就对经济业态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同时,推动多种经济业态发展是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多样化的必然要求。

实现经济业态多元化,不能够丢弃实体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成为了当代国际社会之间竞争的主战场。如果经济“脱实向虚”,带来的结果就是产业空心化,实现人民富裕就失去了基本保障。只有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在产品供给上提供档次高、品质好、个性化,高附加值的产品,让人民“足不出国”就能买到质优价美的商品,满足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新技术兴起提供产业依托,才能筑牢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

单纯的实体经济并不能够适应人们生活多样化的需求现状,因此,要注重现代金融、人力资本以及共享经济的发展。以共享经济为例,突出的两个核心理念是资源集约利用和信用约束,倡导协同生产和按需使用的理念。这不仅为经济的良性发展找到了一条较为普适性的路径,而且资源利用的程度和环保力度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共享经济在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弹性匹配的同时,能够实现动态及时、精准高效的供应连接,将生产与消费更好地进行连接与匹配,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发展模式。共享经济作为经济业态的新模式,依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面对。政府和市场应给予其一定的空间,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为我国经济业态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只有这样,未来生活中,人们才可以更好地享受商业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红利。

【注 释】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5-56.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敢立潮头唱大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的女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