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岚骐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金融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由此促生了银行表外业务,使之产生了与商业银行中的负债业务以及资产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而国内外在表外业务的研究中对表外业务创新现状及风险管理探讨较少。因此,文章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表外业务的具体概念进行梳理;探讨银行发展表外业务风险的分类;介绍表外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的意义;在结合中西方银行表外业务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宏观层面、商业银行中观层面以及客户群体微观层面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银行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2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金融创新步伐加大,银行自身经营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银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产生了表外业务,这是银行经营多元化的必然产物。表外业务的飞速发展为银行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同时,也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未知的风险,挑战银行的管理机制。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好地说明了利益与风险共存,银行管理的创新与机制完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较快,如何使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中需要不断思考与完善的地方。
1 国外国内研究综述
1.1 国外关于表外业务的研究
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威廉·L.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他在对金融创新理论进行研究中取得一些成果并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这篇论文。这一论文对金融创新的动因进行了详细叙述,同时还采用了直线程度模型对金融创新的动因产生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对于金融理论的研究还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凯恩(E J Kane, 1984)提出的管制規避理论;其中派尔(Pyle)在进行的研究中还提出了道德风险假说;在克里斯托福·詹姆斯(J Christopher, 1989)的研究中则提出了比较典型的投资不足理论;除此之外,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德赛(Desai)和考(Kow)共同的研究中提出了特征需求理论,在保莫尔(Baumol)的研究中还提出了竞争市场理论。
1.2 国内关于表外业务的研究
邵维云(2006)在《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政策建议》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距离当今金融国际化的形势和商业银行转换经营结构的要求相差甚远,应更新经营观念、加强发展体系、整合资源、创新产品。胡静(2011)在《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外部监管创新研究》一文中通过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巨额亏损事件和世界主要银行因监管不力而造成倒闭及巨额亏损事例的反思,论证了应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加强外部监管的意义。黄成莲(2012)以江西新余为例,指出了表外业务发展中的新问题,如央行信贷没有对各法人金融机构的基层表外信贷业务进行调控,以及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
2 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对比
2.1 科技和创新水平的对比
金融市场中西方发达国家受到先进的科技水平驱动,为金融市场的改革提供了物资条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先进技术在金融市场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大量应用,使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成本不断降低,根据银行业务的自身需求来设计相应的金融衍生工具,这样就可以与全球的金融市场进行紧密地结合,进而可以向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服务,这样就大大方便了金融交易。此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都有比较专业的创新研发队伍,他们可以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的表外创新金融产品,这样他们还可以在每年的利润中抽取一部分资金用于新技术的研发,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在一定时间内科技相对落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技术创新和新的金融产品方面的投入比较小。因为在商业银行中没有设立专门的表外业务部门,并且银行内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经营资金不足,技术条件落后,此外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
2.2 表外业务产品创新对比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已经创新了表外业务,随后快速发展,种类不断增加。在80年代金融衍生类产品充分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西方表外产品创新的高潮期。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表外业务和工具的品种丰富,多达1000多种,而且范围十分广泛,从知识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管理、咨询、理财到金融衍生品等业务应有尽有,不仅如此,西方国家的技术相对成熟,而且十分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
80年代的时候,西方国家已经飞速发展创新产品,但是在我国对于表外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表外业务的产品种类非常少,现有的产品都是处于低端的业务中,比如传统的结算、代理收付等,这些表外金融业务对银行的盈利贡献非常低。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品种单一,大都是在其他国家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模仿与改进,这种状态遏制了金融的创新,导致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等新兴的、高附加值的表外业务品种发展缓慢。
2.3 表外业务收入对比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所有收入的比例大部分都在50%以上,其中在所有的非利息收入中表外业务的收入占比也超过了5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金融市场中逐渐呈现出自由竞争的态势,这也就促使商业银行要积极寻求更多的渠道来实现利润的增长,通过业务的改进来逐渐拓宽经营领域,在表外业务上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通过调查数据可知,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表外业务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交易工具。
3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思考
3.1 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指导与监管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银行表外业务。银行表外业务的产品日趋多样,不断衍生新的品种,范围也是不断扩大,也就是说利益与风险共存。从中西方对比中也能看到,金融政策是影响表外业务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的表外业务发展政策,引导其发展方向,促进其繁荣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其操作流程,规避其风险。
营造宽松的环境发展表外业务。从中西方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对比中,可以看出表外业务的迅猛发展需要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中所实行的分业经营体制极大地制约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
国家银监部门加强监管防止银行风险。从中西方对比中,可以看出西方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是缺乏监管,任由其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因此,国家银监部门要逐步完善表外业务监管体系,严格按照政策、法律等规定加强监督管理、考核评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银行是否认真落实国家金融政策,是否严格执行金融操作流程,从国家管理层面帮助银行规避风险,获得最大化利益。
3.2 从银行层面——完善制度并加大营销
建立和完善表外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银行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规范业务人员与流程。尽快建立与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双重审核制度以及业务风险评估制度等;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商业银行要及时向金融管理机构汇报表外业务的经营数据,强化交易透明度,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监督,也能及时发现风险并加以规避。银行应加强自身表外业务内控管理,严格表外业务的内部审核审批手续,坚持表外业务经营的自律制,确保国家风险控制政策和程序、银行自身的风险制度与流程得到贯彻落实。
完善营销策略,加强营销理念与服务意识的构建。在国外对于表外業务都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国内却无人问津,这多半是营销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树立营销的内涵是服务的意识,要不断提高对表外业务在市场中的营销推广力度。在金融市场中对于表外业务的拓展需要与客户进行密切地沟通与交流,切实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然后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把金融产品推荐给他们,满足企业的各项需求;同时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财务情况,向用户推荐新的金融产品,从而引导他们的消费。在营销中可以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手段,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在调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开发一系列差异化的产品,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级的客户需求。
拓宽营销渠道,提高银行知名度。在巩固现有直销网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间接渠道, 运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多重渠道,及时把表外业务产品传递给客户。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在市场中开展更多的促销活动,这样就可以在市场中塑造更好的产品知名度,让更多的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
3.3 利用“互联网+”创造新的盈利点
进一步加速电子信息化建设,普及电子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使得各家商业银行要重点发展网络支撑平台,努力发展好代理客户理财以及咨询服务,要加强内部电子运作软件以及硬件环境的搭建,提高效率和质量。
利用电子银行媒介,根据市场需求来开发更多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提供的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有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以及网上银行等。当前我国的网上银行还简单地将银行柜台复制到互联网上的初级阶段,今后银行功能要转变为财务管理型,与客户的金融需求融合渗透,与企业客户的财务软件实现对接,加强与国际化的接轨程度,真正实现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3A服务,最终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提供支持服务。
3.4 培育成熟的客户以激发其金融需求
首先,建立客户诚信体系,确保客户的良好金融诚信,可以有效地减小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其次,向客户及时宣传、介绍表外业务的新产品,寻找与客户的金融兴趣点、利益点的有效衔接,开发潜在客户,增加现存客户的金融产品种类。
4 结 论
虽然我国银行表外业务比西方国家开始的晚一些,但是发展迅速,并且我国地域广、人口众多,为表外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会。随着我国表外业务与国际的不断深入融合,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也促使银行不断创新表外业务,这既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也是一个银行管理规避风险的考验与挑战。要借鉴西方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做好深化银行结构改革,建立健全银行风险管理,不断创新表外业务,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姚先霞.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05(1):26-27.
[2]邓升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6(6):125-126.
[3]谢启标.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金融论坛,2006(9):49-53.
[4]于春红.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分析[J].商业研究,2004(1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