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荣超,罗金华
(三明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2016年住建部、财政部、发改委明确提出,2020年前要建设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接着国务院印发《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基础上,另各建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随后《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体育旅游产业,要建成100家国家级示范基地,打造100条精品线路。福建省对接上级政策,出台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培育3~5个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五大系列15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100个体育旅游基地。在密集出台的促进特色小镇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双重政策引导下,体育旅游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体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抓手,既能满足人们休闲旅游需求,又能够通过运动项目体验达到休闲健身效果,对于注重身心健康的现代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福建省三明市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渥,体育旅游资源独特丰富,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与闽东南沿海有较大差距。本文在对三明体育旅游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意见,以期促进三明体育旅游示范区和体育特色小镇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育旅游既是一种新的旅行方式又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形式。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以体育和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把运动爱好融进旅行,旅行同时锻炼身体来愉悦身心。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仅占旅游行业的5%,而发达国家占20%[1]。显然,未来体育旅游还将有更加可期的发展空间。三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绿都,中国南方生态乐园[2],有着大量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健身运动休闲文化底蕴,立足新时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更高期盼,发挥休闲旅游、赛事旅游、养生旅游的优势,对赢得产业发展主动,打造体育旅游美好生活先行区具有现实意义。
体育特色小镇在字面上理解为具有体育特色的小城镇,但新时代赋予其新内涵。特色小镇非所谓的行政区划镇,是结合本身特质,按照5大发展新理念,科学规划,突出产业特色,由企业主导建设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综合空间和平台[3]。是随着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生活形态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业态。它以运动项目、赛事等体育产业为基础,将体育文化内涵培育传播并融入本土小镇建设,使之具有独具特色的识别特性,集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4]。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融合下的新业态,是指游客把体育与旅游相结合,通过欣赏风景、参与体育活动或者观看体育赛事游览等过程中能够休闲身心、健体强身、增强情感社交等旅游活动内容及社会关系的总和[5]。
SWOT分析法是通过调查,将事物内部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和外部的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threats)列举出来进行态势分析,从中得出计划性、决策性结论的综合分析方法。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体育和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已开展和正在谋划的体育旅游的项目有:泰宁金湖旅游度假区、永安山地自行车公园、建宁内江源生态旅游区、沙县马岩生态园、大田灵动济阳“马力小镇”、宁化“重走红军长征路”骑行道、将乐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及各地较为普遍开发的漂流项目等[6]。全市体育旅游项目发展总体呈现如下特征。
三明依托独特的丹霞地貌和山水风光资源优势,先后举办了多项规格水平较高的国际、国内赛事。其中:泰宁县从2009年开始,成功举办了五届丹霞泰宁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实现了从国内挑战赛到锦标赛,再到国际挑战赛的跨越;2012起,泰宁山地户外赛事连续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评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项目[7]。将乐县围绕金溪休闲文化打造水上运动基地,以国际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为主题,举办国际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暨全国群众漂流大赛,扩大了将乐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首影响力。建宁县利用建宁“建莲”文化优势,以“建莲”为特色,举办“花海跑、花海骑行”、中国建宁国际自行车公开赛、“为荷而来”嘉年华等系列活动,致力于打造“建宁闽江源户外山地运动基地”。大田县举办全国健美操冠军赛和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打造“大体操培训基地”。清流、宁化举办重走长征路山地自行车骑行比赛。尤溪举办联合梯田山地马拉松赛。沙县举办海峡两岸定向越野公开赛等体育赛事[8],都依傍山水打造赛事旅游产品。
各县(市、区)基本围绕城市公园、旅游景点、度假山庄谋划布局配套建设健身场地设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体育产业资金,打造休闲健身体育度假旅游综合体。例如:建设了梅列青枫谷生态农业养生休闲公园、碧溪休闲庄园、三元月亮湾山庄、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风景区、沙县马岩山庄、大田翰林泉休闲健身运动中心等地,都以“休闲健身、体育旅游、度假怡养”为主题,以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开发建设。二是打造绿色健身休闲步道。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和景观特色,均建有一条以上健身步道。如三明市区以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和江滨公园为纽带节点,将梅列、三元两区的健身步道和健身路径连接起来,在山腰、河边形成两条贯穿市区的健身长廊,绵延数公里。这些因地制宜布局建设的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集健身运动休闲旅游为一体,将体育健身公园化,便民、利民、惠民,突出“运动在林中、林中来休闲”的绿色理念[9]。
以运动休闲为主题,开展山地越野自行车、户外露营、野外探险、花海漫步、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休闲旅游项目,打造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和良好体育产业基础,集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推动三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2017年全市新增10个500万元以上的体育项目进入 “福建省体育休闲产业重点项目库”[6],收集了12个拟新建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项目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全国体育产业大会”,其中:2个重点项目在大会上进行现场签约,3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推荐(大田翰霖泉运动中心、大田济阳乡马力小镇马文化主题建设项目、泰宁环大金湖世界华人山地马拉松赛)[6]。目前,将乐县古铺镇已基本成功创建水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下一步,将推动三元区莘口镇、永安市小陶镇、建宁县里心镇、明溪县盖洋镇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设施建设,以及大田县灵动济阳生态旅游休闲基地、永安安砂镇体育休闲公园、永安小陶镇登山步道、将乐县极限运动中心、沙县古县宏远水上运动文创园等项目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继续推进体育旅游特色休闲产业发展。
1.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
三明市森林覆盖率为76.8%,被誉为“中国绿都”[2],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除国家级、省级的风景名胜景区之外,有特色山水风景景区近百处。三明市周围山脉、河流众多,为开展登山、攀岩、狩猎、漂流、滑草等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基础,也为发展生态探险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10]。如:由丹霞地貌造就的风景名胜有泰宁大金湖、永安桃源洞等,属喀斯特岩溶地貌的有永安鳞隐石林、将乐玉华洞、银华洞、宁化天鹅洞、沙县七仙洞、明溪玉虚洞等,属火成岩地貌的有梅列陈大瑞云洞等,以及三明市郊仙人谷、三元莘口格氏拷森林、将乐龙栖山、沙县淘金山、尤溪九阜山等国家、省、市级自然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9]。人文景观有尤溪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诞生地遗址、将乐杨时故里、三元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泰宁明代尚书第、永安槐南安贞堡等古建筑和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及建宁毛泽东、周恩来故居等,诸如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都独具特色[11]。
利用自然资源本底与体育项目进行融合发展,逐渐受到旅行者的青睐,观光旅行者在相仿旅游产品供给下,会优先选择体育旅游产品。对地方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进行挖掘,有利于提高体育旅游产业素质和整体水平,使中国旅游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12]。三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体育旅游向特色与高水准方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可能。
2.有旅游区位交通时空优势
三明交通便利。城际快速通道横贯市区,已开通了“永安号”“金湖号”高铁及三明到厦门城际列车,随着向莆铁路、沙厦高速、沙县机场、南三龙铁路运营,实现了铁路、机场、高速公路“三位一体”交通运输网络,将推动三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3.有前期体育赛事旅游积淀优势
全市各县依托独特的丹霞地貌和山水风光,打造了多元“运动山水”特色体育赛事。其中:泰宁县举办的环大金湖世界华人山地马拉松赛,以华人为主题,邀请了奥运冠军邓薇、徐云丽、侯玉珠参与马拉松赛领跑,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华人马拉松爱好者参赛[8],赛事品牌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将乐县围绕金溪休闲文化打造水上运动基地,举办的国际皮划艇马拉松公开赛,邀请山东省皮划艇运动队150名队员到将乐水上运动基地集训并开展皮划艇花样展演活动[8]。建宁县举办的“花海跑、花海骑行”、宁化县举办的重走长征路山地自行车骑行比赛、尤溪举办的联合梯田山地马拉松赛、全国青少年拉丁邀请赛、海峡两岸五人制足球赛、沙县定向越野公开赛、大田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等赛事为体育旅游做了良好积淀。
1.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
目前,三明的体育和旅游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虽然各县区日渐重视“体育+旅游”的发展方式,不断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但在落实过程中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经常还是旅游干旅游的活,体育做体育的事,许多信息、资源未建立深度共享,一些协作还不够到位,缺少统一的规划设计。比如,三明体育旅游休闲项目基本依靠生态旅游资源景区进行项目拓展建设,多以休闲度假功能为主,未参照体育专业标准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尚不能达到体育旅游专业水准。
2.项目建设资金不足
体育旅游项目因其建设标准增加了项目投资成本,因此,存在项目资金建设不足问题。目前,三明各地已建和在建的项目,普通存在投资额较少,项目建设标准不够高且体育休闲项目招商落地难度较大的问题。
3.缺乏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体育旅游不仅是旅游休闲,还需要体育专业人才的参与。目前三明体育旅游项目多以休闲旅游内容为主,尚不具备专业体育水准,主要还是因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体育专业人士的参与指导。此外,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策划、管理、营销等人才。目前三明体育旅游休闲市场经营管理从业人员相对较少,缺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1.政府支持、政策法规机遇
政府的宏观把控及政策、法规支持是体育旅游发展的坚实保障,三明市体育旅游发展得到了自上至下政府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见表1。
表1 三明市开展体育旅游的政府支持及政策法规表Tab.1 Government support,policy and regulation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 Sanming City
2.时代发展机遇
三明作为全国最绿城市,恰逢其时积极对接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要求,同时,三明又是林业改革全国试点、全国医改试点,主动响应“清新福建”“全民健身融入全民健康”的号召。基于自然资源下的体育内涵融入,让百姓在优美自然环境中旅游的同时进行体育健身,既实现了百姓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又把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引申诠释。把“绿色”与“资本”“旅游”与“体育”对接碰撞,体育旅游成为开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健康金钥匙,是时代赋予三明的体育旅游发展机遇。
3.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及体育彩票的带动机遇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 印发 《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在政策上对体育小镇建设予以扶持。据国家统计局和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20年,我国的体育小镇资金规模会突破7500亿元。体育小镇的核心产业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中国旅游业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但我国体育旅游仅占旅游行业总规模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比例[1]。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占比达到25%,旅游产业总值达到4万亿,则我国体育旅游的规模可达1万亿。基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广阔前景,三明的体育小镇建设必将拉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另外,体育彩票作为体育产业的中坚力量,对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明市体育彩票在2017年新增网点76个,体彩共销售4.8122亿元,与2016年总销量3.9725亿元对比增长21.14%[6],增幅全省排名第五位,总销量也必然会在后续起到更强的带动效应。
1.市场竞争威胁
三明周边市的旅游也带来市场竞争威胁,例如,有“福建第一山”的武夷山风景区,因有独特的山脉地貌,方圆60平方公里,九曲溪和夹崖森列的36峰,构成一幅纯天然的壁画,其景区名气对三明市发展体育旅游的影响冲击较大。
2.地域条件威胁
近年来,周边地市都把第三产业做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市都出现了体育旅游分支,如龙岩市永定土楼体育旅游、南平的武夷“万里茶道”体育旅游、东南部的沿海的妈祖民俗体育旅游等,由于这些地区都有特定的地域风情,使他们可以更容易拉动经济从而在体育旅游产业上站稳脚跟。因此,三明市因地域因素要想跟这些地区竞争客源必然将是相当激烈的。
三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挥本土资源特色,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落实市政府报告、体育局、旅游局的深化合作的政策。以政策为先导,加强市县旅游与体育部门的交流协作,建立跨部门的联动机制。参照国家及省级体育旅游发展有关建议,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制定三明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工作计划,做好全市体育旅游资源调查,统筹规划全市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布局等,进一步从整体上发挥现有体旅资源与政策优势。
第一,主动与国家省级部门的对接,争取产业项目资金扶持。第二,认真研究中央及省上扶持政策,加强与发改委、商务局、经信委等部门对接、强化项目招商力度,争取有关基础设施政策奖补,推动项目招商落地。第三,重视体育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在高标准建设项目的同时,加强制度保障,吸引体育专业人员参与项目运营管理。充实人才队伍,重视体育旅游休闲人才的培养,加强三明学院体育学院与旅游学院的进一步合作,实施分类分批分级培训,不定期举办体育休闲旅游专题培训班,推动体育休闲旅游上新水平。
利用三明“绿都”的资源优势,响应“清新福建”“全民健身融入全民健康”的号召,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的时代机遇,深入推进三明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在整合地方体育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全市上下要有计划的重点策划一批赛事活动、开发一批主题景区、创新一批特色小镇、建设一批训练基地。要把专业的赛事、全民的健身与旅游活动融合发展起来,重点打造、突出融合。
机遇与挑战同在,三明在拥有各方优势的同时,与其它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也相比,弱势在于没有一个标志性景区,所以树立标志性景区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三明众多的景区当中,大金湖拥有面积大、资源好、种类多等自然条件,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体育旅游景区。例如,可以利用悬崖绝壁开发攀岩、岩降等挑战性体育旅游项目;利用崇山峻岭开展登山、定向越野等项目;利用民俗资源开展划龙舟等具有观赏性、休闲性的体育旅游项目。
体育旅游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慢性康复而助推三明的医改,而且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三明林改,对三明经济转型和体育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体育旅游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但因地制宜针对三明的地域体育旅游研究尚少,对于三明体育、旅游行业的规律、规划及部门融合方法、思路都要系统积累研究。本研究管窥的“三明体育旅游”只是基于提交政协提案的体旅调研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三明体育旅游的深邃卓见,促进三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百姓身心健康、减少医药负担、助推三明医改,并树立“体旅融合”大体育健康观,主动融入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