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凌艳
【摘 要】 目的: 观察自拟消肿止痛方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组术后用自拟消肿止痛方熏洗坐浴,观察对照组术后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疼痛评分、创面水肿情况、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水肿情况优于治疗组(P<0.05),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消肿止痛方可以减轻混合痔术后肛门肿痛,促进创面愈合。
【关键词】 混合痔术后;自拟消肿止痛方;水肿;疼痛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3-0078-03
痔是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痔病虽发生于肛门局部,但与整体关系密切,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针对有症状的混合痔,目前临床治疗上仍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肛门直肠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和复杂的生理功能,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肛门局部的水肿、疼痛等症状,导致创面愈合延迟[1]。笔者将自拟消肿止痛方用于混合痔术后肛门肿痛的治疗中,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肛肠科住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0岁~57岁,平均年龄(39.53±8.79)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4.60±3.01)年。治疗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8.53±8.77)岁;病程1年~11年,平均病程(3.97±3.0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2006年修订的《痔临床诊疗指南》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2],有典型症状体征;年龄在18~60岁之间;痔核数在3个以内的混合痔;无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等疾病,能耐受手术;既往无肛门疾病手术史;知情同意,具有完整可信的病史资料,可完成随访者。
1.3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肛门直肠疾病,如肛裂、肛瘘、肛门湿疹等;有慢性腹泻及便秘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其他系统疾病,病情不稳定,不能耐受手术者;HIV、梅毒、尖锐湿疣等传染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完成随访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患者在局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常规静滴抗生素5d预防感染,手术当天加用止血药物,术后禁便24h,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上午中药熏洗后用马应龙痔疮膏1支(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2021920,4g×6支/盒)换药。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上午用高锰酸钾与热水配置成1∶5000的高锰酸钾液800mL,待水降温至37℃~42℃后用于肛缘手术创面的熏洗坐浴,每次15min,10日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2 治疗组 患者手术方式及术后用药、换药与對照组相同;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上午用自拟消肿止痛方熏洗坐浴,处方:金银花3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当归10g,苍术10g,鱼腥草15g,败酱草15g,桃仁10g,紫花地丁30g,牡丹皮10g,川芎6g。上述中药颗粒剂用800mL热水化开,待水温降至37~42℃后用于肛缘手术创面的熏洗坐浴,熏洗坐浴方式,时间及疗程与对照组相同。
1.5 疗效观察 观察总体疗效、肛门疼痛、创面水肿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
1.5.1 临床疗效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拟定。①显效:肛缘水肿完全消失、肿痛消失,无感染迹象;②有效:肛缘水肿显著减退,肿痛减轻,无感染迹象;③无效:肛缘水肿无明显减退或加重,胀痛加重或半血栓形成,有感染迹象。
1.5.2 肛门疼痛评分 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结合临床并参照全国第七次肛肠学术会议制订的疼痛诊断标准。观察患者术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疼痛情况。①无痛:0分,创面完全不痛;②轻度疼痛:1~3分,创面基本不痛或偶有疼痛,排便或换药时稍感不适,无需处理;③中度疼痛:4~6分,创面时感疼痛,排便或换药时疼痛更加明显,需口服一般镇痛药处理;④重度疼痛:7~10分,创面疼痛程度较重,患者表情痛苦,需予吗啡、杜冷丁等止痛[4]。
1.5.3 创面水肿情况 观察患者术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创面水肿情况。①0分:创面无水肿;②2分:创面水肿占肛周≤1/4圈;③4分:创面水肿占肛周>1/4圈,而≤1/2圈;④6分:创面水肿占肛周>1/2圈[5]。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比较 分别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2、7、14天肛门疼痛情况进行评分,两组术后第2天(χ2=9.326,P=0.025);术后第7天(χ2=6.750,P=0.034);术后第14天(χ2=6.933,P=0.031),术后第2、7、14天,两组肛门疼痛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肛门水肿情况 分别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2、7、14天肛门水肿情况进行评分,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Z=-0.587,P=0.557);术后第7天(Z=-2.353,P=0.019);术后第14天(Z=-2.594,P=0.009)。术后第2天,两组创面水肿情况统计学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两组水肿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2.4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4~25d,平均愈合时间(18.67±3.37)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17~31d,平均愈合时间(21.40±3.79)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肛缘创面肿痛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术后创面的愈合。中医理论认为常人气血流畅,行于脉中,荣养皮毛。术后金刃损伤经脉,局部气血运行受阻,淤积于肛门形成水肿;“气为血帅”,气机失畅,导致气血淤结局部,“不通则痛”;气血運行不畅,肛周局部失养,“不荣则痛”。混合痔术后肛门创面肿痛均因肛周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所致,加之福州地处沿海,气候湿热,感邪易化湿化热,故治疗上重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兼以清热利湿,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中药熏洗是中医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亦是中医肛肠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将热力和药力相结合局部作用于肛门局部,通过热力刺激使病灶局部皮肤血管扩张,加速局部新陈代谢,改善组织微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促进创面愈合[6]。消肿止痛方为我院经验方,临床实践证明该方疗效显著。方中当归性甘、辛、温,功能补血活血,祛瘀生新。当归中的挥发油可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二者共为君药。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除肛周创面湿热之邪。二者为臣,以清湿热之邪。桃仁可活血祛瘀,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导致的血管通透性亢进。牡丹皮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苍术辛苦而温,其性燥烈,芳华枯燥以除湿阻,其所含的β-桉叶醇和苍术醇可镇痛,所含的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7]。三者共为臣药,增强当归、川芎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之效。金银花功能清热解毒,金银花中的酚酸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8]。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实验表明,野菊花中的挥发油对体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白喉杆菌及结核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鱼腥草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瘀解毒的功效。四者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之效。研究结果显示,混合痔术后患者用自拟消肿止痛方进行熏洗坐浴,其疼痛评分及创面水肿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评分及肛缘创面水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自拟消肿止痛方可以缓解患者创面疼痛,减轻患者术后肛缘水肿情况。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即自拟消肿止痛方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综上,自拟消肿止痛方可以缓解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的疼痛,减轻患者创面水肿,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参考文献
[1]单苏圆.消痔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40例[J].福建中医药,2016,47(1):43-44.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治疗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32.
[4]赵学理,春燕,杨伟朋.丹卿方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5(5):886-888.
[5]孙世康,徐圣贵.地奥司明片治疗环状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12C):35-36.
[6]朱立霞,余灵辉,袁伟超.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J].海峡药学,2015,27(12):142-143.
[7]王华,孙娜.当归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J].山东化工,2017(46):59-60.
[8]辛静.桃仁药理作用.
[9]邓爱平,李颖,吴志涛,等.苍术化学成分和药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1):3904-3913.
[10]宋亚玲,王红梅,倪付勇,等.金银花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J].中草药,2016,46(4):490-495.14
[11]薛征奎,李晓,罗彬.野菊花挥发油抗炎镇痛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6):124-127.
(收稿日期:2018-12-06 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