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2019-06-27 00:19周国辉
祖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

周国辉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从古代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能传承方式逐渐演变而来的,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强调在工作场所实践学习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决定着现代学徒制能否有效推进。文章分析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双导师   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中明确指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必将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么,“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就直接决定着现代学徒制能否有效推进。

一、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双师型”教师质量不高

“双师型”教师要求专业教师在具备一定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应该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最好具备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从我校制药专业教师队伍来看,年长教师的职称级别较高,但多数是在2000年制药专业建立之初,由其他相关专业或是基础课(如化学)教师转行过来的;年轻的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生,出了校门进校门,从理论学习到理论教学,缺乏制药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虽然专业教师普遍拥有“双证书”,理论上是 “双师型”教师,但多数并不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双技能”。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上就有所欠缺。

(二)兼职教师结构无序

专兼结合一直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也是各项考核评估学校建设的重要指标。中职类学校多年来一直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行业、企业、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在聘任过程中缺乏政府部门的统一协调与整体规划,基本靠人托人来寻找兼职教师,在学校教学过程中,通常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也相对松散,培训考核系统都不完善,加之薪酬较低,导致兼职教师师资良莠不齐,结构无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专兼职教师缺乏合作沟通

兼职教师大多来自于行业企业及高校,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基本上都是上完课就走了,很少能够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作业也不能及时反馈,加上学校的实习实训设备与企业实际设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尤其是在企业员工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不尽人意。而校内的专业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很难抽出时间去听兼职教师的课,两者之间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既谈不上教研和沟通,更不能相互促进和各自提高。

二、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学徒制是从古代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能传承方式逐渐演变而来和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强调在工作场所实践学习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由于教育背景的不同,各个国家乃至国内的不同院校,对学徒制的理解和实施也有所差异。从传统的学徒制发展到新型现代学徒制,教育对象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入学即就业,就业也可以继续学习,他们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无论哪种形式,教学任务都是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来承担。那么,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人员互聘共用,形成“双导师”制度,校企合力共建“双导师”队伍就成为了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学徒制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

三、中职学校“双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剃头挑子一头热”

一直以来,企业的兼职教师到学校来授课,校方非常的热情,但当学校老师到企业实践时,就会遇到冷热不均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我们带领学生短时间的参观学习时,企业都很热情周到,但长时间在企业实践时,由于中职学生年龄小,娇生惯养,自由散漫,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待工种挑三拣四等原因,会给企业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另外在一些行业中,比如制药行业,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进入洁净区的,综上各种原因就会导致学生在企业坐“冷板凳”。这时候,学校的指导教师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强化安全意培养和提升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部分“双导师”参与热情不高

对于学校教师而言,有些人习惯了校园中的脑力劳动,不愿意到企业中从事体力劳动;还有些人意识不到自身的不足,忽略實践教学的重要性,喜欢吃自己的专业老本,抵触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机会。对于企业师傅而言,主要是嫌麻烦,在很多情况下师傅们不愿意让学生操作,因为学生是生手做得慢且容易出错。这时,激励机制就很有必要了,薪酬激励,晋升激励,休假激励等多种激励形式可以充分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热情。

(三)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

由于现代学徒制属于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新生事物,目前国家还没能建立起来完善的法律法规系统,学校和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各自小心翼翼,生怕触及法律法规,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中职学校学生偏小,不足16周岁属不属于童工问题;教师企业兼职是否属于违反师德等等问题。都制约着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队伍建设。因此,从政府层面上应该积极介入到现代学徒制项目中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在企业和学校之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协调并约束企业,增加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

四、中职学校“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专业教师动手实践能力,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

首先要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不要将专业教师框在学校内部,死看死守。要加大专业教师流动的力度,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这种“走出去”不是过去流于形式的到企业参观,而是真正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和实际生产当中去。学校可以和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达成协议,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在学校教学任务允许的前提下,以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也可以在寒暑假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必要时可选派教师到企业兼职。

(二)抓住岗位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优势

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学生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员工,每个学期都要有一段时间是在企业进行轮岗实习的。例如我校制药专业围绕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在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实践之间采取每学期“3+1”(在校学习三个月,到企业实践一个月)轮换的方式,实行学徒到企业实践的岗位按照由简到繁、能力递进的原则实施分段育人,也就是每个学期学生会有一个月的时间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这样,就可以改变以往兼职教师只能“请进来”的单一形式,既可以把兼职教师“请进来”,也可以让学生“跟出去”,跟着兼职教师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下,由企业的带教师傅手把手进行技能指导与操作,由于兼职教师本身就是企业员工,非常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与设备,教起学生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可以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所提倡的“做中学,做中教”。

(三)搭建专兼职教师交流平台,促进两者深度融合

在现代学徒制的框架内,学校和企业应当为专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企业师傅)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双方能够互通有無。比如,学生在企业岗位实践期间,专业教师就可以“走出去”,学校指派指导教师全程跟随,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在企业的不适感,方便学生管理。另一方面,可要求教师跟着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参与到企业生产中,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强化自身的生产技能,潜移默化中使之具备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修养“双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在学生回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期间,可把企业师傅请到学校来,以学生的身份学习理论知识,既能够提升其理论水平,也可以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入职后工种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帮助,还可以拉近指导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沟通距离,相互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两者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校企合力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四)成立工作室,便于管理“双导师”队伍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下,校企双方可以成立“双导师”工作室,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带教师傅组成,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工作室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考核评价依据,考核内容,激励措施,培训计划和建设方案等。定期对两者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可作为双方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之一,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取消导师资格,有奖有惩,才能保证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我校制药专业根据我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成立了“技能导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由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带教师傅组成,工作室除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工作以外,还通过引入各级各类企业行业专家,为本校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平台,我们这个工作室的主持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依托合作企业的技术支撑,已经拥有了一项发明专利,充分发挥了高水平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了我校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制药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吉林工贸学校)

猜你喜欢
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