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高校教育资助之维下贫困学生“志智双扶”的路径研究

2019-06-27 00:19陈培各
祖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

陈培各

摘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高校教育资助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在资助方面存在对本质、目的和途径的认识偏差,造成高校资助工作中出现“等、靠、要”的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扶志”、“扶智”上的深度挖掘,将资助与“志智双扶”相结合,寻找出树立贫困学生“志”、“智”的路径,增强高校资助工作的资助育人功效。

关键词:教育资助   志智双扶   资助育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是习总书记在新时期脱贫工作的指导精神。脱贫攻坚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扶贫先扶智,决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①明确了“扶志”、“扶智”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教育资助与扶志扶智的内涵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全国各地正在大力实施扶贫工作,在整个扶贫过程中,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传递的媒介,要将教育资助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所以,高校应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重视在扶贫中的“扶志”和“扶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教育资助的内涵

资助是教育扶贫的一种具体体现,指以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针对在校贫困生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通過教育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技能和树立脱贫的意志,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使之成为一个家庭摆脱贫困的支点。

教育扶贫在国内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助力脱贫,同年团中央对高校提出《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和2006年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工作通知》。自此,“三下乡”、“三支一扶”、“两助一免(补)”成为高校教育扶贫的传统途径,教育资助也以奖、助、勤、贷为主。传统的教育资助模式像天女散花一样形式化,忽略了教育资助的本质是培养大学生在“志”和“智”的能力。

(二)扶贫、扶志、扶智的内涵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是指扶家庭经济困难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意志和勇气;扶智是指扶家庭经济困难群众的知识、技术和思路,指导贫困群众致力培养脱贫致富的综合能力。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采取智随志走、以志强智,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意识的土壤。

“志智双扶”是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抓好,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扶贫的根本之策。②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曾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谈贫。”③通过“志智双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因”,做好思想引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树立自力更生的观念,以智力为支撑,调动教育这一抓手,将“输血式”扶贫转化成“造血式”。

(三)教育资助与“志智双扶”的关系

立德树人是党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初步阐述了“扶贫先要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想,这是最早的解释了教育在扶贫中的作用。

教育资助是途径,扶志、扶智是措施。贫困地区人口的“志”和“智”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得到塑造和培养,“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些都强调“志智双扶”是解决地区贫困的根本策略。

二、高校资助与“志智双扶”的现状

目前高校教育资助的目的是资助育人。要实现资助育人,就要从全方位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学业及在校情况等多方面的综合测评情况,精准的开展资助育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资助育人和志智双扶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对资助的本质内涵认识不全面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资助的根本目的不仅是实现教育的公平性,更重要的是把家庭困难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是高校教育资助的本质内涵,笔者自工作以来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学校、学院一直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但对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一直以来在学校的教育扶贫中把经济资助看作是扶贫的根本,却把扶志和扶志看成资助的附加成分,甚至忽略掉。

(二)资助工作中缺少“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的理念

高校资助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从“授人鱼”到“授人渔”的转变。高校教育目的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贫困学生要通过教育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然而在现实中,我校在资助工作的“授人渔”意识不够,滋生了学生“等、要、靠”,把资助当成理所当然,甚至出现“比穷、比困”的怪象,甚至学生家长会打电话质问辅导员为什么没有给其孩子资助这样的问题。

(三)资助中“志智双扶”的有效载体有待拓宽

贵州脱贫攻坚必谈教育,2013年1月18日贵州省通过了《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贵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等部门共同研制了《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办法(试行)》,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目前我校教育资助的载体有限,在校内大多的方式是勤工助学、两助一免(补)、免费定向生培养、奖学金、助学贷款、送温暖、诚信教育、社会其他资助等以经济资助为主,在“志”和“智”的教育培养上缺少多样性,不能引起学生的自我感恩意识。

既然要满足教育扶贫“志智双扶”的要求,就要改革资助育人模式,拓宽“志智双扶”的载体,丰富形式。

三、高校资助中“志智双扶”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的根本之策。高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教育资助是高校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功能之一,高校教育资助的目的是人的发展,关键是智力资源,在教育资助中将“志智双扶”相融合,最大化的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的功能。

(一)完善资助育人体制机制

健全制度,形成完善的“助学金”制度,充分调动起学生、班级、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员参与,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加强理论学习,学校要组织资助工作的人员及时学习并准确传达,在工作中保持耐心、信心和责任心,做到有问必答,正确解读资助政策;建立综合性的资助制度,在两助一免(补)政策之外,专门解决各类贫困若是群体的在校经济困难,采取灵活多样的资助项目,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拓宽资助渠道。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培养网络技术人才,充分利用网络中心构建完备的贫困生数据库,对学生的信息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核实,做到“扶真贫,帮真困”。

(二)发挥高校育人功能

帮助学生明志增智是高校育人的本质内涵。“扶贫先扶志”,首先帮助困难家庭的学生淡化“贫困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和舍区文化建设,以活动为载体重塑贫困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格品质,实现精神上的脱贫。“扶贫必扶智”其目的是授人渔,就高校来说,就是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职业能力和就业的竞争力,就要求从教师从教学上提升质量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三)创新“志智双扶”的有效载体

发挥传统载体的有效性,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以党团建设为阵地,加强思想意识教育和培养,构建志智双扶的平台;调动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促进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志”、“智”的识别,促进困难学生自我的发展和管理;加强与地课堂的衔接,深度挖掘第二课堂,通过多样的形式树立贫困学生的自信心,从精神和智力上帮扶;激发学生内动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自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困难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的干劲和信心;融入智慧校园,通过今日校园、微信、微博、QQ、易班等平台,采取引进来措施,拓宽学生视野,实现对困难学生的志智管理和帮扶。

高校是教育资助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阵地。脱贫攻坚关键在人才,对贫困学生采取“志智双扶”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困难学生的自信心,摆脱高校校园出现的怪象。要实现一人读书全家脱贫,阻断段代际传递,不是靠金钱的资助,而是贫困者的内心的强大和一份独立自主的能力。

注释: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②閻桂芝著:《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页。

③习近平著:《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8页。

(本文为贵州医科大学校内资助课题;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让阳光点亮你的生命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