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9-06-27 00:10赵文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血压效果

赵文奇

【摘 要】:目的 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恢复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6例,按照降压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B组,均43例,A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B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改善程度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有利于维持稳定血压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以及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效果

【中图分类号】R9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2

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高血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一旦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就会诱发心血管事件,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降压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更少。本次研究以我院高血压患者为例,予以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2月~2018年3月为研究时限,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2016年修订版)》相关诊断,无心理疾患、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共86例,根据不同降压药的使用将其分为A组43例,男23/女20,年龄37~75(56.0±6.3)岁,病程1~12(6.5±1.7)年。B组43例,男25/女18,年龄39~78(58.0±6.1)岁,病程2~15(8.5±2.3)年。对两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无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22,规格10mg/片)口服,即10mg/次,2次/日,连服3个月。

B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3,规格2.5mg/片)口服,即2.5mg/次,1次/日,晨起顿服,连服3个月。

注意观察两组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异常,停药,或采取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随访12个月的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室间隔厚度等指标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24.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c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的比较

用药期间,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包括便秘、口干、恶心呕吐各1例。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2/43),包括口干、恶心呕吐各1例。两组比较无差异(c2=0.212,P>0.05)。

2.2 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低于治疗期前,以研究组最显著(P<0.05),见表1。

2.3 随访12个月预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室间隔厚度、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室间隔厚度和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均低于治疗期前,以研究组最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的发生和多方面因素有关,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表现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一系列症状体征,甚至损害其他靶器官,损害机体健康。针对本病的治疗,通常以长期规律用药、合理运动锻炼、充足睡眠休息、科学膳食等综合干预疗法为主,以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2]。利尿药、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均为本病的常用药,其中,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钙拮抗剂,具有选择性抑制Ca+内流及释放、保护内皮细胞、扩张血管等功效,但长期使用易诱发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导致血压控制效果欠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也属于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功效较多,如抑制Ca+进入细胞、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以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等功效。已有研究证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3]。本组结果得出,B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低于A组,但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物比较无差异,说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降压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高,有助于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高血压和左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即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左室肥厚的增加,表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也就越高。结果得出,B组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左室肥厚少于A组,说明苯磺酸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保护内皮功能,延缓病情进展,预防相关心血管事件。

综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控制患者血壓,以及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水平的提升,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优选药物。

参考文献

张天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9):27-28.

田旭川.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7):65-66.

叶文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136-137.

猜你喜欢
高血压效果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Hold住,你的血压!
灵动耳环
高血压界定范围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