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6-27 00:10施雪松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胃癌

施雪松

【摘 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围手术期治疗全过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白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首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皆要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皆要比对照组用时短(P<0.05)。结论: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保证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术后康复速度。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以循证医学依据为基础的、在围手术期采取的一系列优化举措,以此来实现降低患者的心理、生理创伤,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本次研究便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到对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将所获护理效果做出下述报道。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3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22例和女性21例,年龄范围自33岁到69岁,均值年龄48.7±3.6岁;观察组中包括男性24例和19例,年龄范围自35岁到70岁,均值年龄49.2±3.8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皆于全麻状态下开展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前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展开护理:

1.2.1 术前准备

除了备血、预防性抗感染等常规术前准备举措之外,患者在手术前一天要求进食流质食物,不做清洁灌肠或者是硫酸镁等清洁肠道等举措。手术当天清晨,放置三腔喂养管直到胃部,手术过程中把营养管头部进行调节,调整到空肠合适位置。

1.2.2 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术后早期采用少量肠内营养至肛门排气:手术后第1、2、3天持续24h肠内营养量依次是100ml、250ml、500ml,同时结合以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症状进行适量的调量。在肛门排气之后,将三腔喂养管拔除掉,予以肠内营养液口服,每天1000ml,同时停止肠内营养。术后由中心静脉做肠外营养支持,直到肛门排气日停止。营养液的配比除了主要的脂肪乳剂、葡萄糖之外,适量加入胰岛素、氯化钾和维生素,配成全营养混合液使用。

1.2.3 早期下床活动

术后首天主要是进行床上活动,翻身、四肢活动等;第二天开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第三天则由站立、走动,向上厕所过渡,日渐增多活动量,并按患者耐受程度做出调整。在患者活动过程中,身旁皆有护理工作者监督执行,确保患者活动量充足。

1.3 指标统计

①对比不同时段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值;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应用

所有计量数据皆以()的模式阐述,并采用t检验方法,录入到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当中进行数据分析,P值小于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变化差异情况

如表1所示: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白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首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皆要更高(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2.2 术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

如表2所示: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皆要比对照组用时短(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是需要由外科医师、麻醉医师、营养师及护理工作者等多方组成[2]。主要涵盖的内容有:早期下床活动、围术期营养护理等等。该理念遵循的是微创外科理念,旨在通过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发生率。

在本次实验研究当中,我们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肠内营养等传统护理项目加以改进、优化,较之于以往常规安置胃管、导尿管的不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胃肠术中不留置胃管或是早期拔管,以免由于胃管留置带给患者的严重不适,影响其胃肠功能恢复[3]。而在对术后输液的改进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适量减少静脉输液量,由此帮助患者术后快速恢复[4]。

经由本文实验研究来看,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护理工作,有利于缩短患者恢复肠道功能的时间。同时依据表1研究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白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首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皆要更高(P<0.05),可见,术前预防性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少量腸内营养干预,皆有益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

总的来看,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保证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术后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乐科发,赵丽华,洪和平等.快速康复外科及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4):671-675.

林雪梅,全小明,庞秀霏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1(5):543-546.

马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针对性护理在行胃癌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5):830-833.

多伊娜.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59-259.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胃癌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