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佳
【摘 要】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不同给药时间的降压效果。方法:基本资料选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阶段在我院接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对照研究要求,分为观察组包括52例患者,对照组包括5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以日间顿服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日、夜分服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24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24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均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日日间顿服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给药时间,日、夜分服的给药时间能够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的最佳给药时间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给药时间;降压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有效降压用药方案,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地应用[1]。但临床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对于应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降压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给药时间会对患者的降压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降压效果不同[2]。为了进一步提高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最佳用药时间,以下就对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不同给药时间的降压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选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阶段在我院接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对照研究要求,分为观察组包括52例患者,对照组包括52例患者。观察组52例,包括男29例,女23例,患者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6.4±5.3)岁。对照组52例,包括男30例,女22例,患者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5.2±4.8)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日间顿服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联合厄贝沙坦(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5)进行治疗,患者在每日上午8:00口服氨氯地平5mg、厄贝沙坦150mg。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日、夜分服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患者在每日上午8:00口服厄贝沙坦150mg,在夜間8:00服用氨氯地平5m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利用spss21.0进行,计量资料利用“标准数±方差”表示,利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利用“百分比”表示,利用X?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24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24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3]均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如下:
3 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日间顿服和日、夜分服两种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给药时间,其中日、夜分服的患者,其治疗后的24hSBP、24hDBP、24hSBPV、24hDBPV等血压控制指标,均显著优于日间顿服的患者。这一结果表明,日、夜分服的给药时间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有效的降压效果。分析这一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日、夜分服的给药方式,在上午8:00和晚上8:00分别给予患者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这两种降压药间隔服用,能够在人体内产生两个不同的时间段的降压药血药浓度高峰,氨氯地平在服用后大约6-12h达到血药浓度高峰,而厄贝沙坦则在服用1.5-2h达到血药浓度高峰[4],通过这两个血药浓度高峰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从而获得更加显著的降压效果[5]。
综上所述,相比日日间顿服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给药时间,日、夜分服的给药时间能够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的最佳给药时间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张永林.氨氯地平不同时间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2,5 (04):11-12.
易洪刚,黄高忠,刘关键.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8(03):543-550.
张怀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辕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411-415.
代莉,王洪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10)56.
闵敏.比较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 (06):59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