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成
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导致德国手工业领域后续管理人才急缺,目前德国手工业将近有20万大师没有接任者[1]。为了吸引更多人从事手工业,尤其是手工管理工作,德国手工业行会2010年推出一种人才培训的新模式——三元制(Triale Studium)。同年,三元制项目获得联邦职教所的“继续教育革新奖”[2]。本文以下莱茵应用技术大学为例来分析德国高校的三元制模式。
下莱茵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的一所著名公立高校,成立于1971年,由3所工程师学校、8所专业学校和1所手工艺术学校改制而成,目前在校生1.46万人,是德国学生规模排名前四的应用技术大学之一[3]。该校不仅是人才培养机构,也是区域企业研发与技术转让中心。学校定位为服务区域辐射德国,涉及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学、经济工程学、化学、室内设计、健康事业领域、经济学、社会事业、家政和营养学、纺织与服装技术等十大领域80多个专业。学校于2015-2016学年冬季学期在企业经济学专业(手工管理方向)开始三元制模式教育[4]。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Dual Studium)是指由企业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毕业时获得两种资格,一种是实践性资质,另一种是理论性资质,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得到工作经验。德国高等教育双元制中的双元具体指的是人才培养主体的双元,即企业与高校,和学生毕业时获得资质与能力的双元,即实践资格与能力和理论资质与能力。德国高校双元制共有四种模式,即职业培训与高等教育一体化模式和融合模式、职业与高等教育一体化模式和融合模式,只有职业培训与高等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毕业生才能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毕业证和本科毕业证书,其他三种模式不能获得两个毕业证书。德国高等教育双元制始于巴腾付腾堡的职业学院,该模式得到其他各州的认可与模仿,德国高等教育双元制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如经典的巴腾付腾堡模式、巴伐利亚模式、北莱因威斯特法伦模式等。随着德国高等教育双元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双元制层次不断提高,除了在本科阶段,在一些高校的硕士阶段也实行双元制。同时,德国在不同行业职业领域出现双元制模式的新的变种,即三元制模式。
三元制是一种高校学习的特殊模式,目前仅存在手工职业领域。其培养模式属于职业培训一体化的双元制学习模式。其主要特征为双元制培训、高校学习(通常为学士)以及升职继续教育学习(大师、技术大师)平行进行,毕业获得相应的三个毕业证书,学制通常为4.5~5年。
德国下莱茵应用技术大学的手工业管理专业三元制学生毕业后获得三个证书,即职业培训证书(帮工推荐信)、职业继续教育证书(大师推荐信)和本科学位证书。手工行业管理三元制与两元制的不同之处是毕业生还获得大师资格证书。手工行业管理领域三元制和双元制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学生在高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双元制学生只是在企业实践与实习;三元制学生除了企业实践与实习,还必须进行职业培训获得职业毕业证书,这是进入大师学校获得大师推荐信的必要前提条件与基础。
三元制入学资格首先要满足德国高校的入学资格,即拥有普通高校入学资格、应用技术大学入学资格(学校资格+实践资格)、与申请专业相关的限制性专业高校入学资格或者认可同等学历教育,另外依据高等教育入学资格规定,具有职业资格也可以申请。同时,还需要培训或者工作关系证明,具体为学生与手工企业签订的手工业职业培训合同。目前三元制手工管理的培训职业仅限定在19个职业,具体为:眼镜验光师、面包师、房顶建筑师、精细手工机械师、瓷砖铺设师、理发师、信息技术师、安装师/暖气安装师、车身设计师、机动车技术师、糕点师、粉刷油漆师、砌墙混凝土师、冶金师、道路建筑师、木工、假牙师、双轮车机械师。对一些已拥有手工业职业毕业证书的青少年也可申请三元制,且已获得的职业毕业证折价计入培训时间,只需进入大师学校进行大师资格培训和高校本科培训教育[5]。三元制学生通常在第8、9学期在大师学校学习,进入大师学校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已通过帮工考试(职业初始教育毕业)。
符合申请资格的申请者,首先需要在培训手工企业申请培训岗位,申请获得企业同意后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再到高校进行入学申请。
三元制学业相当严格,周一到周五要进行职业培训,周五晚上与周六要到高校上课,还有一周一次的网上授课,这种严格的学业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获得培训合同是进入三元制的关键,企业要对申请者进行分级遴选,最终选出合格的申请者,通常企业会进行一个能力考试,考试一般由性格测试、英语测试和面试组成。个性测试涉及三元制对个人与个性方面的要求,如对职业实践感兴趣,心灵手巧,有毅力,动机强,有一定的自我组织能力。此外,申请者还需要参加一个网上测试,网上测试是高校入学注册的前提与基础,测试成绩与注册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一些重要内容。
高校入学申请通常在网上进行,时间为5月1日到7月15日,原则上不需邮寄申请材料,申请结果可以于7月16日在高校申请栏目中看到,如果成功入选,申请者可以立即在高校注册,注册时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具体为德国高校入学资格证明(高中会考毕业证明)、签订的培训合同或者手工企业的在职证明、网上测试证明(打印测试结果)。
关于职业学院与大学的选择,原则上由学生自己选择,但在上大学前学生应该清楚,职业学院与大学授课及考试时间不应重叠,高校考试通常在高校授课学期的后三周进行,因而高校通常会建议学生到一些与高校有合作的职业学院或大师学校学习,这些学校已就授课时间和考试时间等方面与高校协商好,避免时间发生冲突。
三元制将专业技能系统地建构与互补,采用的是协同技术,实现倍增功能效果。下莱茵应用技术大学的手工业管理专业三元制的具体培训流程(模式)见表1。
手工行业管理专业三元制模式分为培训职业的初始教育阶段、大师教育阶段和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第一阶段为培训职业的初始教育阶段(第1~5学期),最终通过帮工考试,获得帮工资格。这一阶段具体为1~5学期,学生在职业初始教育培训的同时在高校学习。2.5年后通过帮工考试才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这一阶段又分两个小阶段,具体为第1~2学期和第3~5学期。第1、2学期为基础关卡阶段,学生至少要获得22个学分,否则没有资格申请后面学期的考试,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培训企业度过,学生在手工企业每周有三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院每周1天的理论教育,每周五周六需要到高校上两个半天的课与半天的自学时间。第3~5学期同样由高校教育、企业培训和职业学院教育三元构成,与第1~2学期不同的是高校学习不再是2个半天,而是1天半。第五学期结束时需要参加帮工考试,通过考试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帮工考试由手工行会组织,通过者获得手工业行会颁发的帮工资格证书,学生获得第一个毕业资格证书。帮工教育属于职业义务教育范畴,不需要交学费,依据培训合同学生每月会获得一定津贴,且津贴逐渐增长,使学生安心进行接受培训与学习。
表1 手工管理专业三元制培养流程(模式)
第二阶段为大师教育阶段(第6~9学期),主要准备参加大师资格考试。又分为两个小阶段,即第6~7学期和第8~9学期。其中,第6~7学期学生作为帮工继续在培训企业积累职业经验,每周4天在手工企业进行职业实践,每周1.5天在大学上课。第8~9学期主要为通过第二个资格证书——大师资格考试准备,学生需要上全日制大师学校,准备参加大师资格考试,大师学校每周上5天课。大师学校属于职业继续教育机构,通常完成职业初始教育且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员才有入学资格,毕业后获得的大师资格证书等同于普通高校入学资格证书。大师学校不属于职业义务教育范畴,需要缴纳学费,但可以通过一定渠道获得资助。大师资格考试内容为模块1、模块2、模块3和模块4,具体为专业实践、专业理论、手工业企业领导专业教育、培训师教育(职业教育学及其教学法方面的内容),三元制学生不必参加模块3(手工业企业领导专业教育)学习,手工企业管理专业毕业时自动认可这部分内容。学生在第8、9学期需要在大师学校学习,大师学校以全日制形式开展培训。
第三阶段(第10学期)为撰写学位论文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每周4天在手工业企业,1.5天在学校,学生做的毕业论文题目通常来源于企业实践需要,通常是与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
在此需要指出,从第1学期到第10学期的高校学习以现场教学与讨论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小班教学,同时还以网络教学和函授教学作为补充教学组织形式,每学期学生每周还有半天的自学时间,学生时间管理能力与自我学习动机对三元制学生至关重要。
德国教育传统上采用广义的教育,基于广义的教育,德国对能力的理解较为宽泛,不仅仅指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所有的学习结果,基于广义能力概念,下莱茵应用技术大学的三元制手工业管理专业是分学习模块进行培养,具体学习模块的学期与学分见表2。
表2 手工管理专业的学习模块及学分表
表3 手工管理专业分能力学习模块学分比例表
表3中共有35个模块,涵盖了企业经济能力、专业能力、个人和社会能力、手工企业经济能力四个领域。其中,企业经济核心能力分16个模块,专业能力分6个模块,个人和社会能力分6个模块,手工企业经济能力分7个模块。从表3可以看出,德国手工管理行业的三元制培养以企业经济核心技能为基础,在其之上进一步突显具体的手工企业运用的情景性,突显在手工企业运用的企业经济学知识,同时强调专业能力与个人和社会能力。德国三元制不仅重视专业知识(包括企业经济核心技能和手工企业经济学知识),还重视能力培养。
一是对促进手工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企业赢得能力强的年轻人,使未来的专业人员一开始进入教育就为接受手工企业岗位做准备,确保了高质量的专业及管理的后续人才。使有生力量较早与企业建立联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企业有机会对本专业的后续人才有较深了解,可以降低因不了解招聘对象而带来的招聘雇佣风险,同时降低了招聘成本,也节约了培训成本。
二是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成为手工行业的专家与管理人员,拥有三个资格证书。学生在大学上课的同时,还进行大量的职业实践训练,做到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较好结合,为学生不只提供与实际没有联系的纯理论,更提供来自企业一线的可以直接运用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此外,学生还具备广泛的企业经济学知识,拥有基础深厚的管理技能技巧,对将来承担手工管理任务和自己经营手工企业做好了全面准备。
为了完成三元制,需要学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许多三元制学生都认为,只有得到培训企业与培训主管的支持,培训企业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条件,三元制应有功能才可能实现[6]。许多三元制学生在签订培训合同时就与企业协商好,培训企业每天还为学生提供安静学习的地方,准许在企业实习实践期间每天有1小时的自学时间。三元制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要求很高,高校每周提供半天的自学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各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入学伊始,学校就开设学习方法方面的课程,给学生展示了如何高效的学习,使学生接受各种整合的学习策略。
三元制是培养手工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学生学习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学生的强动机与强自我管理能力与学习内容的完美结合使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获得三个证书成为可能。但是是否完成了当初设三元制时制定的任务,能否解决德国手工业后续无人,尤其是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是未知数。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一模式在应用范围和实施主体等方面的延展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