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作文“施惠与受惠”二元矛盾分析

2019-06-26 00:21王庆义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辨性深层矛盾

王庆义

近年来思辨性成为作文热门话题。无论是各地的高考作文还是质检作文,都体现思辨性这一特点。学生在思辨性作文的写作中,常常存在作文的审题的偏颇与思维的单一,片面展开思路的问题。以下就学生思辨性作文审题的二元分析与思维的辨证分析做一点指导。

一、思辨性作文“施惠与受惠”审题的“二元矛盾分析”。

2014福建高考沖刺卷题目:“你能诚心诚意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来帮助你,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一种报酬。”(爱默生)。“高洁的人喜欢施慧,而耻于受慧。”(亚里士多德)。对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

就以上思辨性作文“施惠与受惠” 审题来看,有些学生在审题时,犯片面性错误:有的只从施惠的角度作文,就如何做施惠者展开议论。有的就如何受惠发表一番见解。有些学生的论述停留于表面:只会举一些施惠、受惠的例子论述。不懂施惠、受惠的含义,更不懂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不会做深入的挖掘。

其实它是一个二元矛盾关系的话题。何为施惠?何为受惠?两者是什么关系?你主动诚心帮助别人,是否要求他人回报?是否一定会得到回报?从二元矛盾的角度展开写作思路,辩证思维就可以把审题引向深入。

二、从“施惠与受惠”的二元矛盾的辨证关系展开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施惠与受惠是二元矛盾的辨证关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全面,不至于犯简单片面的错误。有的学生善于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施恩与受恩?写到施恩无念,受恩勿忘。如“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我们应不带有任何目的或带有回报的心态去帮助他人,做到施恩无念。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一定的提升,而且你会享受到更明媚的阳光的沐浴。当我们接受到他人的帮助时,我们应谨记于心,记住这些人并且学习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尝试地去帮助身边的人,或许有一天你会遇到曾经帮助你的这些人,请记得向他们表达你的谢意,做到受恩勿忘。”

有的学生在论证的过程善于分析索求与给予的两种心理表现。给予对应施惠,索求对应收惠。也运用二元矛盾分析。如“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更加有必要重申给予的意义。正如老话所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他人,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洗涤。李连杰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呼吸、创造、给予;可见给予在我们一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索求是人的一种生活要求,是人们在生活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帮助。当人们心理只寻求不断满足的欲望时,人们只懂得索求而不愿给予,那是人们的心灵将会是充满肮脏,社会将弥漫着冷漠的硝烟。”

付出与回报也是矛盾关系。有的学生论证其相互关系。如“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有了付出便会有收获。诚心对待别人的施惠,到了危难之时就会有人来回报。倘若在无人问津的孤岛下种下希望,还会但是看不到百花齐放的明艳吗?”

三、针对矛盾每一元做深入分析。进而加以综合。

矛盾的二元性分析常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在论述时对矛盾双方平均使用力量,各半进行分析。谁也不能占上峰。其实只有对每一方深入分析,才能深刻。分析之后的综合才更有力度。

有的学生站在施惠者的角度深入分析,指出如何施惠:如“施惠应是真诚的,而并非有施惠便是高洁。相反不真诚的施惠应被视为施舍,所以别把钱施舍给乞丐当成是一种施惠,因为你只是在践踏那些有手有脚却要乞讨的人的尊严。而你应该学会让受惠者有目标,度过难关,成就梦想才是真正的施惠。受惠的你,别把恩惠当成理所当然,而应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识实现自己的目标报答恩人。”施惠是不带附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如“有人认为,我帮了你,那么下次你必须得帮我,但这是必要的吗?在我看来并不是,别人没有那个义务及责任去为你付出,别人施不施惠是别人的自由,而我们施惠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受惠,有一句书俗话是这么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的学生分析受惠者的角度,前提条件,指出一味地受惠于人是可耻的。如“陈臻曾很疑惑的问孟子为什么接受宋薛倆国的馈赠,而拒绝齐国的馈赠呢?孟子回答道宋赠是为了远行,薛赠是为了安全,而齐国则是‘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故而不受。孟子的做法秉承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即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反观当今社会腐败之气盛行,物质追求充刺着人的心理,扭曲了人们对成功的定义。”

四、挖掘“施惠与受惠“二元矛盾的深层原因,揭示根源本质。

施惠与受惠的意义何在?社会原因是什么?根源何在?与人的个性品质有关系吗?施惠与受惠有何好的方法?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就会涉及施惠与受惠的根源、本质。揭示施惠与受惠的深层原因。论述走向深刻。

第一,揭示施惠与受惠源于人的心理:如“正直、诚心、友善的施惠与受惠是我们所推崇、也是乐于见到的。这种关系,不论对施惠者或受惠者来说,都是种良好的报酬,是最好的回应。但对于自私、贪婪的施惠与受惠,我们都应给予严正的拒绝。这种关系无论从哪一方来说,都是有损自身道德修养的。”

第二,挖掘社会深层原因:如“人是群居动物,没有人愿意孤独终老。那么互相帮助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维系关系的一条纽带,把人和人紧紧地栓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家庭。既然没有人可以独立存在,那么我们还有生命理由不互帮助呢?”

第三,施惠的意义所在:如“当我们帮助别人时,那种心灵上的满足,胜过了一切报酬,或许有时我们的举止很随意,很简单,但对于别人却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看见别人得到帮助而舒展的笑容,便觉得这世界充满着温馨气息。”

总之,二元矛盾分析是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展开行文思路的重要方法。通过二元矛盾的辨证分析,可以让我们对作文对话题的分析更全面,更辨证。通过矛盾每一元的分析、综合,更有力度。挖掘二元矛盾的深层原因、本质,让我们更接近真相,使思辨性作文真正具备辨证性。

猜你喜欢
思辨性深层矛盾
矛盾的我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矛盾多发”可怕吗?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空城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