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2019-06-26 09:04杨云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期
关键词:淮河研学旅行实践

杨云

【摘 要】 研学旅行不是玩,是让学生在旅行中用地理学的眼光观察我们生活中的世界。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枯燥的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做到真正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學习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 研学旅行 淮河 实践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纪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让初中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用发现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也可以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验证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思。

古有徐霞客周游今中国的21个省,历经30年写出《徐霞客游记》,开辟了中国地理学研究的方向。今有研学旅行让学生走进自然之中去。笔者参与带队八年级学生的研学旅行工作,在工作中收获颇丰,且效果较好,现将研学旅行对初中生的实践意义记录于此。

一、建立规范,明确目标、要求,开展研学旅行中的实践

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于研学旅行更多的学生是当作玩,但这不是玩,是要学生在玩中学,把书本知识与实际自然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在研学之前需确定研学的目的、内容、路线等。例如:我们通过学校的统筹安排,在淮河开展一条游学路线,行程安排两天一夜。从寿县出发,参观淮南市田家庵区淮河岸边,观察淮河的形态,探讨淮河的水文特征、气候、植被、农业等自然地理内容,引入淮南乡土地理知识。探究淮河的水污染问题和应对措施。顺淮河而下到达蚌埠,参观蚌埠市博物馆,赏蚌埠花鼓灯艺术,感受文化气息。参观蚌埠市火车站,探究蚌埠市的交通枢纽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研学目标

通过此次的研学旅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同时把书本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

要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做好导师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课本地理知识,进行查阅、筛选、整理研学相关材料,把需要研学的地方与知识先行查阅好。教师的责任是制定规则、提出要求、保障安全。如何分组,如何观察、体验、探究等,让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在旅行前,要从学科的角度去设计研学旅行的各个环节。教师要保证实施研学教学的基本样态,又要尊重学生个人特点和长处,从而进行合理分组。对每个小组的研学方案严格把关,在研学时按小组的方案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2. 研学要求

教师有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意识和行动,有依据研学旅行基地资源特点有机结合教材地理知识。教师要制定计划、确定方案,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线路;确定游学重点,设计活动流程,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纪律、文明、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等。

对于学生的准备如下:分成小组,适当分工,熟悉教材,查阅资料。熟悉活动的线路、目的,观察的对象、内容与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准备必要的学习及生活用品等。

二、实施研学旅行中的实践

1. 参观淮河引出自然地理知识,把课本知识回归自然

淮河作为中国第七大河,具有重要的地理学意义,课本上也强调得多。学生们常年生活在淮河两岸的这片土地上,而真正走到淮河边上体验淮河两岸的风光的学生很少。借着地理位置近,带领学生研学旅行的第一站是田家庵区的淮河码头。

2. 体验蚌埠市的文化,感受交通在城市经济中起的巨大作用

第一,体验花鼓灯文化。

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歌舞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曾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在蚌埠市带领学生欣赏特色的花鼓灯艺术,小伙子们敲起锣鼓,姑娘们舞起兰花,欢乐激扬的氛围感染了学生,引得掌声不断。学生在欣赏鼓乐之中,感受到淮河文化的魅力,用艺术感染学生,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之情。用花鼓灯打动学生,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把课本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落到了实处。

第二,感受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蚌埠是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在蚌埠交汇,蚌埠南站为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同时京福高速铁路自蚌埠南站引出。同学们参观了蚌埠市火车站和蚌埠市南站,看着运行的火车时刻表,感受到了蚌埠市铁路交通运输网密集。交通运输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让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发现,蚌埠市经济腾飞,离不开铁路运输的发展。作为京沪铁路上的一个一等停车站,蚌埠市年输送旅客量4000万人次。可以说这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城市越发展,交通运输也越发达。同学们绘制中国铁路图,展示了自己的制图功底。参观火车站,看火车运行图,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课本地理知识。是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的过程。是书本与实践的一次有效地结合,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三、知行合一,总结研学旅行中的实践

指导教师结合当地情况,指导学生运用测量量规对当地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展开调研,并及时运用地理知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释疑,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指导过好野外集体生活等。做到了分工明晰、责任明确,既减轻了组织者的负担,又能避免家长在费用、安全等方面的误解与分歧,确保了活动的安全、高效实施。

活动结束之后,将活动照片、视频采集、费用开支等提供给全体学生和家长,并要求学生完成研学旅行报告书,项目包括活动之前准备、活动过程见闻、活动之后思考、家长建议等,引导学生再次回味活动开展的过程,学校或班级内组织研学旅行报告书展评、学生摄影展览、活动演讲、旅行活动书画展评等活动,进一步获得集体生活的体验和地理学科知识的认知,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滕丽霞,陶友华.研学旅行初探[J].价值工程,2015(35):251-253.

[2] 陆庆祥,程迟.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22-26.

猜你喜欢
淮河研学旅行实践
淮河
险渡淮河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