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现状及展望

2019-06-26 06:57陈梅英
关键词:比较文学跨学科跨文化

陈梅英

摘 要:1924年,从哈佛大学学成归来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标志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兴起。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从萌芽到初步发展再到最后走向繁荣,其间进程漫长曲折。文章在简要概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争论的基础上回顾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就每个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主要代表人物与成果进行阐述,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跨文化;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 I0-0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3-0094-06

一般认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186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專著《比较文学》出版、187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以及法国戴克斯特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常设讲座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走上历史舞台。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西方文化潮水般涌进中国,中西文化与文学的比较研究在中国逐步兴起,尤其从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中西小说、戏剧、诗歌的比较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在此之后,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兴起,其突出标志是毕业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吴宓于1924年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一、关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争论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这一名称最初是由两位中国台湾学者——古添洪和陈慧桦在1976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之垦拓在台湾》一书中提出。1977年,美国著名汉学家John Deeney吸收这一名称并加以使用,他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设想以及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要努力的三个目标[1]。尽管如此,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学派存在明显的分歧。卢康华、孙景尧(1984)在《比较文学导论》一书中指出,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方法论及理论体系,当时并不具备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成熟条件[2]331。曾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的乐黛云(2005)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这一提法同样持较为谨慎态度。她认为,中国学派只是比较文学众多理论体系中的一种,用这个词来概括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体系,反而会使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陷入狭窄的范围,因为每一个学派思想都是历史演化的自然过程,比如法国学派、美国学派[3]。Wang Xiaolu 等(2013)认为,所谓的中国学派过于注重比较文学的中国化,这有可能阻碍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研究,他们以比较诗词为例,认为人文主义尤其是比较诗学的重要性和关联性是研究和探索不同文化和文学从而使诗词的相关知识得以较好地保存并传递下去[4]245。

总体而言,对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争论是一个有益的学术话题,任何民族(国家)文学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都要接受来自域外文学、文化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同样是在这种状态下前行。尽管有不同的声音、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在世界比较文学体系内,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群体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也会随着时间的前行而不断发展、完善,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中国学派必然会水到渠成地产生。

二、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脉络

从总体上看,中国比较文学经历了近百年的传承,从20世纪前20年的萌芽,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孕育成长到新中国成立前近三十年的初步发展,再到新中国初三十年的发展滞缓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繁荣期,其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进程。中国社会近百年的发展演变给予中国比较文学演化最基本的推动力和生命力。

(一)萌芽期(20世纪前20年)

1.中国比较文学萌芽的社会背景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指导下,中国开始主动引进西学,而由翻译热潮引进的外来文化、文学,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学,一定程度上触发了中国比较文学意识的萌芽。这一社会发展背景直接决定了中国比较文学最初的定位与研究重点,即以外国文学及理论为参照,反省中国文学,发现中国文学的优势、寻找中国文学的不足,在比较中求异并促进中国文学成长。

2.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

这一时期的翻译文学成为中国比较文学萌芽的温床[5]16。以林纾为代表的一批翻译学家的翻译文学展现了当时海外崭新的文学世界,也为国人评判中国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对比外国先进文学,他们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不足,包括小说创作固步自封、某些题材类型缺乏、内容与描写手法上也存在诸多缺陷等。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的比较文学核心是中西方文学比较,其重点在于小说比较。由于缺乏比较文学学科意识和自觉,这一时期的中西方文学比较多为简单的文学比较。不过,王国维的比较文学评论与鲁迅的世界文学评论在当时无论是观念还是方法都相对超前,具有典型意义。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提出“学无中西”,中西学术一脉相通的理念[6]403-405;在《红楼梦评论》(1904)中最早援用外来理论来评价中国文学,某种程度上开比较文学阐发研究的先例。鲁迅在1908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一文中将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全方位开展中西方文学比较,在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初步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中国比较文学初步发展的社会背景

20世纪20年代中国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运动促使西方文化、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产生激烈碰撞,导致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在时代变革的基础上开始脱颖而出,中国比较文学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比较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1924年,从哈佛大学学成归来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之后,清华、北大等先后跟上,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在中国高等学府立足。

2.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跨学科跨文化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谈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特质与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