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十九大 普法 法治理念 法治教育
基金项目: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系统研究之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研究》(项目编号:x2018001) 。
作者简介:陈飞,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188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十九大报告继续强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其法治教育势在必行。
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对此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在课上讲到法律问题时,明显感觉学生的法律知识相当欠缺,法治意识薄弱。问一些简单的法律问题,知道的同学都寥寥无几。为了解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法治意识现状等实际情况,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笔者对上海高职的大一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研。调研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800份。
(一)法律知识欠缺
在问及“你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时,72%的同学选择不太了解。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几道法律知识题目的回答,也印证了这个现状。这几道题目很简单,也很常见,不需要做任何法律判断,并且跟同学们以后的工作生活都相关。比如“劳动者如果要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多少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34.4%的同学选错。“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规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多久?”68.9%的同学选错。“我国最低就业年龄是多大?”47.8%的同学选错。再比如“在我国,结婚年龄最低是多少?”35.6%的同学选错。
为什么会出现法律知识如此欠缺的情况?这应该跟同学们法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关。对于“你平常是否关注法律”的问题,87.3%的同学选择偶尔甚至不关注法律。对于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林森浩案件,还有30.1% 的同学不知道。
(二)维权意识比较强
虽然不大关注法律,法律知识欠缺,但是同学们的维权意识还是很强的。
在问及“如果你被高楼掉下的物体砸中,受了伤,但不知道是谁扔的,你会怎么办?”时,选择“自认倒霉”的仅占9.2%。如果你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11.4%的同学选择“自认倒霉”。“在购物时是否会索要发票”,50.7%的同学选择“会”。“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会想到怎么做?”74.7%的同学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假如不幸遭到抢劫或是被盗,您会报案吗?”高达90.7%的同学选择“会”。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同学们一方面法律知识欠缺,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却很强。但在问及“你是否知道自己的权利义务”时,选择“知道”的占16.4%,“大体知道”的占63.2%,20.4%选择“不知道”。笔者欣喜于同学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提高,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维权的前提在于你知道有这个权利,如果对自己有哪些权利都不了解,你如何意识到权利受到了侵害,又怎么会想到维权?现在的大学生从事兼职的人数很高,在兼职、消费等领域都可能会遇到权利受侵害的现象,能否意识到权利受侵害?会怎么处理?这也是法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知晓权利或者说没有权利意識跟放弃权利的行使是两回事。
(三)法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重情轻法倾向
对于“大学生掏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只获刑10年半”的判决,57.6%的同学认为“量刑太重,不能接受”。在问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二胎。但是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双方或一方是独生子女的才能生育二胎。此时,如果生育二胎,是否应进行处罚?”选择“不处罚”的占54.1%。在问及“亲密无间的朋友向你借款5000元,承诺2月内归还,你认为应当写借条吗?”选择“应当写”的占49.7%,选择“不用写”和“写不写都可以”的各占25.2%。
(四)守法意识
对于盗版商品是否购买的问题,选择“违法,不买”的仅占28.1%;选择“无所谓,便宜就好”的占9.6%;选择“根据质量而定”的高达47.8%。问及“对闯红灯的看法”,选择“不闯,违反交通规则”的同学占73.7%;选择“大家都闯,我也闯”的占5.8%;选择“看情况”的占20.5%。
由此可看出同学们对于是否守法倾向于以自我利益考量为中心。
(五)法律信仰有待加强
你觉得法律能维护你的切身利益吗?32.3%认为“能”,67.7%认为“不能”,其中52.2%认为“现在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你认为当前社会的许多丑恶现象,是否能通过加强或完善法律来解决?26.5%认为“能”,55.6%觉得“不好说”。您对我国建设法治社会是否有信心?56.6%的同学“有信心”,但也有31.8%的同学表示“不确定,很难说”。对于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37.7%的同学选择“非常有用”,51.8%的同学选择“比较有用”,还有10.4%的同学认为“作用不大”。
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于目前法的作用和影响力的现状并不乐观,认为法律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对法治社会建设的信心也有待加强。
影响同学们对法治社会建设信心的因素有哪些呢?28%的同学认为“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性”,59.4%的同学认为“执法机关执法不严”,67.1%的同学认为“人们对法律认识不够,不能严格遵守”,63.4%的同学认为是“走关系”。由此可见,不能严格执法、守法以及“走关系”是同学们认为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走关系”这种不良风气既会导致部分人无视法律,也会影响执法机关严格执法,进而严重影响法律的尊严。
调研中反映出同学们有很强的立法参与意识,有些出乎意料。“如果知道现在有一部法律草案正在网上公开征求公民的意见,你会去看看吗?”高达85.3%的同学选择“会”,而且其中44.9%的同学可能会提意见。这说明同学们并没有对建设法治社会丧失信心,或者觉得跟我没有关系,只要有机会,他们还是很愿意为改善我国的法治环境贡献一份力的。
(六)法律实践机会太少
对于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31.8%的学生选择了“懂法但不会实际运用”,36.8%的同学认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机会较少”,31.5%的同学选择“不懂法律知识”。由此可见,同学们认为法律实践机会太少,这也导致了碰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对于“您是否愿意参加法律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院旁听等)?”44.9%的同学选择“是”,12.6%的同学选择“否”,还有42.5%的同学“看情况”。对于“学校组织的法律宣传活动或讲座”,44.7%的同学觉得能学到东西,但也有36.9%的同学认为“太形式没意义”。
由此可见,同学们一方面认为法律实践机会太少,另一方面对法律实践活动又是有要求的。如果内容太空洞、抽象,没有针对性,就会影响同学们参与的意愿。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
(一)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在问及“您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哪里?”时,68.2%的同学选择“来源于学校的课堂教育和宣传”。可见,学校教育是多数同学法律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学校课堂的法治宣传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学校进行法律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而现在的问题是课程课时相对太少,分配到法律部分的课时就更少了。如此少的课时,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教学主要不是解决法律知识的问题,而应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
1.有针对性地讲解常用的法律知识
针对调研中出现的法律知识欠缺,在课上有针对性地给同学讲授一些其感兴趣的并与其自身权益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在调研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法律知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有关婚姻、继承、合同等民商事类,有关犯罪等刑事类,有关劳动就业类,分别占45.5%、40.1%、39.9%。这些知识就是我们教师应重点讲解的。
2.重点培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意识
因课时限制,教学内容不应在具体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上做过多讲解,应侧重让学生知晓什么是法律,明确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养成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比了解具体的法律制度更重要。
(二)延伸课堂教学至课外教学,营造法治校园文化氛围
受限于课时,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法治教育的重任,所以,课堂教学应向课外教学拓展,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法律教学活动。这也符合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來。”
1.增加法律实践活动机会
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实践活动,如开展全校性的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展演等,营造良好的法治校园氛围,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法律,激发其学法用法的兴趣,以提高其尊法守法的意识。每年的12月4日是宪法宣传日,可以在此前后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对活动进行集中展演。
2.开展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活动
调研中,在问及“若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你希望怎样的方式(可多选)?”55.1%的同学选择“开设法律选修课”,43.2%的同学选择“讲座”,43.2%的同学选择“利用展板宣传”,47.7%的同学选择“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这是排名前三位的选择。可见,开设法律选修课、提供法律咨询讲座、利用展板进行法律宣传和举办法律讲座都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方式。
综上,针对高职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和呈现出的问题,可以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营造法治校园环境,增强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养法治社会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新华网.2014年10月 24日.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3]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