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人类最先进的科技

2019-06-26 04:42李红艳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流浪家园

李红艳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是由郭帆执导、历时四年拍摄而成的同名科幻电影。我被这部在大场面特效制作方面能和西方科幻大片相媲美的中国科幻电影深深地震撼了,更被这部电影的故事构架、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段深深地感动着。

这部电影讲述了太阳毁灭之前人类在驱动整个地球逃往新星系的征途中发生的故事,是中国首部大成本制作的科幻电影。整个故事设置在冰冷、坚硬和绝望的背景之下,但是处处传递着人类的温暖、柔软、爱和希望。

即将死亡的地球到处是巨大的压抑和冰冷的绝望,是一片没有任何生机的灰白色,会随时崩塌撕裂摧毁,是地球置身于宇宙的渺小,笼罩在木星下的窒息。而如蜉蝣一般的人类竟然以“蚍蜉撼树”的“妄想”,紧握着一丝“已经被否”的希望,在无边的死亡里疾行抗争。那一身猩红正如燎原的星星之火,舞动在黑暗的星河世界里;那柔弱的禁不起任何利器的血肉之躯,却搏击着坚硬冷酷的钢筋铁甲;那一滴滑飞的眼泪,一定能滋润出绿色生机和希望。

拯救地球需要理智,可是“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这样一句调侃台词,让影片的情感到达了最高潮,情感才是人类最特有的、最为宝贵、最为有力的东西,包括影片最后宏大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国际主义大救援都不是理智下的判断,而是人类情感的激发。“情感”这种没有形体、没有质量、没有重量的东西,恰恰是凝聚撕裂、修复崩塌、防护摧毁、战胜绝望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是与整个外在的抗争形成对比的最有温度的内在支撑。

整部影片将对比冲突运用到了极致——色彩,体积;速度,远近,内外;视觉,听觉等。鏡头冲击直击内心,将全部外在有形的对比转化为人们内在情感无形的对比,渴望生又不畏惧死,处处流露绝望又决不放弃希望,时时争吵又团结一心,恨的背后恰恰是爱,危急紧张中还不忘幽默一下。这或许就是人类能战胜困难、冲出险境最根本的东西吧。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首部大成本制作的科幻电影,在故事构建和人物表现上充分中国化。如果说张艺谋的《影》从道具、色彩、服装、绘画、音乐等方面将中国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的话,那么《流浪地球》则是在故事情感内核上彰显了中国元素。

灾难来临的地球是冰冻的世界、被摧毁的家园。镜头极力展现着冰寒、废墟,它已经不能用荒凉来形容,那是死亡。可是以中国人为主导的地球大救援选择为“家”而战,选择带着地球一起去流浪,在死亡的绝境里寻找着生的希望,新的家园。这种家国情怀,这种对家园深沉的眷恋,虽说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但是在中国人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更为强烈。

(摘自“语文阅刊”微信公众号2019年2月14日)

青年观点

沈逸:《流浪地球》让更多愿意为家园的安全、繁荣和发展的人留在这艘船上,让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共识。

韩亚栋:《流浪地球》契合了中国人对家园、土地不离不弃的情感,击中了人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家园意识和集体意识。

岳心:《流浪地球》和诸多西方世界拯救地球的电影的不同,是我们中华人文精神和价值的体现。

张炎:从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行为逻辑。

佘惠敏:《流浪地球》以国际一流水准的精良制作掐中了观众的痛点,成为中国科幻电影攀登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满足了观众对国产科幻大片的期待。

【本版供稿/张贵申】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流浪家园
梦中家园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视觉
流浪猫鲍勃
温馨家园
给远方
流浪的星星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