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冰
“健身跟输赢无关,跟名利无关,跟亲情爱情友情都无关,它就是我愉悦自己的方式,是在百忙中,犒劳自己的方式,是最阳光的奢侈。”
至今我还记得工作十年后,第一次进羽毛球馆打球时自己的冏态:5分钟不到,面无血色,呼吸困难,离拨打120只差一个面子的距离。
要知道当年我是大学足球队的前锋,只是,当年勇就这样在十年间挥霍得一干二净,从前的体育健将居然成了运动小白,身体受不了,心理层面更是不能接受。于是,健身这件事终于被我提上日程。
这个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群,像我这种不喜欢单打独斗的人选择加入了羽毛球群,每周一晚上下班后,简单吃点饭,就去打球。然后,我惊喜地发现,群友的打球水平是有梯队的,设新手场、中级场和高级场。新手们彼此陪伴鼓励,慢慢地,有些人就进阶到了中级场,或者更高。
而我借助從前就有的运动细胞,从只能打5分钟,到可以坚持打完21分制的全场,再到三局二胜,一点点地混到了中级场,偶尔还敢跟高手过过招。在这里,大家彼此只叫网名,没有人去追问你的身份地位来历,只在乎每一个球的技术——目的单纯,过程就容易美好。
运动是会上瘾的,前提是你在这个过程里找到了快乐。在打了两年羽毛球之后,我遇到了瓶颈期,于是,请了教练,跟三个小学生一起学球。人至中年,重新学习一门跟谋生无关的技术,那感觉很酸爽。孩子一节课就学会的动作,我却用一周的时间才学透,结果,一跟群友打比赛,动作又恢复到从前的野路子。
在教练一顿呵斥中,我看到了自己的顽固与局限,带竞技的健身让人重新找回恭敬心与学习心——羽毛球教练打小开始学球,光是一个高远球的动作,就要每天挥拍上万次。所以,人家的动作标准、专业、有范儿,是时间的力量。于是,我对曾经无比陌生的领域有了了解之后的敬意,开始享受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欢喜。
健身,也是在健心。没有心灵参与的健身,只能叫出汗。没有热爱的参与,健身就是自讨苦吃。
慢慢地,我开始跟着球友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种羽毛球比赛。明明知道去了也是垫背,可是,竞技心和站在赛场上的姿态,以及因此产生的上进心,却是真正的收获。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比赛中,我和队友遇到了一对球友,平时打球我俩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抱着必输的信念上场了。结果,那对球友太过放松,导致接连失误,而领先的我们突然有点想赢了,爆发出平时没有过的激情与技术,居然超常发挥赢了他们。那种激动,至今想来都还得意。
人为什么要运动?我在那一刻找到答案:在运动与竞技中,你会发现另外一个自己,更积极,更富有活力。那些运动期间产生的多巴胺,会持续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前要拖到晚上回家再干的工作,在单位就果断做完,因为晚上要打球;从前要出去办事时,哪怕目的地只有500米距离也要打车过去,但现在,一步一步量过去,心中充实快乐——当你奔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介意走了,这个世界上那些有点远的距离,在你看来,也便成了馈赠。
健身就像耕种,是一个无比诚实的行动。那些磨练出来的毅力,那种全情投入后的收获,远在你的意料之外:多了一个圈子,一个跟身份地位完全不挂钩的全新考评系统,一种最舒服的关系,团结有距,不亲密也不疏离,彼此不打扰也不窥探;在球场上,球品即人品,球技即能力,你的被尊重程度都是自己赢得的,同样,你的不被尊重也是自找的。
有些苦,吃起来好苦,但品起来好甜,有无尽的回甘。比如同学会上,同样人到中年,面对同学对你身材的恭维和嫉妒,你毫不羞涩:在你吃吃喝喝的时候,我正在球场上挥汗如雨。
至于那些说自己没有时间健身的人,其实是觉得健身的时间不是必要与必须的,是因为他觉得那些有限的业余时间应该用在更值得的事情上,比如吃饭、聊天、看手机等等。个人认为,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心理排序的问题。
如果有人问我,是刷手机好玩还是打球好玩?是跟人聊天更放松还是打球更放松?在购物与打球之间,哪个更安慰日常的辛苦?我都会选择打球。因为打球的时候,我最投入最快乐,觉得那是花在刀刃上的好时光。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