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每名孩子新生的起点

2019-06-26 06:52
中国民政 2019年10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民政福利院

蒋银兰在给孩子系红领巾

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扎根在民政领域,先后在干休所、社会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工作。儿童福利院是我从事时间最长、挥洒汗水最多、收获欢乐最多的地方。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民政部第一批民政标准化建设试点合格单位、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我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在20多年的工作中,我尽量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当好“掌舵人”。我始终将政治学习摆在首位,注重知识的更新与积累,习惯每天了解时政要闻,学到新的政策理念和新时代的新要求都会及时与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分享,有效促进了儿童福利工作的规范管理和快速发展。

二是立足长远,当好“引路人”。立足省会城市儿童福利机构这个平台,整合机构内各专业资源,将服务对象拓展至社区残疾儿童。儿童福利院于2012年7月增挂“成都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牌子,确定了向社区开拓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业务的思路。2015年3月增挂“成都市福利特殊教育学校”牌子,解决了机构内受特殊教育儿童学籍问题,明确了保教结合、医教结合、康教结合、社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方向,使儿童福利院从业务质量到职能拓展有了质的飞越,儿童福利院“养、治、康、教、置”模式得到不断完善。经过近六年的努力,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在大邑县新建占地20亩的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这是一所新建的集孤弃儿童生活、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劳技、农场等职能于一体综合性指导中心,拟开展大龄孤残儿童、社区残疾儿童庇护下就业、开设工疗工场、农场等业务,既解决了我院百余名家庭寄养儿童的康复教育问题,又符合当前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拓展需求,促进儿童福利工作更加规范、功能更加完善。

三是以人为本,当好“知心人”。我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待院里的孩子。孩子穿的干净暖和,吃的营养健康,医疗康复有保障,特殊教育有方向,能平稳顺利走向社会,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不但要当好福利院的院长,而且要努力去做孩子们和职工们心中平易近人的“知心人”。院里有个在上海学习了烘焙技术的孩子,留在了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从事烘焙工作。随着时间流逝,孩子想念成都的同学和伙伴,想念在成都的家。我一直关注着这个孩子的情况,得知孩子的思乡之情后,多方奔走联系,终于在成都联系好一家类似的酒店,让孩子回到了成都继续从事他熟悉的工作,解决了孩子回来后的就业问题。我在工作中注重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生活中对身边人的正确引导。我以身作则教导职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教导职工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一线班组的职工也愿意和我拉拉家常,谈谈近况,是她们的“知心大姐”。

四是廉洁自律,做个“清白人”。我有30余年的党龄,深知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循中央“八项规定”,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不欺上瞒下,不铺张浪费,不任人唯亲。在学习生活中自觉抵制“四风”,自觉开展“庸懒散浮拖”自查自纠工作,自觉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到清正廉明。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福利院的宗旨,这是一份责任和情怀,更是一种深深融入我心中的信念。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我已陪伴孩子们走过了20多个春夏秋冬。每天凌晨5点起床,穿越整个成都主城区来到福利院,有时甚至加班至深夜,这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踏入福利院,我都深深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因为这里,是每名孩子新生的起点!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民政福利院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福利院的孩子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BABY,COME BACK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顾秀莲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共度“六一”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