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地名工作服务大局意识,及时公开发布地名普查成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地名公共服务,最大程度发挥地名普查的价值和效用,努力开创新时代地名管理服务工作新局面。湖北、山东、重庆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现刊发如下,供各地交流学习。
湖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坚持“四个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圆满完成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共采集入库地名64万条,调查历史地名2.9万条,审定跨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1822条,采集多媒体信息85万条,绘制普查成果图1812幅。
坚持目标导向,健全普查机制。湖北各地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两次召开省、市、县、乡四级电视电话会议对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市、县三级共举办普查培训、会议2400多场次,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压实工作责任。紧紧围绕普查三个阶段、十二项主要任务,实施普查目标责任制,省、市、县三级层层签订普查工作目标责任状,层层建立包保督导工作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普查包保督导体系。三是落实保障措施。组建以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发动2.1万人参与普查工作。省、市、县三级共配套普查补助资金2.6亿元,配置落实普查机构办公场所1300个,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效果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各地强化责任担当,锐意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大数据和地名普查深度融合,推动地名普查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创新普查制度。推出富有湖北特色的普查《作业规范》《外包规定》《检查验收工作规定》等20项普查制度,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准、程序不清、路径不明等问题。二是创新普查方法。及时总结推广“通城经验”,推进地名文化挖掘;以“宜都经验”为蓝本,在全省推广“互联网+地名普查”,实现“普查宣传、信息核对、文化挖掘”统筹推进。三是创新成果转化。统一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地名数据库和地名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开放普查数据。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地名信息更新常态化,探索设置二维码地名标志牌,进一步提升地名公共服务体验感和便捷度。将地名普查成果信息化应用向界线管理领域延伸,开展智慧区划地名试点和乡镇勘界工作,扩展地名信息化应用范围,为推进“智慧民政”和“智慧城市”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检查督办。省政府连续两年将地名普查列为重点督查项目,针对“三有三无”(有招标速度、无普查速度,有普查进度、无普查质量,有文化挖掘、无文化精品)、“四重四轻”(重测绘、轻地名,重数据、轻文化,重现状、轻历史,重外业、轻内业)、“五个不到位”(资料搜集、资料利用、预填登记表、实地调查、关键信息编写)等问题,开展两轮全覆盖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立查立改、限时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通报当地政府,严肃追责问责,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阶段任务。各市(州)、县(市、区)加大自查督查和整改力度,对252个单位进行了函询,对108家单位和26人进行了通报,对44家单位和54人进行了约谈。
坚持需求导向,弘扬地名文化。运用“村买、乡切、县炒”文化挖掘“厨艺法”,对20万条地名进行了深入精细的文化挖掘,占入库地名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组织开展了编纂地名文化著作、开展最美地名评选、征集最美地名故事、拍摄地名文化宣传片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活动,实现了省、市、县地名文化保护专班全覆盖,深入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范地名管理、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要求,认真组织、扎实推进,着力打造地名普查精品工程。全省共计调查入库地名62万余条,新设地名标志3.5万余块,建成省市县三级地名数据库,开发多个应用平台,同步推进普查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三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把地名普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推进,各级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民政部门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在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推进落实中,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综合保障作用。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形成了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二是强化制度保障。省里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工作规程、保密规定、质量管理、经费管理等10多个制度文件,提出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操作规范。各地结合实际细化分解,有效保障了普查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实施。三是强化物质保障。省里下拨专项补助经费1.06亿元,市县列支6387万元,为普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统一采购普查建库系统和保密专用软件,配发0.5米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整合利用原有数据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率。
坚持质量优先,突出“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抓素质提升。省里编发普查教材10余部,举办全省培训班21期,各地培训普查人员3万人次。建立交流学习平台,宣传政策、答疑释惑,提高普查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地名理论研究,以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提升普查质量。二是着力抓质量控制。建立统一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工作规程、质量标准,全员签订《质量责任书》,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加强咨询论证,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省里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质量监理和成果验收,确保数据质量。三是着力抓督导落实。实行任务清单和台账管理,省普查办每季度进行调度通报,定期召开分析会,对进展缓慢的市进行约谈,加快工作进程。加强实地检查,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注重成果转化,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坚持“边普查、边应用”,积极推进成果转化。省里两次开展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集中对1545条地名作了标准化处理,并在日照试点制定建筑物和居民区名称规范。大力推进普查档案规范化、数字化建设,省财政投入660万元完善咨询电话、触摸屏等服务设施。高质量完成国家标准地名词典和地名志编纂任务,有序推进省市县地名图录典志编纂,为社会提供标准地名信息服务。二是与地名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制定“互联网+”行动方案,完成山东地名网改版升级,开发运行全省“区划地名公共服务系统”和“界线界桩管理平台”,在烟台、潍坊开展地名地址库创建示范试点,实现基础地名和界线界桩信息化管理。济南、青岛依托普查成果建立界线巡查APP,增强了管理服务效能。三是与地名文化建设相结合。省里将地名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资源;制定下发地名文化建设、地名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及方案,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标准,组织编制保护名录;举办“最美齐鲁乡村地名故事”征集评选,拍摄《古县神韵》《守望地名》等5部专题片。全省出版地名文化丛书100多部,拍摄影视片240多部。在国普办组织的地名故事等征集活动中,山东省获优秀组织奖。
近年来,重庆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地名管理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将地名普查作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国情调查工作高位推进,查清地名45.5万余条,全面优质高效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
大力度强化保障,夯实基础。一是抓组织保障。市、区县两级均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1000余次,组建地名专家委员会41个,抽调、聘用普查人员1.2万余名,配备技术人员120余人,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二是抓财力保障。市、区县累计配套专项资金9700余万元,购置GPS、计算机等各类专用设备1000余套,配备办公室、保密室90余间,确保了有专款办事、有专场做事。三是抓氛围营造。建立动态月报、联络员制度,编印简报1500余期。开通微博微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开展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让地名故事、地名知识、地名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多举措凸显亮点,提升质量。一是完善机制。强化源头管控,制定文化挖掘、质量把控、自查验收、档案管理、数据保密等11项工作制度,采取现场督查、交叉检查、通报约谈等形式,促进度、抓责任、保质量。特别是率先开展普查数据脱密,确保了数据使用安全。二是严控审核。强化自查评审,建立自下而上、三审三校的评审管控体系,聘请熟悉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专家学者、乡贤开展复审,累计审查、修正地名5万余条。强化第三方监督,聘请监理机构对质量、安全、验收实行全过程监督。创新制定“1+4+2”验收工作方案,围绕地名“音、形、意、位、类”,整改、补采地名19万余条。三是借力科技。采用机载测量系统、地面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便携式移动测量系统等先进科技手段开展作业,累计出动无人机800余架次,使用移动测量采集车5000余次,采集全景影像1.2万余条。
全方位促进管理,推进应用。一是推进地名服务“标准化”。编纂出版《重庆市历史地名图集》《标准地名词典·重庆卷》《标准地名志·重庆卷》,为公众提供基础地名工具书。二是推进地名服务“信息化”。建成全市地名政务服务平台、区划地名数据库、地名管理预审系统、区划地名网,建设地名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提供地名信息服务200余万次。三是推进地名服务“便民化”。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设置地名标志1.1万余块,逐步构建城乡一体、衔接有序的地名标志服务体系。围绕服务“全渝通办”,开发触摸屏、移动客户端、微信小程序,推进地名导向、生活购物等即时应用。
高标准打造品牌,提升城市品质。一是打造“地名+人文城市”。出台《重庆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编写《主城区历史文化地名录》《主城区消失地名录》,收录历史文化地名、消失地名1900余条。二是打造“地名+文明城市”。修订《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编制《主城九区地名总体规划》《重庆市地名规划编制导则》《重庆市地名专名与通名使用规范》,指导编制新区建设、片区地名规划11项。开展不规范地名专项治理,处理非标准地名1800余条。三是打造“地名+美丽城市”。摄制15集大型地名文化宣传片,开展“寻找巴渝最美地名故事”评选活动,创作《千年磁器口》《白帝城》《呼归石》等微视频、微电影,打造52处边界地名文化墙、碑、公园长廊和标志物,编纂《重庆地名杂谈》《南川地名风光画册》等地名文化丛书,彰显重庆文化多元之美、历史厚重之美、自然风光之美、民俗风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