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希新
“做研究型班主任”是当下很多班主任追求的专业成长目标,科研能力也成为学校评价班主任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然而,班主任所做的研究有什么特殊性?班主任应该做什么样的研究?班主任所做的实践研究与大学教师所做的学理研究有何差异?论文和专著可否作为评判班主任研究能力的唯一指标?
事实上,这些根本性问题并未得到足够关注和有效解决。不厘清认识上的问题,不明确班主任的研究定位,一味笼统强调“做研究型班主任”,势必导致班主任研究的僭越,形成“唯论文论”“唯专著论”的认识误区。因此,班主任有必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研究特质,找到适合自身,且有别于一般学理研究的个性化研究路径。
班主任的研究范式和特征与班主任的学习特点密不可分。班主任的学习通常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经验基础上。班主任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班级管理和育人经验,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都要倚重这些经验。同时,班主任的学习与实践问题的解决也紧密相关,在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也就完成了特殊的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
班主任的学习特点决定了班主任的研究无法脱离自身的实践经验,必须把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目标,在总结经验、梳理经验中实现对经验的超越。班主任可以在解决工作中重难点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
班主任要把案例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班主任将实践中积累的各种经验以教育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认真梳理这些教育故事,并对故事中的教育对策进行深刻反思和理论分析,形成“案例故事+反思与分析”的案例式研究范式。班主任在撰写和分析这些案例的过程中,不仅总结了经验、提升了认识、发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借助这些案例分析更利于发现案例和经验背后的规律。
班主任还要把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作为重要研究目标,把理论学习和班级管理问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班主任在实践观察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线索,并把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研究方向。在“实践——反思——再實践——提升”的循环往复探究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打破常规,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班主任更要注重思维成果的提炼、整理和物化。班主任丰富的教育经验是其研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班主任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就难免流于杂乱和肤浅。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经历过的教育故事记录下来,及时整理成自己的教育反思。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这样精辟的论述:“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意思是意念中的东西很灵动,变成严谨的文字表达显得艰难。正是这样的言语物化过程,大大提高了人的表达能力和自主建构能力。
优秀班主任是植根实践沃土,汲取实践给养的研究者,因其理论素养和反思意识的提升,他们的观察和研究视域不仅仅囿于眼前零散的问题表象。这种能承前启后、贯通理论和实践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研究的专注和情怀,让班主任不仅成为个性化的研究者,更成长为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