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2019-06-25 01:52程红荣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对策

程红荣

摘 要: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学习,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着课堂教学。本文将着重探讨分析出现中职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原因;对策

怎样才能解决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普遍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中职生课堂行为问题的预防、调控及矫正策略进行初步探讨,着重探讨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及分类

1.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我国学者陈时见认为,“课堂行为问题是指学生或教师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地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因此课堂问题行为可理解为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

2.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一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型问题行为,即攻击型;一类是内向型问题行为,即退缩型。外向型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顶撞老师,破坏班规校纪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内向型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等注意分散行为;害怕提问、沉默寡言、孤僻离群等退缩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等。

二、课堂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

1.教师教育教学方面。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对于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的创设和维持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本人的教学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式方法不当;对教学不负责任;讽刺和训斥学生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2.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本身的身心原因引起的。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决定了他们的自控力较差,注意力维持较短。而且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门槛逐渐降低,导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基础差,跟不上学习进度,听不懂课堂讲授内容,自然违反纪律的机率就更大。

3.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人格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在缺损、破裂、关系冷漠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常表现为自制力差,极易冲动、迁怒于人,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我在课堂中布置《我的母亲》这一作文时,有的学生不写,问其原因时,说父母离婚,从小就没有见过母亲,还有的学生写成《我的奶奶》,说在他看来,奶奶就是母亲。中职学校中,单亲、离异家庭及留守儿童的比重更高。

4.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学校教育管理环境有关。学风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与学校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校风、班风、学校管理方式等非物化环境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行为感染作用。经验表明,凡是差生聚集处,由于互动效应的作用,课堂问题行为一定多。

5.社会教育环境方面。社会大环境有很多教育所难以控制的因素,电视、网络、歌厅等都对青少年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产生课堂问题行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

1.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中职学生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假如教师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那么学生也会推己及人地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尊重教师以及课堂,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达到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弱,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备课时更要注意备學生,而不是只备教材。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很紧凑、讲课有感染力;老师讲课规范、声音好听、学生喜欢;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场景和环节来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老师经常举例子教育学生,而不是单纯的说一些道理,这些都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3.提升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教师在进行管理课堂,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尤其要关心“后进生”。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强化和惩罚(也叫负强化)进行课堂行为管理。例如站办公室、放学留校、公开批评、给低分、罚站、威胁等是教师常用的惩罚手段。而教师在课堂行为管理中常用的强化手段不外乎有:口头表扬、微笑、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给高分、给学生发奖品、奖章、奖金等。恰当地使用强化和惩罚,可以达到对课堂行为进行有效管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之目的。

4.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师可以采取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影响的方式,避免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5.适当进行心理辅导。对那些经常有违纪行为的学生,教师有必要抽时间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师生间情感的交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信任、鼓励、以诚相待。

6.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情况的,教师通过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就可以发现或者掌握孩子最近一段时期的动态,进而更好地去引导学生,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监督与关怀无处不在,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戴维.课堂管理技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

[2]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