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林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开放共享”。大数据与教育的有效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必然选择。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有着各种信息数据产生。那么,如何把这些零散的数据使用起来,建立校园管理大数据呢?笔者在教师资料收集、家庭作业及后勤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 教师资料收集
传统的资料收集程序是教师定期把相关的证件复印或扫描送到负责人处,利用Excel汇总。该操作方式有很多不足,如负责人汇总统计耗时较长,其他部门查询信息比较麻烦等。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斷发展,负责人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审批功能打造的“教师资料功能”模块来收集资料。具体操作为:首先通过平台审批功能进行数据表单设置,建立符合学校的数据采集表单,教师通过网络将相关的资料按照要求提交,审核通过后,负责人就会收到教师提交过来的资料。通过上述操作,可以达到如下效果:①随时登记和审核,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②通过分类查询,能够快速地统计出资料数量,方便了学校进行大数据汇总和分析。
● 大数据下的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学校日常教学中一个基础的环节,传统的布置方法存在以下弊端:①往往会有部分孩子没有及时记录作业。②教学主管部门、备课组长、班主任如果想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只能通过询问学生或教师本人才能知晓;③班主任不能很好地了解每个班级、每门学科的作业整体情况。
针对这些痛点,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日志功能打造了“家庭作业”模块。教师布置完作业后,可登录平台查看“家庭作业”模块,了解作业完成情况,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合理监督。同时,教师通过查看功能,可以系统查看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布置的家庭作业,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大数据支持。
● 大数据下的后勤管理
在学校的后勤管理中,最常遇到的就是设备的维修,如果设备出现了问题,教师常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进行上报,负责人登记处理。这样的方式往往会出现报修信息漏掉、没有现场照片、表单不能自定义、不能自动分类到人、校长和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动态了解维修情况等问题。如今,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大数据平台的“设备报修”模块,能够方便地进行信息上报、处理、分析、汇总。教师借助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提交报修申请,不仅可以提交文字还可以提交现场照片,并通过设置不同的设备分类,实现分配到人。例如,学校可以根据设备统计需要和人员安排的实际情况,设置电脑网络、广播音响、投影仪展台、课桌椅、门窗锁、水电和其他七个类别,通过设置不同的审批人,实现教师选择报修设备的类别,进而报修信息就会自动发送到指定人员,专人处理。通过抄送设置,后勤负责人也会实时收到报修情况,了解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