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减法思维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研究

2019-06-25 02:33杨小青张哲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杨小青 张哲

摘 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工作已经能够较好的融入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背景开展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本文对图书馆服務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足,提出图书馆服务工作要重视“互联网+”减法思维,以科学的方法利用减法思维优化工作,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减法思维;图书馆服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9-0024-02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网络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以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服务给更多行业创新了新的发展路径。“互联网+”是当前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最终目的都是利用互联网创造行业新竞争力与发展点,进行行业创新。但“互联网+”模式真的是一味的以增加互联网形式进行工作创新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互联网+”发展模式下,应学会合理使用减法思维,对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删减,达到互联网的有效融合。

1 图书馆服务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现状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工作需要以较大的人力进行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等,花费许多人力成本的同时也很难达到有效的管理,这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限制。但在当前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已经不断融入,例如,以互联网思维创造的在线查阅免去大部分人工定位查阅书籍、引导式寻找书籍等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工作量;以互联网思维形成的在线借阅、在线还书功能等给图书馆服务工作者的借书、还书手续办理工作得到了放松,也减少了许多借阅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可以说,互联网给图书馆服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工作逐渐由传统化变得现代化,能够接受更多现代化的产品,并融合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拓展了图书馆的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新产品与新技术在推广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智能化、网络化产品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图书馆在开放性上较大,读者不再局限于学生,不同年龄层的人都会进入图书馆,这就使得一些网络技术与科技产品难以被除青年人外的人群认可。更多时候,对于网络技术与产品不了解的人群依旧会咨询图书馆服务人员来完成图书的借阅。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与产品被图书馆服务工作所应用,但实际上并没有正确理解“互联网+”的减法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服务人员的所有工作内容与工作量都没有得到减轻,智能化的互联网产品也逐渐成为摆设难以发挥实际作用。这是由于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对于“互联网+”思维认识不清导致的,没能够在减法思维下对原有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删减与融合,而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产品单独对立,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服务,反而不利于发挥“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效果。

2 “互联网+”减法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

图书馆服务工作在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得到了创新性发展。能够融合现代化科技产品,与互联网技术进行产品的综合使用,减轻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压力。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以下就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结合互联网思维的工作内容进行阐述,并针对不足提出了减法思维下的优化措施。

2.1 减法思维下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

随着社会快速变化,图书馆工作也进入了转型期。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将逐渐改变传统的人工模式,以现代化发展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与转型。互联网模式给这种转型带来新的机遇,但在这种转型思路下,图书馆服务工作是否真正有效结合了互联网+思维还有待商榷。

首先,“互联网+”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是否得到了图书馆服务对象的认可,是否能够被服务对象接受并广泛使用。当前在图书馆智能化图书工具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智能查阅工具查阅流程繁琐、查阅权限低等,这造成了许多对网络工具使用流程不熟悉的人产生厌烦感,甚至不愿意再使用互联网工具进行图书信息的查找,一味依靠图书馆服务人员的人工引导。这实际上对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没有起到较好的作用,也反映出了在互联网思维下,由于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工具难以有效融合图书馆服务环境而造成图书馆服务工作量增大的情况。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种问题,需要重视“互联网+”模式下的减法思维,在图书馆服务中对业务流程、内容、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传统服务与现代化服务的有效重合。可以以人工引导使用互联网设备与技术进行图书信息的查阅,提高互联网工具使用率的同时加强互联网与人工服务的有效结合。也可以通过与图书、信息、知识、数据相关生态链上下游机构、元素的协作与合作,实现服务功能的延伸与创新,从而实现内外部协调统一,形成具有创新式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达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有效转型。

其次,互联网工具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图书馆中能够使用图书工具进行在线查阅书籍,但在图书馆外便难以享受这样的服务,这实际上造成了图书馆转型的一大问题,难以有效结合现代化的发展进行创新式的图书馆转型。在“互联网+”模式下,需要重视减法思维能够带来的图书馆转型路径。除了在图书馆内部可以使用互联网图书工具,在图书馆外也应该做好能够合理利用互联网模式下的图书馆工具进行图书查阅的在线网络工具,达到图书馆服务走出图书馆的目的,实现图书馆的转型。在减法思维下,在线图书查阅工具应不局限于图书馆中,否则图书馆的转型将难以达到实际效果。一方面,当前的图书信息受众人群大多都能够通过手机查阅书籍,若是图书工具仅能在图书馆中使用,那么许多人会产生一定的抗拒感,因此在图书工具的创新上,应更加重视在线图书工具的设计与制造,通过在线查阅的方式,不仅能够减少时间的浪费,还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图书馆书籍信息,对于一些网络上需要收费的书籍能够在图书馆中快速找到,解决经济效益问题的同时还能够做好图书馆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互联网设备与技术若是无法走出图书馆,那么其能够起到的作用仅在图书馆内部,针对的群体也是进入图书馆的人群,而人们出于对反复确认、引导的重视,将更加依赖图书馆服务工作者,对于互联网设备与技术的重视不会得到较多的提高,难以实现图书馆的转型与升级,互联网工具也成为了图书馆发展中的“鸡肋”。所以需要重视减法思维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对于这种两重性工作有效结合,将人工服务与互联网服务进行结合,让更多人以智能化图书馆思维进行图书信息的查阅,而不是查阅人群的分级。因此,需要做好互联网工具的不断创新与推广,减少查阅流程的繁琐性,实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型。

2.2 减法思维下图书馆服务的重构与整合

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也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实际效果,“互联网+”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更应该得到的是服务效率的提升、服务工作量的减少。而当前得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工作量难以得到下降,这是由于减法思维的应用不足导致的,许多服务工作与互联网技术难以融合,造成两极分化。因此需要以减法思维对图书馆服务进行重构,并与互联网技术、思维进行有效整合,使图书馆服务更加清晰明了。

首先,图书馆服务模式需要重构。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图书资源的分类、等级、保存与收集,或是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引导等。但在“互联网+”减法思维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需要进行重构,在图书信息、数据、知识与行为主体上实现完全交互,以开放性、多源性、共享性作为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打破人们对于图书馆的原有印象,让图书馆发展更加现代化。

其次,图书馆服务主体需要重构。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体大多是学校学生,但在当前多元化社会体系中,图书馆的服务主体也应能够实现多元化,服务资源应更加具有价值。“互联网+”环境给图书信息的传递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能够使得更多人群接触到图书信息,图书馆在这种作用下也能够较好的实现转型,其不再作为唯一的信息服务机构,能够将图书信息传输给更多的主体,达到服务效果的网络化。并且在“互联网+”模式下,图书信息的传播范围较广,图书馆服务人员与图书使用对象间可以实现互联网模式的互动,减少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更好的实现了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最大化,使得图书服务对象成为信息的获取者与受益者,改变了图书管理服务工作单一的局面,真正实现减法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转型。

3 结语

“互联网+”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相较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工作而言确实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反观当前社会环境与社会背景,可以认识到的是,图书馆服务工作还存在許多的不足,究其原因,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互联网+”背景带来的更多是独立化的技术与设备,其功能性没能够有效的与图书馆服务工作结合,传统的人工服务依旧占据较大的比例,这造成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型迟迟难以达到效果。因此,需要正确认识“互联网+”模式下的减法思维,以减法思维创新图书馆服务工作,形成互联网与服务工作的有效结合,减轻图书馆服务工作压力,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筱蕾.“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3):133-134.

[2] 张革联.“互联网+”减法思维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与重构[J].图书与情报,2016(02):84-86.

[3] 李云霞,李文玲,温普玲.基于数字时代背景的图书馆服务工作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58-59.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