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霞
摘 要: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格的完善和人伦的幸福,所以人是我们文化的核心。我国古代艺术也是由人类自身的力量创造,文章探究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人本精神的成因,并表述了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
关键词:人本精神;文学艺术;以人喻文
古代文学艺术来源于人类的创造,最初是用于祭祀的,这些艺术品中可以体现出先民的生活,比如,仰韶文化中陶器上绘制的图案,其中的图腾、生殖崇拜、祈祷狩猎都是当时人们生活实际的诉求;在后来的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出现的猪形和狗形陶鬶,这些都是对先民畜牧生产的表现。这些先民的生活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促进文学艺术形成人本精神。
一、人本精神成为古代文学艺术底蕴的原因
(一)文学艺术源于先民的生产生活
现今有记录的古代最早的歌谣就是劳动人民的口号或者是对劳动者的真实写照,最短的诗歌只有8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通过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在写制弓打猎的过程。再比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也是记录劳动人民劳作场景的诗歌。这些都是经过一些早期文字记载或者是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在古典诗歌的汇总中,我国目前最早的诗歌总集就是《诗经》,这里面记录了人民劳动、国家祭祀和宴饮的歌等,共305首。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都与古代人民的生活劳作息息相关,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是当时社会的再现,这就在传统的文化中无形渗透了的人本理念。同时在夏商两代出土的青铜器可以看出上面的纹饰,在逐渐变化,从饕餮图到几何纹在风格出现了巨大的转变,汉代墓葬壁画多是神话,唐代多是宴饮和躬耕,通过这种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神话色彩逐渐变淡,人民的劳动生活逐渐成为了主流,人本精神逐渐成为了价值取向的核心。因此从我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而言,人本精神是其最高的艺术标准。
(二)人本精神是古代教化传统的核心
古代教化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误解为泯灭人性,扼杀自由,但是我们深入探究古代教化会发现,就文学艺术来讲,其更重视人文,更坚持以人文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六经”是主要的教材,他们都与文艺有关,其中《诗》和《乐》就是文艺范畴中的,孔子注重道德人伦,在教育中加入《诗》和《乐》就是为了提高弟子的人品的修养。《礼记·经解》之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是孔子的话,通过这句话就可以得出,孔子眼中诗歌与音乐的主要功能是教化而不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娱乐,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诗歌与音乐是培养道德修养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孔子还认为有很多优美的诗歌和音乐能展示出和谐的社会文明,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闻斯乐时想到的是崇高的政治理想,这其中展示的既有对美妙音乐的欣赏又有思想提升。孔子在晚年用大量的时间整理诗乐,就是重视诗乐的教化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将文学视为教化世人的工具,当时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思想也是在通过文学手段实现教化功能。“文以载道”是当时重要的思想传递手段,并且在后来成为了文学的基本准则,后来,各个时代的文人或者是政治家都会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像《过秦论》《三都赋》《马说》等都有一定教育意义,同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种思想对古代文学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并且一直延续到现代,文学艺术的教化作用,也因此而深化,而其核心的价值观念正是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人本精神的表现
对古代文学进行系统分析会发现,文学作品就是围绕人来展开,这突出表现了古代文学中的人本精神。
(一)“以人喻文”
“以人喻文”是古代文论家在品析古代文学作品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这种表述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成熟,后来逐渐延续到后代,一直是很受欢迎的评述方式。比如在著名的文学评论著作《文心雕龙》中,“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肤肌,宫商为声气”,刘勰将文本比喻为人,而人是一个整体,由精神、骨髓、肌肤和声音构成,缺一不可。同时生活在六朝时期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中也表明,文章要“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这都是典型的以人的生命体态来比喻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文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文学的“人本精神”。自此之后,在历史的发展中,众多的文学家都在用“人”喻“文”,类似的论述层出不穷。像唐代的徐寅《雅道机要》、宋代吴沆《环溪诗话》、明代胡应麟《诗薮》、清代归庄《玉山诗集序》等,都有用人体特征来表达文章写作要求的语句,并且这其中流露出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在今天的文学作品创造当中依然适用。这种“以人喻文”的现象不是一种文学评论的偶然,而是一种深刻的思想精神的體现,贯彻古今。
在古代的文学评论家看来,文学作品中应该蕴藏着人的思想精神和生命活力,同时他们还要求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人的生命体征,也就是作品内容要体现人本精神,作品形式要具有人本特征。拿我们最熟悉常见的古代文学形式“诗”来说。元代杨维桢《赵氏诗录序》中有品诗如同品人的观点:“评诗之品无异人品也。人有面目骨体,有情性神气,诗之丑好高下亦然。”诗与人一样都有面目骨体和神气,并且是缺一不可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学作家的艺术结晶,充满了生命活力,有人的生命精神特点和生命体貌特征。由此可见,人本精神是“以人喻文”的精神支撑。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作品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作品创作的基础,在我国古代作品中表述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文质彬彬”,实际针对的是做人而言的,孔子说的“文质彬彬,而后君子”,从本义上理解,文质和谐是君子风范,孔子所体现的做人道理,从本质上看与成文的原理是一致的,呈现的是文学作品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观点对后来的很多文论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喜欢在文学作品评论中“以人为喻”。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和皎然的《诗式·取境》中多有相关的论述。比如:“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这句话表明“铅黛”是修饰用的,人的美并不在于修饰之物而是在于优雅的“淑姿”,也就是说华丽的辞藻必须要以性情为本,才能够体现其价值。皎然也有人应该美德和容貌兼修,诗应该文质兼善,作诗和做人的道理是相吻合的思想。在二者之后,宋代柳开也认为人和文应该是一体,他在《上大名府王祜学士第三书》中说到,“女恶容之厚于德,不恶德之厚于容也。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也。”袁宏道在论述文质的重要性时,也是从人论述到文章,并以人为参照对文质进行论述。比如他说“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这里强调的质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作文的根本。这样的观点和想法在古代层出不穷,有很多的文论家曾经在自己的论述当中表达出这样的观点,这种以人之德容关系论述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使古代的文学作品有了浓厚的人本精神特征。
(三)作品内容具体要求体现人本精神
文学作品的创作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示一定的内容,所以内容和形式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基本要素。文学作品在创作内容方面是直接体现人本精神的,古代文论家提出作品内容要展示出“质”“志”“情”“意”“理”“义”等,这些内容都是人本精神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要体现人本精神。“物”和“事”的描写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两个基本创作方向,而在我们看到的作品中多数也是通过对“事”和“物”的描写来体现“人”的精神,比如对松、竹、梅的赞咏诗歌,看似是在赞颂花木实际是来咏叹人的情怀,比如《马说》看似在说千里马实际是在指人才,这都是创作中人本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刘松来,杨群.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5):147-153.
[2]康震.弘扬传统,创新话语,贡献智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J].文学评论,2016(6):5-13.
[3]郭鹏.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内在作用机制及相关理论表征[J].文史哲,2016(5):102-114,167.
[4]龙剑梅.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策略——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0(4):56-59.
[5]姜克滨.论强制阐释与审美化本体阐释——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反思[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91-97.
[6]张俊芳.试论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的古典源流及其人本精神[J].世界历史,2004(4):110-118.
[7]纪琳.古希腊神话的人本精神及对西方文化的影响[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8-50.
作者单位:
山西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