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紫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在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下不断拓展其业务范围,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民生的保障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其对产品质量控制监管重视度的不断加强,中小型企业在完善和认证自身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困境;对策
随着我国中小型企业实施质量认证体系的激情不断高涨,其对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重视度不断增强。而在企业采取相关举措实施质量认证体系的实际过程中,产品取证的困难、取证后保持原始凭证的困难等都在极大程度上困扰着中小型企业,给中小型企业质量认证体系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带来较多的阻碍。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状对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的影响出发,在探讨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误区及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工作顺利开展的相关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我国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顺利实行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系统完善、健全透明的管理方式对成功领导和运行企业组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管理体系的贯彻执行和持续改进对企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建立对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强顾客满意度等作用良多。目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指企业在经过专业认证机构对其生产过程及产品的检查和确认后,给企业颁布相应的证书或以注册方式证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所在行业标准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尽管企业在自愿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初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服务的增多,我国中小型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进一步增强,而经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过组织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区域民生的保障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误区与困境
(一)质量管理与实际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
纵观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工作的开展可知,我国部分中小型企业存在质量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工作脱节的情况,质量监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未按照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相关规定去执行,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仍旧采用企业原有传统模式,使相关质量手册和制度文件等形同虚设,长此以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规范就不能和实际管理工作融为一体,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水平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二)咨询、认证机构选择不慎重
众所周知,我国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制度推行较晚,在专业认证机构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题,而为满足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迫切性需求发展起来的咨询认证机构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而企业管理人员为求迅速,很容易在选择质量管理认证机构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部分企业还存在为节省咨询费用和认证费用而聘请专业技能不高的私人或其它机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的咨询工作,这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内部良好质量管理氛围的形成,从而延长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时间,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咨询费用。
三、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新的理念,引入新管理模式
企业组织在衡量其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后选择了质量管理体系,就某种程度而言,企业在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规范建立本企业组织机构和相关管理制度后便应该选择质量管理体系所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管理机制,重组企业原有的传统工艺流程,进一步合理分配企业的内在资源,从而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制度规范执行到底,为企业质量监管水平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工作
企业标准化工作体系的建立是企业科学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因此,选择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企业更应该加强本企业系统完善、科学合理标准管理体系的建立,以此規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三)加强内审督促、检查与监督
在强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重视度和关注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准则与条例,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企业内部的督促、检查和监督工作。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强化企业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文件和质量手册等的执行情况,及时快速地发展企业质量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科学高效的纠偏措施及时改善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的情形,从而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完善的整个循环机制,为保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成效的最大化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跟进循环步骤,结合ISO9001标准,进行PDCA循环
为最大程度上促进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可在切实了解本企业实际工业生产情况和质量监管体系等的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根据实际监管情况开展工作跟进相应循环步骤,同时,企业还应在结合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符合本企业实际工业生产情况和生产运营情形的质量监管体系,尽可能地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推进。在此过程中,PDCA循环主要指策划、行动、审查和总结改进等重要步骤。首先,中小型企业在准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时,应积极进行相关筹划工作,在对企业具体行动方案等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配备相关资源,尽可能地建立起符合本企业生产情况和质量管理标准的可测量指标。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就策划方案的实际实施过程所反馈的相关信息做出一定的方案优化和调整。其次,中小型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对策划方案等进行分解,利用规范科学的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强化企业实际实施能力。再者,企业应在考虑其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和工资产品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具体的行动制定更准确的监督测量方法,在呼应策划方案和企业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强化对企业生产的控制。同时,企业还应在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客观评价策划方案实施结果和企业质量管理指标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等。最后,针对审查后仍旧科学高效的企业生产方式,中小型企业应进一步巩固相关解决方案和解决成果,借助制定新规范新标准等科学方式强化和保护相关成果。而针对审查后不够科学高效的企业生产方式,中小型企业应进一步查找其潜在影响因素,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影响因素做出更科学合理的改变以重新开始其它企业生产行动及管理活动。
(五)有效实施认证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有效管理日常事务和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针,在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并进一步实施相关细则的过程中,企业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首先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文件性。书面的认证工作文件能全面完善地概括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和资源配置等,使企业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制可依,有例可循,为企业员工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是科学应用统计数据。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加强企业对质量体系认证形成规律的深入了解,为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打下了基础。最后是质量认证工作的记录。完善系统的质量认证记录工作不仅有助于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更是企業对消费者疑虑的最好解释。
(六)慎重选择咨询与认证机构
通常情况下,企业质量管理认证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有专业咨询公司的参与以加强其工作效率,而咨询公司选择的正确与否在极大程度上直接关系着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开展。因此,企业在选择所需咨询公司时,应加强对咨询公司规模、专业技能和员工专业素养等的考察和分析,尽可能地选择能有效展开沟通交流的咨询公司及服务人员,为企业认证工作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及时解决做铺垫。
四、结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外来优秀企业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的不良冲击力较强,给中小型企业在进一步扩大甚至是保持原有市场占有份额方面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让企业面临着更为白炽化的市场竞争、优秀人才竞争和资源竞争,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顺利完成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消费者对中小型企业产品质量良好与合格的信心,为企业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一定基础。可以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起点,是证明中小型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打消消费者疑虑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在深入考虑本企业质量管理认证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科学高效的措施以最大程度上改变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困境,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明山.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困境与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3):78-81.
[2]范傥.中小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管理,2012(3):82-84.
[3]杜斌.关于企业认证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3):106-108.
[4]吴新敏,李开鹏.浅析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认识和操作方面的常见误区[J].认证与电磁兼容卷,2005(1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