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勘集团”)前身为原国家建工部综合勘察院华东分院,成立于1958年,历经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以岩土工程为特色、多专业协同发展、为国家基本建设和城市运营管理提供集成技术与特色服务的科技型工程咨询公司,在上海乃至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被誉为上海城市建设的“地下尖兵”。
多年来,上勘集团积极倡导以“规避风险、节约资源、共创和谐”为核心的“绿色岩土”创意理念,努力实践“践行绿色岩土、共创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为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优质技术服务,为城市环境和利益相关方节约资源,为工程建设和投资人规避风险,做“绿色发展”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现了企业持续发展。
公司相继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型优秀企业”、“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上海市质量标兵企业”、“上海市优秀高新企业”和“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等荣誉。
上勘集团于1998年首次通过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0年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2008年通过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自1998年首次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来,公司共经历了六次再认证审核,2018年按照GB/T19001-2016要求,将组织环境、战略管理、风险机遇、知识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要求融入管理体系。
2017年,公司提出“追求卓越、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申请参加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分级认证试点,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经过半年多的筹划和改进,2018年8月顺利获得了AAA级认证证书。
分级认证为公司质量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新内涵、提供了新动力,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有益做法作为标准,有利于凝聚共识,将全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提升企业管理上来,在公司内部营造关心质量、学习业务、改进管理的文化氛围。
第二,以开放的姿态与业内先进企业开展广泛的学习交流,有利于推动自我审视,看到差距,揭示管理上被长期忽视的薄弱环节,促使各级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岗位职责,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绩效。
第三,以“大质量”系统思维开展质量管理,有利于推动公司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各管理子系统、管理过程的相互关系,促进变革,优化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配置,促进管理协同。
分级认证从提出申请到现场审核,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上勘集团重点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将质量升级版分级认证列入公司年度重点工作,成立由公司主要领导为责任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质量升级版工作小组,并落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具体事务;安排专人参加分级认证标准的编制、研讨和培训,领会标准要义;专程组队前往业内先进企业找差距,对照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全面启动分级认证试点工作。
第二,对照标准、改进提高。建立和完善战略实施评估、风险管控、知识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文档管理等各个方面近百项管理制度和文件;以当年度三体系内审为抓手,结合升级版标准,开展“1+1”内审和管理评审,全面把脉管理现状,按照发现问题的性质,分别开具不符合项、指出问题项、提出建议项,通过纠正和制定改进措施,全面贯彻分级认证要求。
第三,宣贯实施、自评迎审。前后分两次组织基层公司和职能部门,对照分级认证标准进行全面的自测评分,由主要责任人听取各部门汇报、检查落实情况、布置下阶段任务;编制专题宣传资料,通过信息化手段,面向全员进行宣贯,营造迎接分级认证的良好氛围。
分级认证拓展了质量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但促进了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绩效和财务管理,并且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了新的成效:
战略管理方面。对照分级认证要求,对公司五年战略发展规划及其配套子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进一步清晰勾画了战略实施路径,提出了坚持科技引领,在超高层建筑、轨道交通、既建改造、环境岩土和工程信息化五大业务领域谋求持续发展的思路。
风险管理方面。结合公司内外部环境,辨识形成了包含法律、战略、人力资源、市场经营、财务、信息化、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等八大类共18项重要风险清单,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加以管控。
知识管理方面。制定了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知识在公司业务过程中如何创造、收集、整理、储存、传播和利用,并制定措施加强知识产权和信息化安全工作,通过与信息化相结合,开创了知识管理的新局面。
流程优化方面。以适宜性、有效性为原则,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再次优化各项管理流程,在公司内网平台建立了11大类71项工作流程,内容涵盖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办公管理、质量管理、客户管理、科研管理和资产管理等。
未来,上勘集团将坚持战略引领,通过创新驱动,提升技术能级和管理水平,关注过程、关注绩效,通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不断发力,持续推动企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可期,更待行业的共同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