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基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好奇心重,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学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科学性、系统性、政策性很强的管理活动过程,也是对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智慧的一个综合考验。新时代的要求不同于以往的小学管理工作模式,旧的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以往的僵硬、教条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及时改变。因此本文以对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寻目前小学管理工作现行的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出提高管理水平的对策,着力于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小学管理;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得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同时也对管理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的重要目标是分析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管理活动,全面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知识,共同建设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们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切实加强校园管理工作的安全保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知识,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确保孩子能够健康、顺利地学习和成长。学校的安全教育需要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教育。
1 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心存侥幸心理,安全教育意识薄弱
普遍教师(以我们学校为例),尤其是非班主任教师对于学生的校内活动安全是十分不重视的,简直可以用漠视来形容也不为过,特别是体育课或者是体育活动课,以放羊式的课堂管理学生,学生出现安全问题是迟早的事情,也有的教师在课间通道或走廊发现学生有打闹、追逐的现象,教师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小学生的天性,不应该破坏他们的“兴致”等等。很明显这是教师的心存侥幸心理是导致校园事故的原因之一,这明显是教师的安全意识淡薄的体现,这是非常危险的,同时小学生也欠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长此以往很多的溺水事故、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等由此而引发。
1.2 资金投入不足,设施不规范,设施设备缺乏及时的维护与保养
以我们学校为例,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校舍建成已有20多年,由于历史的原因,刚建成的时候,学校的消防器材、消防设施设备既不规范,也不标准,特别是出现消防水管与正常的学校供水系统混合使用,加上学校的地势也比较高,水压尤其严重不足,假若出现校内的消防问题,后果将会十分严重,这显然是因为资金不足而导致设施设备不规范所致。
与此同时,我们学校的消防管网时间久远,也缺乏资金的维护,也是导致安全问题和隐患出现的根源之一。因为资金落实不到位,学校的设施设备(例如:电风扇、日光灯、篮球架、龙门架等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设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与保养,这也大大地缩短了器材的使用寿命,甚至为了学生的安全,只能把设施设备忍痛割爱,暂时停止使用,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1.3 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家校共育、共管
学校布置的安全教育工作,很多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时,还是以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模式传授给学生,也并不知道学生有没有认真的吸取和接受,学校往往只是以简单的考试制度测评学习结果,并没有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实践和体验,理解不到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学校、教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认知与交流,缺乏或缺少足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导致安全教育课堂单一枯燥,影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长此以往安全教育效率低下,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不利。久而久之对于学生对安全意识薄弱,更不懂得切实保护自己,从而造成了很多悲剧的发生。
2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小学管理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个人提出以下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教師们的安全教育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就提高教师们的安全意识,我们学校的做法主要是定期举行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结合不同季节学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项目进行整理分类,定期举行相关主题班(队)会,加强学生对安全的重视度,将安全意识渗透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定期结合事件案例进行分析,开展形象化的教学活动,定期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等。另外要在班级或学校的宣传栏、公共黑板、学校门口以及走廊等地设置安全标语,切实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面对危险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危险,促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时刻以警醒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时常谨记注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校园中将安全教育牢记于心。为了达到教育师生的目的,我通过活生生的案例讲解与剖析,进一步提升师生们对校园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发生在我校的一个个案,2013年4月11日傍晚因为学校需要进行合唱队训练,当训练结束后,小吴同学未有及时离校回家,而是偷偷地独自留在学校的课室内阅读及做作业,有意躲藏起来,以逃避值日老师的检查,而值日教师在清场时也没有及时发现她的存在,然后门卫保安在锁闸门的时候也没有及时检查课室是否还有学生留在学校课室内就把闸门锁死了,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小吴才意识到要回家,此时才发现闸门已经锁死了,因为其归家心切,结果自己选择顺着二楼水管往一楼滑下去,因为体力不支,结果导致其途中摔下一楼,致左脚踝关节开放性骨折(经诊断后评为八级伤残)的校园安全事故。
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教师的心灵与灵魂,更让我们的老师时刻清楚地记得安全无小事,也绝不能容许我们有半点侥幸心理的存在,必须警钟长鸣。
2.2 完善安全教育的基础设施,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学校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学校和老师也要定期检查学校各个角落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消除。为此我们会定时进行消防逃生疏散演练以达到增强同学们的消防意识的目的,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设施,确保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学会使用消防设备,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实践中我们会增加场景模拟实操训练,同时在固定区域安装监控设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同学们的安全,确保每个孩子的安全成长。
例如:校园火灾事件,假如发生在学校中,有人可能觉得并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在现实中的案例却告诉我们,假如一旦发生那将是致命的,许多人员在逃生时,往往会导致产生次生灾害,不是被烧死,而是被踩踏致死。因此需要教师们对校园中的消防器材进行必要的严格的常规性检查,为此如果消防器材过期的话,我们会及时进行更换,从而保证老师、学生的安全。对于寄宿的学生来说,学校就要进一步加强宿舍电器的监管,禁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的电器,全面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实践中,我们是这样要求和建议的,建议教师选择三位学生进行现场情景演绎,一人负责读情节,另外两人负责演绎,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触电危险?发生触电应怎么办?怎么防止触电事情发生?出了事打什么电话求救?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自救的方法,在紧急时刻用自己平时学习到知识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3 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提高家长参与度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比较脆弱,抗压与抗挫能力较低,其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也是学生容易产生安全问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会要求老师及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丰富安全教育的教学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开心快乐地成长。同时必须加强家长安全教育的参与度。小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和家人度过的,问题的源头往往产生于家庭。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解决问题的源头必需是从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着手,与学校社会之间形成三结合系统的教育机制,切实保障同学们安全,健康成长。
例如:我们学校常常会邀请家长们一起参与到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积极创设情景给家长与同学们观看视频短片,询问学生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呢?之后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演绎短片中的情景,出现一个陌生人(其他学生的爸爸扮演):我的宠物不小心走丢了,你能帮我找一找吗?接下来学生进行演绎,有的学生直接拒绝了陌生人的请求,但是也有的学生答应了陌生人的请求,最终被“陌生人”给骗走了,将真实的绑架儿童案例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通過大量的问卷调查发现有88%的家长并没有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或全教育不系统、不到位,还有30%的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就不强,因此需要学校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系列教育,促使家长认识到安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在故事或者游戏中融入更多的安全知识,结合实际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安全事件的诱因与应对的措施与策略,并给学生讲解事例说明事件的后果的严重性,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结论
小学安全管理的问题需要一步一步解决和完善,安全教育更需要形成家长、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积极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冠玉.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J].才智,2018(04).
[2] 庞志平.浅议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的安全教育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8(01).
[3] 李银霞.安全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J].小学教学参考,2017(0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金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