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邱群 张丽华 陈庚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脉CTA检查的护理体会。方法 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 观察组3~5级占比(90.00%)与对照组相比(66.67%)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检查成功率(96.67%、96.67%)与对照组相比(80.00%、76.67%)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行冠脉CTA检查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时,提升检查依从性、检查成功率,改善检测CTA成像质量,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冠心病;冠脉CTA检查;效果;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4(a)-0124-03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已对人们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有研究显示[1],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较多并发症,且更易发生冠心病,会使其病情加重。两种疾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一定程度上会使患者死亡率增加[2-3]。64排螺旋CT冠狀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已成为冠心病早期筛查及诊断影像学检查有效手段之一,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狭窄及管壁增厚等情况,具有分辨率高、操作方便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合理的护理方式是确保冠脉CTA检查的关键所在[4]。该研究采用综合护理,为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借鉴,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该院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在性别、年龄等基础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①资料健全者。②依从性较好者。③临床上确诊或怀疑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
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者。②严重心律不齐。③碘造影剂过敏者。④严重肾功能不全。⑤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者。
1.2 方法
1.2.1 检查设备与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128层螺旋 CT机及Medrad双筒高压注射器,18G静脉留置针,依据病人实际体重确定注射速度及造影剂用量,且依据计算出的速度注射造影剂及生理盐水各15~20 mL,并依据预实验所监测时间加上4 s确定扫描延时及扫描范围,再以相同流速注入生理盐水及对比剂各30~70 mL。
1.2.2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等,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1.2.3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患者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了解不足,采用一对一的讲解方法,护理人员采取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积极询问患者所想所忧并予以逐一耐心解答,与患者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向其及家属详细介绍检查方法及流程,同时告知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充分排解其焦虑、紧张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以轻松心情接受检查。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保证病室内整洁、干净,光线柔和,减少其心理压力,消除患者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感。③饮食护理:可适当饮食,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忌暴饮暴食,避免在检查中出现呕吐引起误吸窒息。④为获得更佳成像效果,应将患者心率控制在60~65次/min范围内,进而有助于提高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率;⑤为保障检查的最佳效果,应指导患者进行屏气呼吸训练,保证每次吸气幅度相同,且每次屏气约15 s;⑥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剂时会出现一过性灼热感,无需过度紧张,属正常反应,保持冷静状态,心率平稳即可。护理人员在扫描过程中通过观察窗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注射且果断采取相应措施;⑦为便于及时观察到患者检查结束后有无不适症状,护理人员应安排患者在候诊室等候0.5 h,无特殊情况时可将静脉留置针拔出。为保护肾脏,应嘱患者检查结束后多喝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CTA成像质量,等级评定标准[5]:1级:主干无法区别且无法用于诊断;2级:诊断受限且严重伪影,某1支主干全长模糊或不连续;3级:某1支主干一半以上存在中等伪影,模糊但可诊断;4级:仅主干一段轻微伪影,存在轻微模糊但诊断不受限情况;5级:图像质量好且无伪影为。3~5级图像重建能达到诊断要求。
②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及检查成功率,根据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进行评价。依从:完全配合冠脉CTA检查,顺利完成检查过程,完全配合各项护理措施;部分依从:对冠脉CTA检查稍有抵触,但仍能完成检查。不依从:拒绝配合检查及护理措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研究对象CTA成像质量
观察组3级~5级占比(90.00%)与对照组相比(66.67%)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象CTA成像质量2.2 比较研究对象依从性及检查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