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逻辑

2019-06-24 15:14马立志
当代经济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

马立志

摘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必须遵循科学的实践逻辑:坚持科学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经济质量;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刻把握新時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逻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9)06-0001-08

Abstract: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leading the Chinese economy to be stable and far-reaching,and must follow scientific practical logic:adhere t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deepen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econom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increase strateg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focus o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mplement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nnovat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impro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build a new pattern of comprehensive opening.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practical logic of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in the new er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modernized power.

Key words:new era;modern economic system;new development concept; rural revitalization

(责任编辑:张丽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正处于重要攻关期,经济运行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面临着稳中有变的形势。这是党和国家把握经济规律,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得出的科学判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经济建设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持续健康稳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又是当前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破解的现实课题。而要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则有赖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因此,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一、思想前提:坚持科学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

理念规定着行动。任何实践行为都必然是相应理念支配而生成的必然产物,主观能动性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着实践结果的性质。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主观无作为,实践必然无作为;相反,实践有作为,必然是主观作为的现实表征。也就是说,不仅要主观有作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贯彻这一思想观念。一言以蔽之,任何科学理念都必然是主观意识的智慧结晶,作为指引实践行为的理论形态,规定或决定着实践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念关乎目标方向。而只有科学理念才能指引实践迈向正确的方向,才能真正结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的果实。因此,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破解发展难题,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想前提和基础性工程。

发展观既决定发展道路,对未来发展定位产生久而弥深的影响。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有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是也存在着稳中有变的风险和挑战。在“稳中有变”的环境下,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确保经济建设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持续健康稳固,必须要坚决端正发展观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增长动力的转换。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稳中有变的条件下,更需要不断以创新为发展基点,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依靠市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全面激发市场、政府和个人的活力,充分发挥我国发展优势,以强化发展动力、提高各要素的高效集约利用和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健康稳固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第二,协调、突出和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其关键在于不断探寻经济发展的新平衡格局,以实现城乡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结构的持续改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追求的是产业结构合理、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均衡发展,旨在增强发展协调性的同时,又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有利于加快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绿色是推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它意味着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即经济趋势和路径的绿色发展。经济学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导致经济行为负外部性问题的重要因素。鉴于此,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当是具有绿色低碳循环特征的经济体系。因此,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资源全面节约,这样才能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四,开放是深刻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科学判断。习近平强调:“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所以,坚持开放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它旨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促进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既能取长补短,为我国经济发展拓展国际视野和国际空间,优化国际环境,又能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五,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致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和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和发展目标。共享是“好的政治”,更是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二、抓住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经济质量

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和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而这一转变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国供需结构性变化。中国主要矛盾地转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以稳定经济增长,逐步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第一,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品供给。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和引导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打造新模式,生产新产品,形成新业态。特别要“鼓励‘老字号企业积极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逐步推进基于技术、知识、信息以及创新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完善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生物技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动能的引领作用,构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增强优质新兴产品供给,实现产业结构变革。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延长产业链,鼓励不同产业积极加入全球价值链,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形成经济走廊,以此提高制造环节的精细化,促使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着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投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时以产业基金为载体,通过市场化和专业化手段,激励社会投资,提高资金利用率。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综合运用定向降准、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其的金融支持力度,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进一步促进简政、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红利落地,降低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成本,以增强其投资后劲。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际遇,加快扭转“脱实向虚”(或“避实向虚”)倾向,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着力破解产能过剩和降低企业杠杆率。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优势,促进双重资本合理流动,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建立健全有效供给的长效机制。深刻把握新常态下产能过剩新特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报告各项部署,全面深入贯彻《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加快过剩产能再开发。与此同时,以结构性稳杠杆为阶段性目标,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破除无效供给。健全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完善金融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对各项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高效投资,推动其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提高有效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引导企业债务重组和市场化兼并收购,切实做好去杠杆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及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有效推进市场化债转股。认真贯彻《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组织落实《关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以真正摒弃通过加杠杆实现高增长的做法。

第三,制定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对产业、企业以及要素等进行引导、鼓励、支持、协调、限制等干预行为。由此可见,产业政策为实现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而这也正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亟待需要探寻的现实路径。因此,我国产业政策调整,一方面,要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明确产业政策的方向和目标,不断强化功能性政策和优化选择性政策,积极培育和健全市场功能,激发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增强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如宏观政策、生态环境政策等)之间的协调性,推动三大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四化”之间(尤其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联动,实现互联互通、服务相联,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产业政策调整还要加强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科学把握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因势利导,乘势而上。聚焦未来产业重点,着力将弱势产业和必争产业培育为新的增长极。但是,产业政策必须因时而异,与时俱进。

第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1]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塑造尊重劳动的社会风尚,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有机结合。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和现代化营销理念,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以提高其投资积极性,带动就业,增加税收。为增强企业预期,必须加大中小型企业的政策、制度、资金等红利,全面增强其专业化、精细化以及特色化,着力打造具有区域性和本土化的特色产业,鼓励更多市场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以释放经济主体活力。

三、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全面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中国由大变强的根本逻辑。当前引领新经济浪潮的核心,毫无疑问的是——科技创新。它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指出:“经济发展的基本现象是创新。”[3]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二维码释放无数“红利”,促使中国经济正在新动能加速成长中奋勇前进。因此,当前任务就是牢牢把握住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善用此次科技革命提供的新兴科技和新技术手段,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为实现经济强国积累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撐。”[1]因此,要充分发挥创新这一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一,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基础研究是促进引领型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推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确保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是当前一项必要且紧迫的现实课题。然而由于“我国基础研究投入长期在GDP的5%徘徊……持续的低投入已造成对我国形成重大原创能力和重大突破的巨大伤害。”[4]导致我国与以色列、韩国、日本等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此有学者认为:“我们在科技创新层面存在着持久的‘短视倾向。”[5]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是致使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的重要原因,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力量,进一步充分发挥其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主导作用,以及在创新方面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功能,加大稳定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资金支持,以提高经费投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技术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变革。

第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既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又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倡导创新知识产权文化,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有利于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知识产权与金融的高效、安全融合。《2011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变化中的创新面貌》曾明确指出:拥有知识产权已成为创新企业战略核心。从企业和企业家角度看,创新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存在巨大变量——风险偏好。而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激励和规制创新活动的新制度‘供给。”[6]它既能为创新提供智力资源,又能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对大力培育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据相关调查指出:“相较于2015年,2016年中国社会对冒险精神和开拓进取的鼓励程度呈显著增长态势。”[7]我国“当前企业已进入创新活跃期。”[8]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突出知识产权在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完善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机制,为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制度保障。引导企业合理利用知识产权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增强财政资金支持利用率,以有效激发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开始启动。”[9]中国要适应和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加快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尤其要加快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关键举措,是有效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回顾改革开放,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致力于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新时代“三个面向”①,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为基本要求和根本目标,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以提高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紧紧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以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基础;尊重科技创新基本规律,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创新激励系统,激励全社会向创新驱动“转轨”,为取得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提供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

第四,提高各类人员创新供给能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各类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以切实有效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不断满足社会创新需求是当务之急。为此,要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保留的长效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制度供给,依法维护发明者和创新者的创新收益。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应进一步加大对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和集聚的开放程度以及提供相应的政策红利。加快完善“海归”人员的创新创业政策制度和配套服务,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②,吸引更多出国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到我国创新创业。与此同时,创新呼唤协同。着力推动基于互补性、互动性和互享性的校企协同创新,构建学术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并重的科研新格局。依据利益相关理论,遵循“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原则,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激励机制。勇于“打破校企间的组织边界,尝试共建组织平台”[10],来确保利益主体的全程参与和共同管理,以提高校企协同创新绩效。

四、国计民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新时代面对“三农”新瓶颈、新问题、新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乡村振兴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它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为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拓展巨大空间。因此,必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11],是解决好农民兼业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现实路径,对促进乡村稳定、繁荣与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1]的基础上,坚持农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民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产权制度,促进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着力提高承包地资源配置效率和承包地对农民利益的保障功能。适时调整“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确权方针,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以解决好“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问题,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以强农惠农富农为核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經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11],健全“统分结合”的多元经营体制,强化“统”和“分”的功能,实现家庭经营优势与集体统筹优势的真正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提高村庄的集体统筹能力,进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生产率。

第二,推动乡村三产融合。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关键在坚持“以农为本”,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载体,培育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农民增收提供重要支撑。首先,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构建产业生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1],以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有助于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带产、城乡一体的“产城融合”。“利用定位差异、错位竞争优势,在保持地域本色同时做到整体协调发展”[12],建设产业“特色小镇”③,打造实践样板,推动乡村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综合性开发,以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工程④,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和共享经济,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其次,构建现代乡村生产体系。逐步深化农业要素市场改革,充分释放要素配置红利,这是实现农业发展从要素推动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变的现实途径。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做大做强现代种业,鼓励农业机械企业研发制造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最后,构建现代乡村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鼓励和支持小农与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组成“共同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实现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第三,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广大农民群体要有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借助有效的就业平台。“城乡社会的内在作用力(城市社会‘拉力和农村社会‘推力)”[13],对此大有助益。对于城市而言,要不断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为广大农民群体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因为,伴随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其自身内部的经济规模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专业化分工效应,所以可以通过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让农民更多的参与到不同的工作中去,无疑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乡村自身来说,要加快推进乡村三产融合,让农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因为,三产融合的发展势必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便利的岗位。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与此同时,加快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引导,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政府激励、社会支持的协同创业新机制,解除劳动者畏难创业顾虑,以支持农民就地创业和返乡创业。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运用财政、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等一系列手段,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的发展,以创业促就业。

第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的难点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一定程度上,基层建设的成效,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乡村振兴战略在一个地区实施的效果。与之联系,如何做好乡村的基层基础工作是当前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基层组织是确保基层基础工作顺利开展的第一线核心力量,直接关系乡村振兴事业的兴衰和“党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以及群众对党组织的支持和认同。”[14]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因此,新时代要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好支部,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来说,“基层组织……是扶贫最前线的战斗堡垒,直接关系脱贫致富事业凝聚力的强弱。”[1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快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配套设施,经常到群众中去,积极吸收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及时有效甄别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真正的多样需要,据此有针对、有重点的提供有的放矢的制度供给和政策红利,这不仅对于密切党群关系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大有助益。

五、同频共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是一个统筹兼顾、全方位立体式的完整经济体系。它不仅要求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而且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同频共振和协调发展。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尤其是解决全国和省际区域问题以及省内区域问题,强化“城市病”和“乡村病”防范治理,都具有久而弥深的重大意义。

第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是伴随渐进式改革而不断演进才形成的新时代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区域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区域间发展的不协调问题。而这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密切相关。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刚性需要。当前,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应从强化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首先,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在党的十九大对区域协调发展内容细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划分标准区域,科学划分区域板块,严格规范区域管理程序,合理设置区域管理机构。其次,制定统一的落后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坚定不移实施精准脱贫,拓展对口帮扶的互利双赢领域和模式,加快补齐老少边穷衰等短板区域。同时还要注意提高贫困区和非贫困区之间政策供给的平衡性,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次,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统筹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明确其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同时以城市群为平台,重点探索建立城市管理协调模式,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实现城市群的一体化。[16]最后,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一直以来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障碍。所以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建设用地市场,以优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还应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其向农村倾斜,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以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16]

第二,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民心、民生系統工程,不仅需要较高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且与之相伴随的还有一系列的如户籍、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同时加之当前我国还存在着明显的“半城市化”[17],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上议事日程刻不容缓。因此,为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各类城镇必须要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有的放矢,合理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继续教育,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为提高学生学籍转接的便捷性,进一步完善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职业技能和素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因地制宜,适时适度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拓宽住房保障渠道,健全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合理分担公共成本,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调推进机制。[16]

第三,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⑤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型地区落差较大,尤其是能源革命的到来导致其产品价格出现了持续跌落的现象,这种价格波动,束缚了经济发展,引发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实际上,资源型地区应当始终成为经济建设的增长极,然而由于不当的发展方式却致使一些资源型地区,不仅陷入“资源诅咒”⑥,而且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地区。新时代要充分发挥资源型地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必须加快推进其经济转型发展。首先,对产业条件比较好的资源型地区来说,可以依据不同资源优势,有选择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凭借延长资源产业链条或建设高效的资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对于资源枯竭地区来说,由于其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在科学考察其综合承载能力的基础上⑦,应当因地制宜的制定配套的改革方案,着力将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以优化经济转型中的要素配置与支撑措施,这是提高经济转型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最后,加大资源型地区的资金政策供给。优化投融资的制度环境,完善资源型地区金融体系和提高其运作效率,建立健全风险损失弥补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以有效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为资源型地区营造良好有效的资金洼地。

六、制度保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体制基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对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能实现行稳致远的目标,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仅做大而且做强。习近平指出:“经过二十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8]所以,新时代要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化与经济建设有关的相关制度改革。

第一,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能够直接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属性。完善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19]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产权制度不仅事关一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属性,而且关系一个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成分。因此,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改革要求,仍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这是因为,“单纯的公有制或私有制占主体均难以实现科技发展所提供的潜在效率和实然公平。”[20]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以,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应当合理有效配置产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推动经济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要创新和完善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促进产权公平交易,以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创新的动力。

第二,理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由于当前我国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的遏制市场失灵,加之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政府调节具有了现实性和可能性。也就是说,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仍然需要借助政府这一“有形之手”进行调节,需要国家发挥作用,才能弥补自身的缺陷。那么,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呢?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尤其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机制进行有效干预,而不是以干预取而代之,以确保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市场环境的有序性,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公共产品。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21]因为,在这一框架有利于政府对企业实行服务、协调与监督。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规避市场自身的缺陷。

第三,进一步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首先,完善消费体制机制。为确保居民消费的水平,必须要不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尤其是对于广大农民群体来说,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消费市场,提高消费信贷政策福利供给,以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次,着力化解企业金融债务过高问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1]发展多层次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以及供需的精准性,同时既要精准对接,又要加大对各项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高效投资,以增强可持续资本形成能力,推动其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提高有效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改善投融资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以营造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稳态趋势。最后,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地方税收是确保国家税收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制度,特别是对一般和专项的转移支付范围,要制定科学的细化标准。坚持以预算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核心原则,科学制定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以提高预算效率。

七、开放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惊羡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发展趋势,不断推进和创新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对外开放的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1]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可贵经验。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既有利于培育竞争新优势,又有利于开拓国际空间,为全球经济做出中国贡献。因此,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打开国门搞建设。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

第一,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引领者,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的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此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抓手。所以,要充分发挥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元开放平台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进与我国政治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沿线国家展开合作,尤其是要加强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统筹双边、多边及区域次区域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以及贸易畅通等,让其分享中国发展成果。这不仅有利于形成沿海、内陆、沿边联动新发展,而且还可以培育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层合作,以有效推动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序实施,还应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长效安全保障机制,目的是为了有效预警和防范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风险,尤其是谨防发生系统性经济危机的风险。

第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是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对于扩大对外贸易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在建设自由贸易港方面的经验尚未成熟,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鉴于此,要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借鉴国际著名自由贸易港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建设自由贸易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制度。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在物流、商流、人才流等方面实现高层次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对于提高开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此,我国应当从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总体框架出发,立足我国已有的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探索成果为经验基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1],建立运行发展的综合监管制度和港口的安全监管制度,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如进一步提高市场开发、金融创新等政策的供给。与此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必不可少,这是减少或者避免走弯路,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现实途径之一。可以“充分借鉴中国香港、新加坡、鹿特丹的经验,加快提高港口货物贸易、跨境运输、国际结算的自由度和便利性。”[22]

第三,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国际产能合作是对外投资方式最重要的现实表征。这种合作与以产业转移为载体的传统意义上的产能合作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面向全球而展开的,后者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伴随全球产业升级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升级,目前我国主要是依托承建海外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来将本国的技术、服务、机器设备等输出到全国各地,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世界性。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海外输出,一方面,可以促进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和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此,应“以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和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契机,加快向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开放。”[23]同时鼓励企业加强BOT、PPP合作⑧,对外国技术人员实行就地技术培训,实现就地技术转移。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开展双向投资贸易合作,尤其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方面的贸易合作。

收稿日期:2018-11-12

网络出版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81209.2242.00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8-12-11  09:56: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机制研究》(12CSH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立志(1990-),男,河北唐山人,華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注 释]

① 三个面向,是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② “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就是为海外人才以离岸方式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孵化开发、创新构思、设计、产品创新、生产创新、工艺创新、产业组织的衍化等创新创业活动所设置的基础性地点,这样的基础性地点是特设区域,海外人才在这样的特设区域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基本不受国家法律和税制的限定,或者可以突破国家现有法律和税制的限制。参见:李平,陈晓彤.我国海外人才引进使用方式创新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8(6)。

③ 特色小镇不同于特色小城镇,应当予以区分。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载体,是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的新成果,对解决“三农”问题能够发挥示范作用。参见:张丽萍.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脉络分析.调研世界,2018(6);司红十,王志.特色小镇“特”在何处.人民论坛,2018(19)。

④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与互联网深度交汇、有机融合的一项系统化工程。全力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优化农业产业链,有助于促进农业向超越时空界限的信息经济转变和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转型升级。参见:施威,曹成铭.“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理论探讨,2017(6)。

⑤ 资源型地区,是指以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为导向和发展的经济地区。但是由于受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长期影响,不可避免出现了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⑥ “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指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远不如自然资源贫乏的经济体。

⑦ 综合承载力是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基础性保障资源,经济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提升综合承载力,提高经济转型的保障能力。参见:宋冬林,姚毓春.资源枯竭型地区综合承载力与经济转型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

⑧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PPP合作是深化政府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焦方义.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17(63).

[3]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叶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 程津培.制约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短板之一:投入短缺之惑[J].科学与社会,2017(4):2-5.

[5] 钟春平.创新驱动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现实、政策选择及制度保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28-36.

[6] 吴汉东.经济新常态下知识产权的创新、驱动与发展[J].法学,2016(7):31-35.

[7] 高德步.创新驱动:国有企业战略目标与定位的再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1):14-20,2.

[8]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进入创新活跃期:来自中国企业创新动向指数的报告——2016·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16(6):67-78.

[9]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曹立,等.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10] 包进.校企协同创新的困局与出路[J].企业管理,2018(1):120-122.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 司红十,王志.特色小镇“特”在何处[J].人民论坛,2018(19):82-83.

[13] 保虎.农民工“逆城市化”现状与反思[J].当代经济管理,2018(6):46-53.

[14] 刘先春,赵洪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责任与路径创新——基于密切党群关系的视角[J].探索,2018(4).

[15] 刘海霞,马立志.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探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7(5):39-43.

[1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7]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244.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問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0] 程恩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个关键词”[J].经济研究,2013(2):12-14.

[21] 白永秀,王颂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J].改革,2013(7):14-21.

[22] 吴昊,陈志恒,王皓,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笔谈[J].东北亚论坛,2018(3):3-23,127.

[23] 叶辅靖,李大伟,杨长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J].宏观经济管理,2018(3):21-28.

猜你喜欢
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
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新发展理念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