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红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2-013-02
摘 要 劳动争议是企业用人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类问题,及时、科学的解决劳动争议,切实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内部氛围,建立起融洽的人事关系。工会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工会调解方法单一、配套制度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劳动争议的调解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可以确保调解工作向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让企业和员工都能够得到满意的调解结果。
关键词 企业工会 劳动争议 调解制度 一体化机
对于选煤厂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常常会因为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各类问题,引发一些争议和矛盾。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来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具有复杂化、紧迫性、艰巨性等特点。企业工会组织作为沟通企业领导层与一线职工的“桥梁”,通过完善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能够借助于企业工会的这一特殊角色,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的优势。本文首先概述了现阶段工会组织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展开了简要分析,以期对选煤厂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借鉴。
一、企业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常见的问题
(一)企业工会的劳动争议调解作用没有得到突显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明确了工会在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中的合法地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会的调解职能并未充分体现,或是调解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其一,在中小型企业中,工会自身的独立性和居中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在多数情况下,企业管理层会通过行政式管理,强制干预工会的劳动争议调解。这样就难以保证劳动争议调解过程、结果的公平和客观;其二,很多企业虽然按照要求成立了工会,但是工会的地位不高、实际发挥的作用不大,对于劳动争议的调解也缺乏专业性。
(二)劳动争议调解的配套制度不完善
由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人力、财政等各方面容易遭受到行政的干预,导致企业内部的调解组织有时无法充分发挥居中调解的作用;而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为外部种组织,由于独立性和中立性,更加适合充当独立第三方角色。实践中,有时候,因为法律依据不足、组织架构薄弱、缺乏稳定经费来源等原因,直接阻碍了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建立和规范。如果没有完善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可能会导致调解过程的不透明、不科学,其调解结果也就难以让员工信服和接受。
(三)劳动争议调解理念陈旧、方式单一
企业工会在参与劳动争议调解的过程中,其运用的调解方法将会对最终的调解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调查发现,工会组织在介入劳动争议时,还是沿用以往的工作方式方法,先找到当事员工了解情況,然后再通过反馈问题,听取企业领导的意见,最终通过折中的方式达到借鉴劳动争议的目的。而现阶段选煤厂的职工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对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极其强烈,如果工会还是沿用老一套的调解方法,其结果往往难以令员工满意。此外,长期使用单一调解方式,也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劳动争议问题,最终也会削弱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缺乏专业的调解人员
新时期,劳动争议呈现出高频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每一次劳动争议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就决定了工会在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时,除了要依托完善的制度、准则外,还要重视调解员队伍的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工会内部负责劳动争议调解的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所用的调解方式方法也比较常规,这对于一般的劳动争议(如薪资纠纷、福利保险等)还可以发挥作用,但是对于更加复杂、更加激烈的劳动争议,如果没有专业的调解员,很有可能导致矛盾的扩大化。此外,近年来企业劳动争议发生次数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专业调解人员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
二、完善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营造企业内部和谐氛围
企业文化、氛围能够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企业内部塑造和谐的氛围,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工会人员,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一线职工的工作状态,这样在面对劳动争议时,才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员工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多数企业尤其是选煤厂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劳动争议的发生不可避免,如果工会组织能够采取科学的办法,顺利解决劳动争议,一方面是切实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此为契机,充分体现出企业管理层对于员工利益的重视,从而让企业管理者得到员工的信赖,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和持续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二)进一步密切工会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工会在调解劳动争议时,首先要深入到一线职工群体中,对劳动争议发生的始末缘由,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多方求证,保证员工所述信息的真实性。在这一过程中,工会的干部也能够加深对员工工作状态的了解,并且逐渐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员工自身的合法利益得到侵害,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寻求工会的帮助,避免了矛盾的扩大化。
三、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保证调解组织的独立性
在劳动争议中,职工作为相对的劣势方,更加渴望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调解结果。为了解决以往工会参与劳动者争议调解中存在的行政干预问题,要求必须要保证工会自身的独立性。通过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可以通过明确的制度规范,让工会能够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并且更加关注员工切身利益,尽可能使得劳动争议的调解过程透明,尽可能使得劳动争议的调解结果可信。
(二)创新调解模式,提高调解水平
新形势下,企业劳动争议的形式更加复杂,矛盾更加激烈,对工会的劳动争议调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工会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在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引进新方法、新思想,取得更好的调解效果。例如,工会干部要掌握现阶段青年职工的工作状况,以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劳动争议的沟通,这样才能赢得员工的信赖。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工会调解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企业方面应当提供定期的培训机会,例如通过组织开展网络学习,或是聘请相关专家到企业开展讲座等形式,真正让工会的干部掌握劳动争议调解的技巧。在面对复杂的劳动争议时,也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给员工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完善预警、预防、调解一体化机制
劳动争议的发生,即便是经过调解后顺利化解,也容易让员工心存芥蒂。例如有些企业克扣员工薪资引发劳动争议,即便是后期经过工会调解解决了问题,员工也难免担心今后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形。因此,通过完善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发挥其预警、预防作用。工会干部通过提前了解潜在的问题、矛盾,稳定员工情绪,让员工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积极配合工会人员,这也有助于劳动争议的解决。通过提前预警和有效预防,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争议的发生。而对于已经出现的劳动争议,也可以按照制度内容依次开展调解工作,将劳动争议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太原选煤厂运用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
拓宽调解员来源,积极吸纳有法律专业知识的职工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通过劳动人事法律知识培训、调节方法和技巧培训、业务学习、培训加典型案例评析研讨等形式,不断提高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努力建设一支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具有劳动人事法律知识、政策水平贺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调解员队伍。
(二)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宣传工会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和知识,积极做好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典型劳动争议解决案例,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陶冶职工的情操,规范员工行为规范,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
(三)规范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工作的考核力度,制定考核方法,重点考核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率、调解成功率、建立预防机制、工作保障措施等落实情况;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宣传加大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程序,始终做到把职工和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思想和行动自觉,构建规范有序的劳动关系,从源头上遏制劳动争议的产生。
(四)发挥工会作用
坚持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广泛征集基层一线的问题建议,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现场办公,现场拿出解决方案,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坚持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益,组织职工开展职工巡视、民主管理监督等活动,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积极建言献策,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翁,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坚持防治结合
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原则,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建立職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协商和解机制等预防调节措施。认真做好基层单位劳动关系预警信息的搜集、汇总、分析等工作,重点排查解决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对可能发生劳动争议的苗头和隐患,积极分析,研究解决对策,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局部问题变成全局问题。
调解劳动争议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工会的职责之一。近年来,劳动争议呈现出复杂化、高频化的发展趋势,对工会的劳动争议调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调解员培训、完善调解制度以及建立一体化机制等综合措施,能够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将劳动争议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张跃勇,赵菲.化解劳动争议的一把利剑——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积极开展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工作[J].人民调解,2017(1):10-11.
[2] 高生和,杨小芸.石嘴山市委副书记蒋文龄:把工会劳动争议调解打造成工作品牌[J].工会信息,2017(7):47-47.
[3] 程静.《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调研报告[C].四川省通信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4] 宋颖.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17(05):19-23.
[5] 丁百有.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存在的功能缺失及思考[J].法制博览,2017(07):236.
[6] 王剑.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分析及重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1):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