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绪林 陈代斌 李勇华 罗红柳 黄玉静 谢雨君
【摘 要】 中医药古籍记载着大量的医药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整理研究中医药古籍既要重视中医药学术价值,也要重视其特定时空领域的文化特色研究。以三峡清代医著《云峰医案》研究成果为例,阐述如何发掘中医药古籍呈现的地方人物、地方语言和民风民俗特色,这对准确理解中医药古籍思想、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关键词】 中医药古籍;地方文化特色;云峰医案;民风民俗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7-0001-03
中医药古籍是我国宝贵的文献遗产和珍贵的医疗资源,承载着中医药学的基因和血脉 [1]。中医药古籍形成年代和地域不同,记载了丰富的地方文化信息,呈现出丰富的地方文化特点。地方文化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灵魂,呈现出强烈的区域特征[2],同时还有不可塑造性、群众性、时代性等基本特征[3]。
因此,整理研究中医药古籍既要重视中医药学术价值,也要重视地方文化价值,这将有助于从特定的时空视域去理解中医药,有助于研究中医药学术流派,有助于提炼中医药文化特色和塑造地方文化品牌,有助于讲好中医故事、引起文化共鸣、增强文化自信[4-5]。本文以三峡清代同治年间医家陈光熙刊印的《云峰医案》为例,研究其呈现的地方文化特色,供同道借鉴。
1 发掘地方人物特色
1.1 著書者及相关人物 主要研究中医药古籍的著书者、作序者、出资人,以及著者的朋友等相关人物,对接这些人物与当地的知名历史人物和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关系,发掘或强化当地的人文特色。
《云峰医案》由清代万县陈光熙组织在“万川书院”刊印,医案实为陈光熙之子陈明赞跟师颠连道长的医案记录和医理阐述。“钦加道衔四川候补知府前任万县事冯卓怀”、“四川癸卯科举人现任万县训导长邑左宜之”为医案作序。成书年代为“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岁重阳前五日”,即1873年7月23日。
研究发现,陈光熙为清代万县名医,其热衷于公益事业,还组织编印了《蚕桑实济》,为推广万县地区养蚕技术做出了贡献[6]。书中所载颠连道长“神乎仙乎,往来云霄间,视弗见,听弗闻,凡士庶之有疾病而祷求者罔弗应,起死肉骨,历显灵奇”充满神秘色彩。书中作序者冯卓怀是曾国藩之友,当过曾国藩儿子曾纪泽的私塾老师。冯卓怀将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在万州所写《西山题记》的碑拓片送曾国藩,曾评该碑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使西山碑名扬天下。书中提及的万川书院位于今万州区,又名凤山书院,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县张廷锦建于城东关外,至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高等小学堂,有200多年发展历史,可惜时至今日已销声匿迹。书中记载的这些文化信息,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适当加以展现和宣传,便可以打造出靓丽的地方名片。
1.2 就医者及相关人物 统计分析就医者及相关人物的姓氏分布、病证分布、地域分布、家族分布等,有助于分析当地居民分布情况和诊疗特征。
该书记载的就医者绝大多数为真实姓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医案真实可靠。书中记载了196人次诊疗医案,有191人次用了真实姓名。医案涉及126个人,涉及姓氏38个,其中陈氏家族的71人,谢氏家族的11人,王氏家族的8人,左氏家族的8人,李氏家族4人,其它家族一般为1~2人。从家庭诊疗次数来看,陈姓家族71人就诊有127人次,有祖孙三代、伯、叔、婶、侄、媳、儿、女等亲属关系的诊疗记录。陈家字辈从高到低排为“光”、“明”、“世”,这为当地陈家族谱考证提供了线索。
从就医者分布情况分析,发现就医者相对比较集中,多为近邻,而且呈现出家族聚集特征。究其原因,一是近邻和家族成员间信任度较高,可消除一些担忧,增进相互间信任;二是对病情较了解,疗效较好,相互介绍影响等因素;三是因为旧时交通相对不便,一般的病情不会舍近求远,多数就找本地医者解决。当然也有部分人会慕名而来,这些人或因病缠绵,长时间多处求治无效;或因病情允许而求治。如本医案就记载了梁邑陈万选前来治疗,据清代同治《万县志》记载,他本人为名医,这是否就说明颠连道长医术高呢!
2 发掘地方语言特色
研究书中的人员称谓、药名、病证名、生活用语和语言文化功底,可分析出当时之地方语言特色和文风特色。
2.1 人员称谓特色 自我称谓用“俺”与“吾”,他指称谓有“祖”、“祖母”、“父”、“母”、“尊翁”、“伯父”、“婶母”、“胞叔”、“长子”、“长女”、“师”、“徒”、“友”、“弟子”等。与就医者对话时,多用“生”与“尔”,如“生母”、“尔病”、“尔祖”等。
部分医案记录就医者时,用某人某关系某氏来记录,如“陈光照母”、“陈明政父光党”、“弟子世纪为祖母谭”等。女性就医者多以其夫姓名加姓氏记之。这反应当时之人重视人伦关系,凡知其与某人有父子关系的均反应出来。再者推测,凡有“为”字的,不是本人亲自登门求诊,而是其代病人叙述病情,代病人拿药。
2.2 医药用语特色 部分病证名、中药名用当地方言。如“羊癫风”即癫痫、“齁喘”即哮喘、“地古牛”即逍遥虫、 “活麻巅”即活麻草尖。
用当时川渝两地的地方语言来说明医理,如“油干灯灭,难发光焰矣”、“满河是滩,看梢公从何处下桡”、“船到江心,挽回无计”、“打夫赛勇,先点穴道,妖气赛法,先盗法宝”、“安能以一杯之土,遂填溪壑而为平地”等。
擅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医理。用“辟如蒸饭,甑内本无水,而灶内火旺,锅中水开,气往上升,甑盖中边滴水不辍,灶边灶后皆有温暖之气”来比喻“肾阳助肾水”之理;用“譬如河水下流而中遇石阻,水势逆折,折势倍于流势”来喻“当其阴气下凝之时,筋郁则阻血道,筋错则塞气路”之理。
2.3 生活用语特色 用了一些地方特定用语。时间用语:“刻间”、“刻下”、“目下”等;地方特指的量词和动作用语,如“一子”即一小把和一小撮、“鸡蛋六筒”即鸡蛋六个;“和”作动词即掺和之意、“揉绒”即捣绒等;地方特定的形容词:“滚汤”即温度较高的热水、“色乌”即颜色紫黑、“空心服下”即空腹时服用等。
还有一些地方特定的名词术语。如“灯花”即灯蕊、“阴米”即糯米蒸熟后阴干之米、“甑子”、“猪肝子”(川渝多在物后面加子字以口语化)、“小解”即小便等。
2.4 文学语言特色 从医案整体来看,反应出颠连道长和著者有较深厚的文字工底。医案记录了道长的一首诗“阐发幽光性独明,百年苦志为孤成。猿声啼断巫山月,邻家群犬吠花村”;在诊疗陈光敬周身奇痒医案概括为“斯疾曾苦冉伯牛,粹面盎背痒不休,欲加病源因何起,蜃楼妖气扰海楼”,总结较为精妙;在“某姓妇某月余烦躁不寐”案中,所用语言较简练工整且押韵,如“民妇某,欲救方,暗遭谴,实堪伤,几次搜布囊,莫得好妙方”、“孝敬和睦几项,休分你弱我强,不可再毁神教,急速遵行宣讲,果能如此做去,自能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等;另外从道长常引用经典名言和70余首方剂,反应出道长学识广博。如引用孟子“苟不好善,则人将曰他他,拒人于千里外,士止于千里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
3 发掘民风民俗特色
研究记载的医事活动,分析当地民众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经济状况和精神信仰,发掘其民风民俗。
3.1 神药两解 一是认为有邪祟致病。在孩童孙月澄医案中,小孩证见“自去岁起,日夜见三人,有一大者着黄马褂,有二小者着花马褂,一见便晕,不省人事,去后如故”,道长认为“虾蟆精食人心血”,除服药外“用姜黄纸砂笔大书‘伏魔颠连道人在此贴门上(必请正人端坐凝神秉笔向东书符)。每遇来时,即大呼‘伏魔颠连道人至”。
二是用神符护佑治病,服药讲究道法。陈光烈患中风失眠嘱其服药时“可三呼‘灵感救苦天尊或为子者捧药代呼亦可”;陈明恩室人桑氏患失眠要求其“默念‘救苦天尊七声。煎药时燃香一炷。用东方长流水、井水各半同煎服”。邓印绅患目疾嘱其“每早服药时,于静地焚香,双手拱碗向东,三呼日光主者,而后饮药”。某姓患疟疾服药要“面东而服”。
三是应用运动和心理疗法。陈世梓患痞满,嘱其“每日只宜两餐,食后寻平地仰头走一百五十步,低头走百五十步,勿太急勿太缓,以身出微汗为度”,运动疗法;某姓妇某患失眠示“录方不治其病,专治其心,果能痛改,病自除根,休信地狱巫与道,说神说鬼闹家庭”,要求其改正争强好胜,不善待老人,诡诈奸贪的心肠等问题。
从这些方面来看,当时之人在一定程度上相信有鬼神可以致人病,也可以护祐治病。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信则灵”,如果就医者相信这些,那么道长开出的符咒等,就会产生心理暗示,这是一种心理慰藉和心理治疗,对病情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这是古代医巫同用,神药两解之延续。
3.2 吸食鸦片 医案专列有“戒洋烟门”,列出专方:“全当归二两、淮山药二两、真杜仲二两、补骨脂二两,俱用盐水炒,共研末炼红糖为丸,以八味地黄汤煎水吞丸。此方不论年之久暂,瘾之大小,将丸多服数,料瘾无不断,病无不除”。这是全书唯一没有记载就医者的医案,说明是针对一般吸洋烟者。另外在“李乐一妻陈”医案中提及其“吸洋烟”。这在一定程序上反应当时之人有吸洋烟者。
3.3 尊医信药 一是对医者非常尊敬。记载病人前来诊病,多用“叩”请(医案中有22处使用此字)、“祈治”、“祈示”(医案中有33处用此字)、“赐方”(医案中有28处使用此字)、“恳赐”方药(有10处使用)等请求语言,更有甚者用了“跪恳指示”等语,说明当时之人对医者非常敬重。
二是信药和守方。医者开药,多为数剂,少有一二剂者。如陈明政父治目病服药十剂、王有祥为父廷发患痹证要求其“服二十剂,应否另酌”,陈光烈患中风指出服药“二三十剂得收全功亦是幸事”等。同时,从复诊病人的反馈来看,多数病人均按方服药,守方多时。面对当下之就医多生疑、凡病欲求速效的世风,值得后世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艳辉.中医古籍整理出版的价值探析[J].中国出版,2016(19):35-36.
[2]王颖丽.地方高校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122-124.
[3]涂其鹏.对地方博物馆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几点思考[J].大眾文艺,2018(2):28-29.
[4]章德庆.浅议地方文化特色传播与新闻媒体的互动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7,8(6):203.
[5]张娓.做好地方文化特色报道增强文化自信[J].中国报业,2018(7):92-93.
[6]周邦君.地方官与农业科技交流推广——以清代四川为中心的考察[J].宜宾学院学报,2006(7):25-30.
(收稿日期:2019-01-24 编辑: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