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婷
[摘 要]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诊断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课堂教学诊断既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也要注重诊断内容的全面性,同时更要关注诊断体系的科学性,这样使课堂诊断符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能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充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学诊断;语文课堂;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16-02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化,近几年来课堂教学诊断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课堂教学诊断,就是诊断者诊视与判断课堂教学诸要素及其关系,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教研活动,旨在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掌握课堂教学诊断的方法与技能,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全方位发展,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从诊断形式、诊断内容及诊断体系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诊断的策略进行探索。
一、诊断形式的多样化
(一)他人诊断是基础
他人诊断,即外部诊断,是由非执教者对教学进行的诊断,以旁听者的眼光观察和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得观察更冷静全面,分析也会更客观深入。因此,他人诊断是课堂教学诊断的基础。
在教学诊断中,他人诊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难免会有所疏忽,或者一些问题根本无所察觉,这时就应借助外部的力量来进行教学诊断。这样,有助于教师做出正确的判断,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推敲》时,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贾岛‘炼字的品质?请勾画相关词句并写一写你的感受。”诊断组教师在诊断会议中指出:“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虽然可以根据问题去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句,但相当多的学生勾画得不全面。教师请了一两个学霸当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当旁听,因此课堂学习气氛沉闷无趣。”执教教师坦言,如果诊断组教师不提出这番诊断意见,她丝毫没有察觉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会想到今后要对类似的教学问题进行改进。
(二)自我诊断为根本
自我诊断是一种通过反思发现病症、对症下药的批判性思考,是一种自主性思维行为。专家们将自我诊断称为“自省诊断”,认为这是最有效的诊断方式,其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进行。
同样是执教《推敲》这篇课文,另一位青年教师也设计了同样的主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贾岛‘炼字的品质?请勾画出相关词句并写一写你的感受。”
这位教师在课堂巡视时就发现有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勾画不全,此时教学诊断已经自觉发出信号。接着,教师并没有像第一位教师那样只是请一些解读全面的学生来作答,使教学流程变得流畅自然,而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请那些画不全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同时,以此作为契机,引导水平高的学生点拨一知半解的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的参与意识。
其实,课堂教学诊断是根据课堂教学随时展开的,是教师自我应变能力的一种体现。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用睿智的思维、机敏的眼光来观察与评估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持续而深入地开展教学自我诊断,使其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
(三)他人和自我诊断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自我诊断与他人的诊断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提升语文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使得语文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还是以《推敲》一课的教学为案例。诊断组教师和执教教师都认为设计的主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贾岛‘炼字的品质?请勾画出相关词句并写一写你的感受”虽然能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但这是一个老套的问题设计,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够浓厚在料想之中。课文文字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能抓住细节全面解读就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的。诊断组提出意见:“变‘问为‘演,将‘贾岛骑驴推敲的炼字场景描写设计为小组表演活动。这样,小组成员能依文本、抠细节,全面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解读、建构文本能力。”
自我诊断与他人诊断的最佳结合方式,就是在他人诊断中给予执教教师充分的话语权,甚至将其纳入诊断主体中;在自我诊断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听课教师、学生的话语权,尤其是学生。重视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的双重意见,两者有机结合,是实现教学诊断目的的重要保证。
二、诊断内容的全面化
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内发生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和“学”的活动。从内容上分类,课堂教学诊断可分为教的诊断与学的诊断。课堂教学诊断应当立足于教与学的真实状态和复杂关系。
(一)教的诊断力求精准
要诊断教师的教,首先要诊断教学目标是否准确。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目标在关注人文性的同时更关注语文的工具性。教师要把这一核心任务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目标。一堂课教师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就会什么都教不到位。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正所谓“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如果教学目标过多,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教学只能是每个目标都蜻蜓点水,学生只能跟着教师浮光掠影地走一个过程。因此,教学目标要做到准确、集中,力争一课一得。
其次是診断教学内容是否精简。王荣生教授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彩、再精致,课堂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是有限的。”教学内容精准与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诊断。一是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明确,能否凸显年段特点;二是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广度如何,教学是否集中和充分;三是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标规定、是否与教材要求吻合、是否是学生所需要;四是学生学习结果是否理想,教师所教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学到的是否一致。
随着课堂教学诊断的不断深入,诊断的内容也将越来越细化,这有助于培养教师的钻研精神,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当先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体会文本,“披文以入情”;然后“跳出來”,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 这样,教的诊断才更加完备。
(二)学的诊断旨在高效
如果说教的诊断是力求精准,那么学的诊断便是旨在高效。学生的学习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学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实践;二是学生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习方法是否掌握;三是学生是否能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学习;四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广度与深度如何,是否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产生有价值的发现。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诊断,应采取以“能力的知识观”为诊断依据、以“任务分析”为诊断技术的诊断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各种知识能力掌握的诊断可以依据诊学单来进行。如,教学四年级的《人类的老师》这篇说明性的文章时,教师抓住学段特点直接问诊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学生在诊学单中先写出自己概括段意时遇到的困难,然后在课前尝试提前概括,最后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就学生的疑惑组织讨论。这样,通过师生共同学习,总结出概括小秘诀——方法上要先分层再提炼最后合并成句,目标上要准确、简练、通顺。
诊断学生学的效果除了在学习某一篇具体课文时使用诊学单外,还可以对某一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设计量表,形成评估导向进行诊断。如,阅读批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常用手段,也是学生应该形成的语文能力。为落实阅读批注,笔者在教学时从批注符号、批注内容、批注角度、二次批注后的提升度等四个维度形成量表,让学生在量表完成的过程中诊断出自身的问题所在。诊断的过程也是治学的过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进,学生逐步学会了批注。正如黄厚江教授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诊断要有“学生视角”,即在诊断中审查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一切为了学生,是否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诊断体系科学化
(一)诊断自觉性及内在提升
语文教学诊断自觉性,指教师投身于教学诊断活动的积极意识与自发行为。从本质上来说,语文教学诊断自觉是从诊断者的角度提出的一种自我突围、自我重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路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诊断活动,积极地与其他教师沟通,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诊断制度化及外在引导
语文教学诊断制度化,指保障语文教学诊断顺利实施的一系列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明确具体的教学诊断标准、机制、规章等。学校可以建立考核性诊断机制,年级组、语文专题组双项联动,多层级、多维度进行评价,使师生都成为教学诊断者、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诊断工作的抓手。
如何处理语文教学诊断自觉与诊断制度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语文教学诊断研究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任何学诊断都需要教学实践,这也是语文教学诊断自觉与诊断制度有效结合的关键。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诊断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及时为课堂教学调整方向、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语文素养。因此,课堂教学诊断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全面化以及体系的科学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厚江.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 高建伟. 课堂教学诊断:亲知·闻知·说知[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0).
[3] 严先元. 教师怎样作教学诊断[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尹达. 新时代语文教学诊断活动的现实选择[J]. 语文建设,2018(01).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