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产生经济利益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劳动工具。企业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高,生产的效率与效益降低。阻碍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中的竞争力。本文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固定资产是为企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许多企业会根据其自身的战略经营目标,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通过大量购置固定资产,来达到生产需求。而固定资产是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使固定资产利用率达到最佳,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一般对经济效益和固定资产的投入比较注重,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太重视,向固定资产管理要效益的意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看重“外部硬件”上的配置和处置,如外购、自行建造、出售、转让、报废等。却忽略“内部软件”上的升级与卸载。企业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上都保留着过去的观念,管理意识淡薄,即便是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也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主观人为上的管理决策。各部门参与度不高,协调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归属不明确,没有形成企业人员人人关注和重视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存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精,玩忽职守,更甚者违背职业道德通过私自出借,变卖固定资产谋取利益等问题。这些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难度加大。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资产的“进”到“出”,许多企业没有在相应的各个环节上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每个环节应做什么事没有明确的指示。这些容易被忽略,于是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降低了管理的可执行性。例如购入阶段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明细账卡,没有完整记录固定资产,账卡物不符。使用阶段财务部门,主管部门,使用部门等管理职责不明确,易出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空白区。工作中出现管理上的问题时,难以明确负责人究其责任。或者固定资产管理重叠区,在工作中多次管理,容易引起冲突和造成管理资源浪费。处置阶段没有专门人员监督,易随意出借固定资产没有进行登记,造成在出借过程中固定资产损坏没有记录、固定资产清查不系统,出现重查漏查,对清查中发现的固定资产损溢情况没有查明原因和不能及时上报反映。
3.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不规范
(1)固定资产使用后,实物管理不规范。如高技术性的固定资产没有配置相符的技术性人才,固定资产超负荷运行或使用不当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在日常维护中,由于维护人员业务水平不够,不能全面的维护固定资产,导致遗留下来的问题变大,阻碍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维护成本加大。企业固定资产盘点不全面,对出现的的盘亏盘盈不进行分析处理。随意放置闲置的固定资产,不进行封存保管,也不对其作用进行分析,为闲置的固定资产寻找新的出路,提高其利用率。这些都会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的资源流失。
(2)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不规范,忽略固定资产的性能预期消耗,选取不合理的折旧方式导致折旧额与实际损耗不符,部分企业为了调整利润,故意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不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于是报表上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与实际价值不符。随着企业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会出现资产总值”增加”的 虚假情况。
二、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任何企业都有固定资产,管好用好企业的固定资产也是增加企业效益的途径。如何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呢?
1.大力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在企业中,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大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是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可忽视的方面。企业应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的人员所处的职位以及负责的事宜不同,应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全面、科学、高效地提高企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让他们熟练业务,提高监督意识和责任心。同时应通过激励措施调动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企业中违背职业道德的管理人员,应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追究责任。
2.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的购进、安装、使用、日常维护、盘点、报废、清理等各个环节都应该制定完善的制度,提高管理的可执行力。首先,购入阶段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明细账卡,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整理,详细记录固定资产成本,购买时间,使用寿命。选择合适折旧方法,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复核,确保当期的折旧方法可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使用阶段应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等职位职责和负责的事项,消除管理上空白区与重叠区,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处置阶段对于固定资产的出借,需上报登记,并经过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同意,同时需对出借前后固定资产的性能进行检测,出借期间出现的损坏,丢失等问题及时追究责任,进行经济赔偿。其次,建立监管制度,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在固定资产入库登记、财务核算、处置清查等各环节,每个部门员工不能单独完成某一项工作,杜绝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监守自盗等问题,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完全发挥。最后,完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中积极配合企业经营战略发展的员工应给予相应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责任心,减轻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工作失职的员工,企业应进行相应惩罚,让员工认识错误,对平时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对于使用部门,挂钩固定资产管理到员工年度绩效考评中,让员工认真对待企业的固定资产。
3.规范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
(1)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合理使用固定资产,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维护,聘请专业的维护人员,避免维护不当。专门组建固定资产盘点小组,由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等人员组成。结合企业需求和现状自行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次数和方式。对于一些未入库或者出借的固定资产应登记避免查重、查漏。清查小组成员应填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表,查明盘盈盘亏的原因,对盘亏需找到负责人,按照规定程序追究责任。对暂时闲置的固定资产需进行封存保管,避免后续使用时出现损坏。永久闲置的固定资产企业可以将其变现,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固定資产使用率,减少资源流失。
(2)在财务核算中,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必须计提折旧,不能随意改变。但在固定资产实际使用当中会有诸多因素影响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预期消耗方式。所以企业需每年年末至少开展一次对固定资产的各项指标进行复核,以保证固定资产的各项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当出现较大影响和变化时,应调整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达到计提折旧额与实际损耗相符。同时企业应区分固定资产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后续支出,避免固定资产总值虚增。
结束语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注重培养和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规范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操作,做到账账相符,帐实相符,实现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损益率大大降低,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杰.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的思考[J].经济师,2014(03)
[2]姚彦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经营管理,2014(06)
[3]高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
[4]赵芳.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4(23)
作者简介:
张婷(1997.9- ),女,汉族,成都,本科,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CPA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