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唯物主义浅谈人的信仰危机与价值重构

2019-06-24 03:08肖姮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6期
关键词:自由信仰

摘 要 信仰是人们生存和创造的基石,是一种超越精神的存在,如果丧失,人类的生存就会迷失在认识与价值观念的取向上,由此陷入迷。往往会对人类的活动造成致命的打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理念,其与信仰有辩证关系,实实在在的昭示出了人类在必然和自由、制约和超越之间的张力和空间中的生存境遇和历史过程。

关键词 人类存在 信仰 必然 自由

作者简介:肖姮,武汉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116

人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但人们一直试图超越自己的历史,想要去得到一些安身立命的永恒意义。这个追求的想法和目的,连接成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信仰问题。从而迸发出关于信仰的积极效果和负面影响。作为积极的一面,它给人以不竭的动力去过艰难而重复的生活。相反,其使人萎靡的一面便是信仰中那种不可磨灭的永恒性思想,让人忘却现实世界中新的可能性。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我国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海内外商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使人陷入其中,跟风行走。信仰仿佛被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压在了食物链的最底层,这种畸形的态势导致人的自我迷失,与信仰迷惘。

一、拜物教复归中的自我迷失

新时代是一个即振奋又尖锐的时代,幸福感与失落感并存、获得感与失去感随意转换、规矩与突破并存、应接不暇的物质与匮乏的心灵并存。这样的一种维度,是社会生活充满着诸多的不踏实感。各种维度的价值观影响下,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乌托邦”式的幻灭感,使社会整体充斥着缺乏信仰,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的价值缺位。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生产生活节奏变化多端,受两极思维的惯性影响,十年文革、破四旧造成了传统文化与社会意识结构的断裂,加上中华民族经历过多次转型:从农业到工业、从政治疯狂到价值冷漠、从乡村到城市。这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着国人在多元的价值冲击面前无所适从,旧的价值规范被“格式化”,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被完全确立,价值的幻灭与空无,物质世界占领了精神领域,至此拜物教复归。

现如今,不管需要与否,许多的国人都肆意的购买奢侈品、豪宅、名车、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消费主义盛行,“商品拜物教”复归;因为至始至终都是货币在作为一般等价物,我们生存的社会便孕育出了 “拜金主义”“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切向钱看”等社会意识形态,“货币拜物教”由此复归;加快步伐的经济建设给了私有制以无限的发展空间,金钱的诱惑下便有了一系列不符合要求甚至充斥着毒性的物质产品、生活质料、内服用品等等。因为可以节约成本,可以提高产出效率,可以加快赚取资本的步伐。所以这些生产者他们不以生命安全为目的而是以资本的薄厚来论高低,至此 “资本拜物教”复归。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使得人的意识也被侵入了“物化”的标示,物化的指标取代了理想的崇高。

二、价值危机的哲学反思

通过“旧唯物主义”向 “新唯物主义”的迈进,唯心主义从最后的历史领域退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便由此确立,真正达到了对生存的历史领域的完全剥离,与此同时也促成了人类精神彻底醒悟。然而,对这种现象的简单而又粗暴的思考,让之后的历史唯物主义被简单的理解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马克思这一经典叙述道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但这种过于简单的对唯物史观的概括至其后来的发展,容易被庸俗化成“經济决定论”“宿命论”,进而忽略“人的历史存在性”的主体作用。历史变成了失去了“人“的精神内核的空壳。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被简单理解为“经济决定论”“宿命论”,这样将所有的生活状态都把“物化”当作衡量标准成为了天经地义。由此,很多人喊着这样的口号,用尽所有气力去追逐财富,千方百计去获得金钱,商家就这样思维模式,便天经地义的在商品上下“毒药”。因为“经济基础”为不合理的意识准备好了合理的归宿。马尔库塞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风靡全球,书中提到说:“在单向度的技术合理中,幸福意识逐渐占据压倒一切的优势” 。价值的幻灭与空无,物质世界占领了精神领域处在了“单向度”的思想状态,在这样的物化空间,人们的意识被不幸的征服成为单向度的人。

“所有的现实生活实践都是它的本质” ,马克思提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马克思用“现实存在的肉体上的人”覆盖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概念,巧妙而精确的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将被黑格尔倒置的辩证法思想重新归位,形成以实践作为客观现实基础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可是在讨论什么是 ‘实践、‘生存的问题时,就让人产生把‘实践、‘生存作为一种忧虑的代名词产生尤为焦虑的想法,把‘实践、‘生存归纳为世俗的情感意识形态 ‘聚合与变化 ,现在眼下的劳动生产活动。但是也似乎时不给它们加上限定的维度,锯齿一切形而上学的思考视阈,拒斥所有超验 (包括价值理想)、永恒、普遍性的存在。这种对实践的片面的解读和过度的崇拜,与价值取向上的拒斥超验性和形而上学如影随形,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无情的“清规戒律”。

当形而上学与超验性在人们物质生活中近乎消逝时,唯物辩证法也就被演变成为了 “关于事物一般联系和发展”的理论,这样的‘联系跟‘发展问题由于它们的内容极其具有抽象概念性,导致唯物辩证法沦为了没有思想深度与广度的单纯思想,一种没有意识形态可言语咀嚼的空洞学说。即使“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矛盾的普遍性”等语言源源不断,辩证法却被只言片语的形式化成为了一种空洞而缺乏思考,教条式的对客观现实的叙述。人们失去了批判与反思的工具,使社会成为一个倚强凌弱的辩证运动的空间;而人类社会又被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所覆盖,唯物辩证法被弃之千里之外,因此整个社会的前进就没有了多维度思考发展的可能性,只能在历史必然性的逻辑思维中缓慢进步,这一分离,使得社会群众的思想陷于保守与僵化,固守着眼前的既得利益而忽视其之外的人类生存最本质的东西。

三、信仰与人的历史性存在

我们必须进一步的开放思想,重新正确认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继承科学的形而上学,结构国人的价值图式,重塑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的形态。一旦信仰被淹没了,教育就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学生只是在学习书本的知识,而灵魂却并没有真正的认同与契合,当代的教育者,特别是政治课程的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应当以“教化人心”为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讨论的哲学的最终结论是要去除旧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新唯物主义”,因为哲学问题本身就在于是否去改变和创造了世界,而不是纸上談兵。笔者的出发点是培养知行合一的现实中的人,这些生活在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人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的表现自己” ,所以,主体按照一定目的变革客体的感性活动就是实践,也因认识到这一点,“信仰”跟“人的历史性存在”就有了最夯实的现实基础。最终反映是  “信仰”跟“人的历史性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两种指向性。 由于“实践”问题不单单是对物质的生产劳动,也成为了“检验”路程。“信仰”与“人的历史性存在”在这样的路程中发挥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无限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实践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实践标准实质上绝不能完全的证实和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模版也是如此的‘不稳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综上所述,关于人的历史性存在对信仰的限制又是必定会出现的。

四、结语

“辩证法拒斥把任何一方绝对化的错误,认为把任何一方绝对化都是走向极端化谬误的开始” 。这将是我们怀着谦虚与严谨的态度去接受与优化人类文明的优秀宝藏,继承与创新历史唯物主义,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去打造一个“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现实环境。保存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辩证的发展新唯物主义,容纳科学的形而上学,重塑崇高的价值观。

注释: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刘森林.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J].哲学研究,2010(9).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美]瓦托夫斯基. 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M]. 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3][美]罗蒂. 哲学与自然之镜[M]. 北京:三联书店,198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列宁全集:第 38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列宁全集:第 1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刘森林.马克思与虚无主义:从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角度看[J].哲学研究,2007(7).

[9] 张盾.辩证法与当代哲学的命运——评阿多诺对辩证法的重新诠释[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

猜你喜欢
自由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不灭的信仰
信仰之花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