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恕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胃镜室,辽宁 鞍山 114014)
胃息肉(gastric polyp)是一种因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而产生的病变,是可以用肉眼就能观察到的隆起物,因此“息肉”这一叫法并不表示它的组织学构造和病因。胃息肉又分很多种,如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腺瘤等。关于胃息肉引发的原因,目前比较统一观点是认为人体先天遗传易感病态所引起的,但后天的情绪、饮食、感染、炎症、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会对胃息肉有刺激作用,给治疗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胃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一旦确诊为胃息肉,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精心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治愈的成功率[1-3]。近年来,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在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情况下,显著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
注:两组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护理后对比,P<0.05
images/BZ_234_175_324_2300_366.png观察组 护理前 0.99±0.39 0.92±0.33 1.55±0.29 3.01±1.02护理后 1.19±0.42 0.94±0.35 1.63±0.42 3.39±1.06实验组 护理前 0.98±0.35 0.95±0.36 1.57±0.41 3.18±1.19护理后 1.60±0.41 1.29±0.38 1.78±0.47 4.67±0.67
1.1 一般资料:接收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胃息肉患者一共有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当中,实验组20例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年龄在18~62岁,平均为(45.4±6.2)岁,息肉大小平均为(0.66±0.22)cm;观察组20例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年龄在19~65岁,平均为(46.8±7.3)岁,息肉大小平均为(0.58±0.32)cm。一般患者都是通过健康体检或感觉身体不适查胃镜发现的,经过医师外观和病理诊断发现息肉,所有患者均与临床胃息肉诊断标准相符。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情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1.2.1 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由指定的护士带领患者熟悉医院和病房的环境,了解医院的相关制度,尽快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的生活。组织专业医师向患者介绍胃息肉的相关知识、治疗的方法。并且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讲解,提醒患者在胃息肉手术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患者在手术中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师的手术和治疗,对手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详细为患者解答清楚;为患者制定出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
1.2.2 术中护理:在手术开始以后,护士要帮助患者采取适宜体位,使患者尽可能感到舒适。协助医师插入胃镜,找到息肉,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除方法。对于小一点的息肉,一般采用高频电凝切除;稍大点的,选用1∶10000的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液加少许美兰注射抬举息肉,护理人员应及时准备好术中用品,医师选准位置后,要及时出注射针并快速注入药液2~3 mL。术中要注意收拢圈套器的速度,一般电流控制在60~80 W效果较好。
1.2.3 术后护理: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等情况,给予患者抑酸类、止血类药剂,以防止患者因胃部分泌胃酸而影响伤口恢复。此外,术后要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禁止患者食用不利于术后恢复的食物。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合理的饮食指导可以避免患者术后创面损伤和相关的并发症。
1.2.4 出院指导:对于手术后即将出院的患者,医院要做好出院指导,患者回家以后的注意事项医师要进行嘱咐。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禁止患者抽烟喝酒,这样才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如果感觉到身体有不舒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护士还要指导患者做适当的运动,用科学的运动方式,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的概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1.2.5 观察指标: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情况。实验组和观察组均从情绪、身体和社会功能3个角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2.6 统计学方法:该研究中搜集所得全部数据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3.0实施统计学处理,用(s)进行计量数据的表示;用百分率进行计数资料的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见表1。在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上,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太大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仅仅为2%,而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却高达2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变,早期一般没有任何不良症状,属于良性肿瘤,10%~25%比较容易癌变,因此在临床中要高度重视,通过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手术后,可以避免发生癌变。近些年来,我院采用的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手术,创伤面积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两组数据中,实验组的50例患者,在手术后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情绪、身体及总体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很明显的高于观察组。由此,可断定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减少胃息肉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的推广与应用[4-8]。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67±0.67),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39±1.06),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仅仅为2%,而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降低,而且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明显要低于观察组。这主要是通过运用综合护理干预以后,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有了一个很深入的了解,因此在身体和心里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能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疾病及一系列的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手术患者来说,应该运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精细的护理,这样能使患者病情较快恢复,非常值得应用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