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颖
(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妇产科日常护理中所涉及的工作较繁杂,且对护士业务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较高,若不注重提升各环节护理工作的操作水平,有可能出现护理差错或引发护理纠纷[1]。为能进一步优化妇产科护理的总体服务质量,将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妇产科患者护理实践中,以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此次调研以我院妇产科接收的患者96例为对象,着重探讨将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选出我院妇产科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收且行医护服务的患者96例为调研对象,以上患者都于知情条件下参加此次评估活动,并能够配合回访调查;经统计,全部患者均属于孕(产)妇患者;当中不包含并发糖尿病者、肾肝功能障碍者、心血管系统性疾病者。按照调研对象护理方案的不同分别列入实验护理组(48例)、参照护理组(48例),实验护理组:年龄处在23~42岁,平均是(29.51±2.09)岁;初产妇37例,经产妇11例。参照护理组:年龄处在24~43岁,平均是(29.82±2.13)岁;初产妇36例,经产妇12例。对照两组患者一般临床信息以及资料,没有突出差异(P>0.05),可实行同期评估探讨。
1.2 方法:参照护理组对妇产科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工作包括:每日例行检查、掌握孕妇及其胎儿具体状况、处理相关护理工作等。实验护理组对妇产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即依据孕妇怀孕周期的不同,分阶段开展相应护理工作:①产前孕期护理及教育干预。大多数初产妇都不太了解临床分娩的相关知识,也没有具体经验,在产前容易出现一些负性情绪(抑郁、忧虑、惧怕等),为能辅助孕妇患者消除这些心理情绪,护士要按每例孕妇的实际状况予以孕期护理与心理疏导干预,向孕妇普及分娩的知识与相关经验,语言交流需亲切、自然,减少孕妇出现不必要的焦虑心理。另外,护士需对孕妇内心的疑惑进行一一解答,主动关怀孕妇,使其以平和、积极心态对待临床分娩。②分娩中的相关护理。分娩期间,产妇承受着极大痛苦,为缓解其疼痛感,护士要随时陪伴在产妇的身边,使用合适的方式安慰、激励产妇,也可轻轻抚摸其额头,令产妇体会到来自护士的精神鼓励。为了可以提升护理的操作质量,妇产科护士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和较好的职业素质,若产妇于分娩中发生了突发性不良状况,护士要立即投入急性处理的工作中,配合医师开展应急治疗,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使产妇能够顺利分娩。③产后指导干预。对于分娩后的产妇,护士应对其开展产后健康引导,日常饮食上,产妇需多进食高蛋白、高营养、多维生素的食物,且不能受凉;若身体恢复较良好,可适度进行床下活动,避免出现产褥病。同时,护士要向产妇传授如何规范护理及正确喂养婴儿的有关知识,并反复叮嘱出院后必须注意的相关事项,使产妇与婴儿都获得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1.3 评比标准:向两组孕产妇患者发放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掌握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满分是100分,0~60分判定为不满意;61~85分判定为一般满意;86~100分判定为很满意[2]。
1.4 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测,当对比差异有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实验护理组妇产科患者的总满意度是100.00%,参照护理组的是83.33%,对照发现,实验护理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参照护理组(P<0.05),两组满意程度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妇产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对照[n(%)]
妇产科中收治的全部患者均是女性,且大多患有女性疾病或属于妊娠妇女,因此,本科室的护理工作直接和患者预后情况有直接关联性。优质护理为科学化的一种新颖护理方式,将其使用于妇产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既能规范护士的日常操作行为,又能持续优化护理质量[3]。开展优质护理工作,能在对症治疗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不同患者的身心服务需求,并要求护士依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状况施予个人化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更具目标性、效率性[4]。此外,不论是孕期教育、心理干预,还是分娩护理、产后引导,优质护理都能为孕产妇提供人性化、科学化的相应护理,有利于护士和孕产妇之间构建良好的护患交流关系,进而提高护理管理和相关操作的顺利程度[5]。此次调研活动指出,实验护理组妇产科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护理组(P<0.05)。
综上所述,在实施妇产科护理工作时,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相应措施,有助提高护理的总体效果,使患者更加满意护士提供的岗位服务,临床中应推广该种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