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的逻辑力量

2019-06-22 14:21蔡明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9年1期
关键词:沃德英美结论

蔡明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现

亲眼所见亦非真实

周益德

①“二战”期间,军方通过弹痕的分布来确定飞机加固的位置,多弹痕处多防护,少弹痕处则忽略。而沃德意见却恰恰相反——幸存战机之所以幸存,是因为受伤的部位并不致命,而少弹痕的位置往往是致命伤,那些不能返回的飞机就是遗失的数据真相,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②巴尔扎克曾说过:“真相喜欢捉弄人,他总是给你看虚幻的真相,然后自己藏在别处偷笑。”事实正是如此,有时亲眼看见的,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那或许只是事情的一部分,若是盲目地断章取义,也许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③前一段时间的“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明明是“熊孩子”们有错在先,一些媒体,甚至很多有影响力的微博大V们却只听信“熊孩子”家人的一面之辞,并盲目地加以渲染并转发以扩大其影响力,在网络与社会舆论的双重压力下,女医生无法忍受,最终服药自杀。

④女医生自杀背后的“网络暴力”充当了主要的推手,假使没有那些网络媒体的肆意渲染夸大,结果也许并没有那么严重。

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女医生死后,事情却开始反转,事件的完整经过再次被曝光到了网上,“熊孩子”一家开始被人肉搜索,有人甚至到“熊孩子”的學校贴吧发帖骂人,其中不乏一些几天前刚刚骂过医生的。

⑥这些人,便是传说中的“键盘侠”。

⑦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人们根本无法得知那些虚拟账号的一端到底是怎样的人。只要不犯法律,再过分的言论都不会被禁止,这就给了一些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可以大肆发表那些现实中根本不敢说的话而不用担心后果。他们可能只是看到了一个短视频,就开始“声援”那些看似弱势的一方,甚至对另一方进行人身攻击。更有甚者会暴露他人的个人身份资料,也不管那短视频只是断章取义,自己只是片面地看到了问题。殊不知,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心理创伤!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一个人的尊严是不可践踏的,而“键盘侠”们的行为恰恰损伤了他人的尊严。一人或许还能忍受,但百人,千人,甚至万人一起,就会对他人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这正是“键盘侠”的可怕之处。

⑧任何时候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全面,我们眼中不应只有看见的,更应用智慧的头脑寻找看不见的部分,或许真理正藏在其中等待发掘。

⑨“键盘侠”们,请收手吧!在发表每一句言论前,请先经过大脑的思考,不要盲目跟风,请全面、理性地看待问题,避免悲剧重演!

初读印象

从文章的题目和第①②⑧三个自然段的文字来看,作者根据材料所选择的角度和确定的立意都应该是正确的。除少数概念使用不够准确外,语言表达与文章的思路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流畅的。可以看出周益德同学的议论文写作能力还是比较好的。

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的地方也有如下两点:

一是,原本是嫁娘,结果成了新娘。这就是习作给人的初读印象。“德阳女医生事件”原本是用来证明由“幸存者偏差”这一材料引出的观点的,结果成了整篇文章写作的主场和重点。从文字量来说,占70%,全文字数933,写“键盘侠”的竟然达到652字。9个自然段落,只有3个段落在写“沉默的数据”这一材料。这种喧宾夺主的论说把原本写作的起点丢了,更把文章写作的中心淹没了。

二是,这篇作文大量篇幅所引述的事件材料,貌似切合题目,其实与作文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性质是不一样的。网络提供的信息与英美军方面对中弹飞机现场的信息性质是不一样的;英美军方、统计学家沃德面对相关信息的态度与“键盘侠”的态度也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三是两者之间的思维品质更是不一样的。如果引用键盘侠来说事论理,就必须有求同求异的比较和辨析,不能简单化地处理,也不能混为一谈。

修改建议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然则天下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可是话虽如此,天下只知其一就敢招摇过市的人还少吗?苏轼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英美军方并非感性用事,也并非完全靠直觉,可他们的结论与“臆断”没有两样。因为他们缺少统计学的常识,缺少逻辑思维能力,好在他们能择善而从,最后采取了沃德的意见。其结果还是让人满意的。“亲眼所见亦非真实”这样的立意,是从英美军方最初的调查与结论这一角度出发提出的,是符合材料的。

为什么写出来的作文成了“嫁娘”转“新娘”的局面呢?修改之前,必须弄清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否则以后可能还会犯错。

一是没有审清题目、题型和写作要求,这不是“从某某说开去”之类的文题。

二是缺少向心意识,写作时跟着感觉走,看上去好像是一路顺着走下去,最终是越走越远。

事实上,就这道材料作文来说,如果你确定观点是“眼见亦非真实”,那么,你的写作就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观点,从提供的“幸存者偏差”这一材料出发,首先简要诠释这里的“真实”是指战机被击中的真相,指真正的原因,然后,重点是逐一陈述你的理由,并辅之以分析,也可适当提供其他论据,证明“眼见亦非真实”这一观点的成立。

[升格作文]

亲眼所见,亦非真实

周益德

其实,“二战”期间英美军方的判断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基于眼前幸存飞机弹痕数量多少的调查。但最后的事实证明沃德判断是正确的,无疑撼动了我们深信不疑的常识“眼见为实”。

何以如此呢?

是因为真相、真实已经不在英美军方这些判断者的眼前,它已经随着坠毁的飞机一起消失了。而幸存下来的飞机,恰恰都不是致命部位受弹的飞机。正如沃德所说的那样,幸存战机之所以幸存,是因为受伤的部位并不致命,而少弹痕的位置往往就是致命之处,那些不能返航的成了“沉默的数据”,才是“坠毁的真相”。也就是说,虚相在场,真相缺席。

再说,即使真相在场,我们的眼睛也未必能够见到真实。因为真相虽不只有一个,而虚假的表象却永远非常多,它纷繁芜杂,掩盖着事实,混淆着视听,一如真假李逵,又如真假美猴王,一般人是无法用眼睛来识别的,而现实生活中,更有人煞费苦心制造假象,挖空心思诱人上当,比如转基因食品,比如娱乐圈的阴阳合同。若没有火眼金睛,是很难辨别的,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上当的唐僧。

因为,人性是有弱点的,难免有先天的视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者有之;“先见为主,不及其余”者有之。甚者,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偏听偏信,不负责任”;或“睁着眼晴说瞎话”;或“枉顾事实,党同伐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很多事情的真相被遮蔽,很多事件成为“谜”,也就不足为怪了。

“幸存者偏差”告诉我们,眼睛有时候是靠不住的。要想寻得真相,揭示真理,还得要像沃德那样,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推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闪光的并不都是金子。《诗经》中的“蜾蠃借子”也好,托勒密的“地心说”也罢,当初人们看到的只是“虚幻的真相”,是相对于真相的表象。螟蛉与蜾贏,一虫一蜂,本是捕食关系,借子之说何处张本呢?宇宙之大,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怎么能确定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呢?又怎能确信地球是不动的呢?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真理喜欢捉弄人,它总是给你看到虚幻的真相。”

当然,这是科學领域的话题。但是,正从另一个维度告诉我们,“幸存者”是会有“偏差”的,“沉默的数据”更有价值。“沉默的数据”并非眼睛能见,需要借助工具来研究,需要科学实验与全方位求证,需要大数据分析、推演和“超算”的帮助。

谨记,“亲眼所见,亦非真实”。同理可得,“肉眼不见,亦非为虚”。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在形式要求上与2017年相比变动较大,由材料6选3的自主立意转向了单一材料的聚焦而深刻的立意,重点考查写作者对于同一材料的多向思考和深度挖掘,是一次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挑战。

正如网上所言,“从内容上来说,本题错开了当下的社会热点和近几年热议的传统文化,援引了大家津津乐道的‘幸存者偏差这一逻辑谬误,突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强调学生对于自我思维的深度批判及其同生活现实的联系,可谓是高考材料作文中的一股清流。”

而这,股清流,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一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二是理性语料的阅读梳理与辨别探究,三是直接指向写作的思维品质,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辩证思维以及严谨周密的表达。

写好这样的材料作文,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批注材料,表解要点

1.读懂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的意思

“二战”期间(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背景),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事件的目的、意图),英美军方(调查者之一)调查了(并非直觉)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调查样本和关注要点,即调查的内容,从论证来说,是前提条件),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或谓之推导出来的结论)。

然而(关注转折词中隐含的情感态度)统计学家沃德(又一调查者及学术头衔提醒)力排众议(突出关键行为,特别会引发读者去刨根问底,何以能够如此呢),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这是统计学家沃德的观点,也是他的结论),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支撑结论的原因、理由,即论证的前提或依据),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特别强调这种理由的特质与状态是“被忽略的数据”)。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事件最后的结果,沃德的观点、判断、推理是真的,经后来的实战检验是对的)。

2.能够概括出层意并能够将要点表解材料共有三个层次:一是,英美军方的调查及结论;二是,沃德的推理与结论;三是,最后的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当然,能够一边阅读批注,一边手制一张草表,理解起来将更为直观与方便。

二、凭借逻辑分析,找出正误关键

1.英美军方的逻辑

他们的逻辑起点是:从可以找到的证据开展研究,可以找到导致战机被击中而坠毁的真正原因。

他们的基本判断是一个三段论构成的:战机需要加强的应该是中弹率高的地方。(大前提)

弹痕越多的部位恰恰是中弹率高的地方。(小前提)

因此,弹痕越多的部位,越是需要加强的。(结论)

这个三段论推理,从形式上看,完全符合三段论推理的要求,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他们的错误是逻辑起点出现了严重偏差,三段论的大前提经不起推敲,是一个并非完全正确的判断。因而据此推出的结论就难免错谬。

2.统计学家沃德的逻辑

他的逻辑起点是:从被忽略的数据中,才能找到战机坠毁的真正原因(坠毁的真正原因只能在坠毁者中寻找);事实上,坠毁者已经无法寻找,那么,幸存者的数据,只能从反向推导出原因来。

如果中弹率高的部位是战机坠毁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些战机就不可能幸存下来。

现在这些战机幸存下来了;

那么,中弹率高的部位就不一定是坠毁的必然原因,因而不需要加强。

这是一个充分而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这个推理从形式到前后条件的关系都成立。因而,能够推导,至少是有力地怀疑军方得出的结论。

于是,他就有了自己的基本判断,战机各部位的中弹概率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只有当战机的要害部分遭重创,战机才会坠毁。于是,推理如下:

如果遭到重创的是战机的要害部位,那么,战机就不可能幸存下来。

反之,能够幸存下来的,遭重创的部位,一定不是战机需要加强的要害部位。

相反,那些没有弹痕或者弹痕较少的地方,恰恰是需要重点加强的要害部位。

沃德因为逻辑起点的正确和逻辑推论的过程与方法的合理,于是得出的结论(观点),或者说是基本判断,便能够“力排众议”,而且,最后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三、明确写作任务,巧取角度,准确立意,充分论证

命题选用了逻辑学当中的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的史料。这一材料的性质和“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写作提示决定了写作的任务应该回答:沃德的意见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沃德是如何力排众议的;或者英美军方为什么最后会接受沃德的意见;或者,事实为什么会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这样的材料性质决定了它的写作一定是带着非常明确的写作任务的。

在写作任务的驱动下,我们可以自选角度。这里就有一个巧与拙的差别。可以从英美军方,也可以从沃德,也可以从两者结合,更可以从材料整体等角度去审读材料。当然,你也可以从调查样本选择、调查关注要点、调查结论与前提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去阅读材料。谁才是最为取巧的呢?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最为快速地切入问题要害或便于逐层深入直逼关键的角度是最好的角度。始终在外围转来转去,无法快速完成写作任务的角度,最好舍弃。比如抓材料最后一句或“力排众议”等角度切人,相对来说,应该属于有智慧的角度。

切人材料,全面分析,找准回答写作任务中所列问题的穴位处,提炼出准确的观点,形成正确的判断,这是写好此次作文的又一次考量。

比如,英美军方从最初的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到后来转而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实际上也是采纳了沃德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开始关注被忽略的、导致问题产生的“沉默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不仅重要,甚至是致命的。这就可以形成:“真相未必在场”“不能忽略生活中沉默的数据”“被忽略的部分往往是致命的”等。

比如,英美军方起初只是研究有限的资料、眼前的弹痕,而没能像沃德那样全样本分析和更加关注“沉默的数据”,可以形成:“从已知中发现未知,方是有知”“现实未必真实”“必须全面看问题”“只有透过表象,才能窥得真相”等。

比如,可以抓住这则逻辑性特别强的材料特点,并以军方和沃德的逻辑思维入手,尤其是沃德的数理统计逻辑入手,提炼出更为深刻、独到的观点:“感性不可信,理性力无穷“逻辑学:规避风险的学问”“前提正确才能推断出正确的结论”“生活需要学一点逻辑学和统计学”“合乎逻辑,才能觅得真知(相)”等。

最后是构思写文。就这次写作来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分析和如何论证。既要综合材料,条分缕析,又要学会比较,逐层深入。这一点,在周益德同学的升格文中,已经有了充分体现,这里不再重复。还有一点,就是同学们论证过程中的举例问题,一定要围绕材料含意和中心觀点,对材料的分析一定要贴近材料和自己的中心论点,不要旁逸斜出,更不能跟着自己的论据走,滑出去而收不回来。

猜你喜欢
沃德英美结论
克罗地亚沃德年高跟鞋赛跑比赛
上帝的旨意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上帝的旨意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结论
英美常见表达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