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生
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骨伤科 (辽宁海城 114200)
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5~12岁小儿,其发病率约占肘部关节创伤的60%。经临床实践发现,小儿骨折后若未能及时处理,极易出现肘外翻畸形等并发症,造成肘关节功能异常,更为严重将出现永久性残疾,对小儿身心健康影响较大[1]。近年来,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已成为该类患儿治疗中的常用方法,但多次手法整复会增加骨化性肌炎,不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故采取何种手法整复并复位对保障患儿肘功能恢复具有重要影响[2]。本研究旨在探讨正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旋转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治疗的114例伸直旋转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诊,均为闭合性骨折。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7例。试验组女20例,男37例;年龄3~12岁,平均 (7.85±1.23)岁;病程3 h至5 d,平均 (2.14±0.85)d。对照组女23例,男34例;年龄4~12岁,平均 (7.83±1.26)岁;病程2 h至5 d,平均 (2.11±0.8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患儿、无法积极遵医嘱治疗或随访患儿。
试验组接受正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1)针对骨折远端向后外侧移位患儿。该类骨折属于向外侧旋转移位,指导患儿保持仰卧位,一助手对上臂骨折近端进行扶持,另一助手扶持前臂,术者两手分别握持骨折远端、肘关节后方;将骨折近端外旋、远端内旋,随后对旋转移位进行矫正,向内侧提拉骨折远端,向外推按远端,矫正向外移位,并指导助手屈曲肘关节,直至深屈肘位;待复位后,握持骨折端,并屈伸肘关节,嵌合骨折端,固定于屈肘位 (90°~110°),夹板超肘位固定。手法整复后,指导患儿进行手腕屈伸活动及手指握拳活动,术后及时复查X线片,针对骨折端移位患儿,及时矫正,待夹板拆除后指导患儿进行主动肘关节功能锻炼。(2)针对骨折远端向后内侧移位患儿。该类骨折属于向内侧旋转移位,术者两手分别握持骨折近端、肘关节后方,将骨折近端内旋、远端外旋,向外侧提拉骨折远端,向内侧推按近端,矫正向内移位;随后指导助手将肘关节屈曲至深屈肘位,复位后握持骨折端,并屈伸肘关节,嵌合骨折端,固定方法同上。
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法整复治疗,于拔伸牵引下,通过两点捺正法,矫正骨折远端向桡侧侧方移位及骨折远端向后方移位,外固定、功能锻炼同试验组。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整复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依据 《肘关节外科学》[3]中标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其中旋转移位矫正,前后位对位超过4/5,与健侧相比,患侧肘关节屈伸减少<10°为优;旋转移位矫正,前后位对位超过3/4,与健侧相比,患侧肘关节屈伸减少≥10°、<20°为良;旋转移位多数矫正,前后位对位超过1/2,与健侧相比,患侧肘关节屈伸减少≥20°、<30°为可;未达到上述标准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并发症。观察手术6个月内两组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估正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安全性。
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整复1次患儿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中仅对照组出现1例肘内翻畸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整复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
肱骨髁上骨折属于小儿肘部常见的损伤类型,目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尺骨鹰嘴牵引、闭合复位加固定、手术疗法等,但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大[4]。正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作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中的常用方法,具有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经临床实践发现,只有在良好判定骨折端旋转移位方向后,才能实施正确手法,保障复位准确性。目前该类患儿骨折远端为向内还是向外旋转为评估骨折端旋转方向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优良率、整复1次患儿占比较高,试验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由此可见,相对于传统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接受正骨手法整复治疗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加快肘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整复次数,进而可减低骨化性肌炎发生风险,对促进患儿心理、生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是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较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杨洪起和郝同玉[5]研究证实,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肱骨近端骨折患儿接受正骨手法、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复位效果良好,利于促进患儿肩关节功能恢复。分析原因可能为在该类骨折患儿治疗中,多在掌握患儿骨折端旋转移位方向后,实施正骨手法整复复位,分别通过内旋法、外旋法矫正外旋移位、内旋移位,可沿骨折移位路径实施反方向恢复,利于提升整复效果,并可避免多次整复所致的骨化性肌炎;此外,治疗中及时准确复位,利于促进骨折恢复,减轻患儿身心痛楚,有利于提升患儿治疗舒适度[6]。
综上所述,伸直旋转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接受正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利于减少整复次数,提升手法整复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