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钟平成、姚燚垚 翻译:王雷 美编:安宏宇、严雨
就让我们来解答困扰你许久的摄影问题吧!
总是遇到无法解决的摄影问题?满脑子的疑惑却无人可问?
以下2种方式皆可参与:
一、在微博发布问题@影像视觉杂志 并添加标签#专家指导#;
二、将问题发至邮箱zhongsj@syzychina.com。
ANDREW JAMES
从事摄影写作、教学方面的工作长达25年,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
Q 我买了一台新的佳能EOS 4000D,在光圈调整上遇到了点问题。我应该把光圈调整的步长设为1/3挡调节,还是1/2挡调节呢?
—Shirley Hope
A 你好Shirley,我一直建议按1/3挡步长,因为这样可以让你在设置曝光补偿时获得更精细的曝光控制。这听起来也许相差并不大,但有时候会出现增减半挡曝光补偿都太多的情况,因此1/3挡似乎是更精细的调节方式。
相机一般默认设为1/3挡,所以如果你的相机就是这样,那就不用更改。曝光量的增加是由光圈与快门速度决定的,所以如果你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并设置曝光补偿,快门速度将会按照输入的补偿值以1/3或半挡步长变化。如果用快门优先拍摄,光圈将会根据你的补偿值改变。
总的来说,我设置了整挡光圈值作为我的光圈(如:f/4、f/5.6、f/8)但是如果你用f/6.3代替f/5.6,图像看上去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总之,以1/3挡增量调整光圈确实会在精确控制曝光方面带给你更大的控制权,这也是我坚持这样用的主要原因。
1 考虑布光
拍摄静物可以采用自然光或闪光照明,但要仔细考虑如何操控光线,才能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的地方。如果使用自然光拍摄,一块反光板很有帮助。
2 背景是怎样的?
背景既能作为补充,又能形成反差。背景也不一定是人造的,特别是在户外进行拍摄。
3 使用三脚架拍摄
拍摄出色的静物照片要花费大量时间。最好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这样就可以修正拍摄角度,自由调整画面构图。
4 使用实时取景模式
将相机固定到三脚架上,利用相机的实时取景模式不但可以在布置场景时辅助构图,还可以查看主体的光效。
5 不要急于拍摄
在静物拍摄中,哪怕是最小的构图变化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在排列物品时最好有条不紊,慢工出细活。
6 在新的地点发现静物题材
还可以在物品所在的环境拍摄静物作品,可以到棚屋、温室或者房间各处寻找各种简单物品栖身的地方。
Q 我能把假日里用的一台笔记本电脑上的Lightroom Catalog目录,回家后转移到台式机上吗?这样我就可以继续在台式机上工作了。
—Trevor Wright
A 可以把笔记本电脑上的Lightroom目录导出,然后再将目录导入台式机。完成不同电脑之间的迁移后,此前对这些图像进行的任何评级与处理都能识别,而且操作过程非常简单。
在你的笔记本电脑的Lightroom里右键点击你希望导出的一个或多个文件夹,然后在弹出菜单中选择以目录形式导出这个文件夹,将内容存入一个移动存储设备的临时文件中。将这块移动硬盘连接至你的另一部电脑。在那部电脑的Lightroom里进入文件>从另一个目录导入;选择移动硬盘上的那个目录,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点击导入。这样就可以把目录导入你的电脑,然后继续处理假期拍摄的照片了。
尽管这个方法完全可行,但我自己并不会这么做。我很少在外出时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太多后期处理。一部分原因是时间紧迫,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更喜欢在照片拍摄完后一段时间再进行所需的后期处理,在一块更大的屏幂上。所以我的做法是,将存储在移动硬盘里的照片下载下来,并将照片备份到家中的硬盘里。然后我会将这些RAW文件导入Lightroom,从头开始工作。
如果你希望将目录导出然后继续之前未完成的工作,一定要确保已经妥善备份了原始RAW文件。
在这张混乱的印度街道的照片中(上图),照明光线非常诡异,以至于Andrew不知道该用哪种白平衡。所以他直接使用自动白平衡,因为他很清楚可以通过后期处理改变照片的色调以符合他对当时场景的感觉。
Q 我的一位摄影师朋友告诉我,一定要在相机内设置准确的白平衡。我一直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以RAW文件拍摄,就可以在后期处理中调整色温。那么哪种方法最好呢?
—Terry Stewart
A 在机内设置准确的白平衡有明显的好处:可以在后期处理时节省一些时间。不过坦白说,由此节省的时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并非必须。
也许在机内设置准确的白平衡还是很有个人成就感的,尤其是在复杂的光线下拍摄。在这类情况下,我会把自定义白平衡设置为一种固定的预设白平衡模式,例如日光、阴天或钨丝灯。
然而使用RAW文件拍摄的主要理由,就是让你能够对最终图像效果拥有终极的控制权。因此把自己限制于只能忠实再现当时拍摄场景的白平衡体验,也许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举例来说,即便我在拍摄现场利用阴天白平衡来保留画面的暖色调,后期处理时依然需要进一步增加暖调。当然,如果你只用JPEG文件而不是RAW文件拍摄,尽可能在现场获取准确的白平衡就变得重要得多。因为对JPEG文件的白平衡进行调整,远不如对RAW文件那么灵活,色温的调整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有时候要拍到满意的照片,就必须尽可能确切知道当时场景的正确白平衡。我发现旅拍海外例如印度或古巴,在夜间拍摄已经遇到过好几次了,在印度拍摄的例图就很明显。
用RAW文件拍摄可以带给你色温调整方面的巨大便利,但如果你希望在机背液晶屏上就能显示相当精确的色彩,拍摄时提前设定好相应的色温还是有意义的,这样就能在浏览时看到与最终经过后期处理的照片相近的效果。记住,预览照片是一张小尺寸JPEG,而不是实际RAW文件本身,所以依然可以在后期调整中享受巨大的自由度。
Q 当我拍摄逆光题材时,应该如何对场景曝光呢?
—Ray Woodman
A 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你希望场景呈现出的效果,以及光线的强度。逆光是一种充满乐趣而且创意十足的拍摄技法,可以用于各种拍摄主体,包括肖像、野生动物与风光。
通常来说,当你将镜头指向光源方向,相机测光系统会倾向于让前景的被摄主体欠曝。也许这正是你所希望的:毕竟光源位于主体身后,主体正面无法得到充足的照明。如果这种情况达到极致,就成了剪影。为了实现剪影效果,你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欠曝,让主体变得更暗甚至呈现全黑的样貌。
但在许多情况下,你需要拍清楚主体正面的细节,此时该做的就是增加一些正的曝光补偿,让主体更亮一些。所有的逆光肖像几乎都是这样的思路,尽管也可以利用反光板将部分光线反射回主体人物的面部。
请看上面的例图,一只羊正在草地上吃草。上面的照片是相机使用评价测光对场景进行测光的默认效果。逆光让羊和草地欠曝,但是下面的照片通过增加+2/3曝光补偿,提亮了羊和周围的草地。当然,树木与天空区域也被提亮了,不过从观感来看第二张照片显然更加自然。
逆光拍摄时要时刻注意镜头炫光,你可以利用它作为创意元素,但也可能是你避之不及的缺陷。使用镜头遮光罩,再加上小心用手遮挡,有助于避免炫光。拍摄这类场景时可以尝试用点测光对中间调区域测光。只要通过液晶屏的直方图对图像进行评估,然后设置相应的曝光补偿就可以了。
Q 对于一般摄影来说最好的云台类型是什么?
—Colleen Tolland
A 我认为最简单的云台类型,同时也是最适合你的,当属球形云台。球形云台是最流行的云台种类,因为它们非常简单易用,而且对于不同的拍摄主体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球体在球座内转动,让你可以旋转并将相机指向任何位置。
我在风光拍摄和野生动物题材中都喜欢使用球形云台。在微距拍摄中我并不太喜欢球台,因为它不太适合做出非常精细的调整。对于这类精确拍摄,我更喜欢使用三维云台,它可以让你在三个不同的轴向进行单独调整。
Q 我买了一块反光板,可以选择白色、金色和银色反光面。哪一种最实用?
—Lesley Neep
A 我用的最多的是白色和银色反光面。说实话,我从来不用金色,对于偏爱自然效果的我来说,金色反光面添加的暖色调过于强烈,通常会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相反,白色和银色的反光面可以带来最纯净、最柔和、也是效果最自然的反射光,当然这两种的区别也很明显。如果你需要更大一些的反差,就该使用银色的款式。
几招快速拯救这张喵星人照片
这张小猫从一扇旧窗户向外张望的照片亮点很多,但是照片有点欠曝,构图也需要再收紧一些。
首先,我打开Lightroom的镜头矫正面板点选开启配置文件矫正。然后用变换面板修正不够平直的窗框。要注意,它并不是一条完美的直线,因为旧窗户实际上本来就不是水平的,通过软件中的引导线工具我可以进一步改善一下。调整时,还可以用缩放滑块放大了画面的中央部分,同时裁切掉那些对画面没有帮助的四周砖墙部分。
这张照片用黑白效果更好。按下V键可以立即将图像转为黑白。接下来可以利用基本面板中的黑色与白色滑块改善曝光。我提亮了白色,然后压暗黑色,从而提高画面反差。
最后我希望进一步突出猫咪。我使用调整画笔小心地在猫咪身上涂抹,稍微提亮阴影与白色部分,确保这只小毛球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