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吴春花
《建筑技艺》杂志(AT)
走出城市,走出水泥森林,心向自然来创作。从山谷里的杭帮菜博物馆、中信金陵酒店,到沙漠里的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美舍河湿地展示馆,再到即将开放的北京世园会中国馆、正在进行中的以工业遗产改造为主题的江苏园博园、贵州楼纳的乡村书院,我始终坚持的是面向自然、面向风景的创作,即向自然景观学习,向传统农耕文化学习。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位于海口市风景优美的滨海公园内,怎样能更好地融入场地内的小山丘、周边的绿色与不远处的海景中?建筑设计不仅需纳景,还需导风,以适应当地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建筑整体被约9 000m2的木结构屋面覆盖,屋面结构由单曲胶合木梁、胶合木次梁以及双层木屋面板组成,最长一根胶合木梁长度约50m,整体屋面采用钢结构体系进行支撑,屋面上部覆盖红雪松木瓦,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作用。屋面起伏之间风从檐下的建筑中穿过,同时屋面也充分地起到了遮阳作用,增加了下部空间的舒适感。木屋面之下是半室外的骑楼空间。主要设置了一些服务游客的功能,同时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当地火山岩的使用使得骑楼更具海南传统建筑特色,也减少了耗能。便民服务平台、城市规划展示、城市综合管理的功能设置在建筑内部。2018年12月28日,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正式揭牌启用,成为展示城市的一个重要窗口。
南宁园博园原本是一片被开采得七零八落的废弃矿坑,要转变为展示园林文化的窗口,我们觉得绿色性、生态性、创新性是必然之路。这里有两点值得探讨:第一,当谈及园博会,大多以传统建筑与传统园林来诠释,是否可以有创新;第二,园博会中往往有以花为装扮的大型高耗能温室,这是否是必然的形式。因此,我们希望探求一种不一样的园博会,它将是对丰富多彩的广西多民族文化与自然风貌的一次重构。
1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鸟瞰2 湖岸边的海口市民游客中心3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木结构屋面细部4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木屋面下内街夜景5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总平面图6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内街景观瀑布及水系
7 清泉阁鸟瞰8 清泉阁形体生成9 清泉阁结构分解10 清泉阁空间结构11 清泉阁入口细部12 清泉阁金属密檐
在南宁园博园中,我和设计团队尝试结合不同的展馆、主题,以山、聚落、桥、构架、屋顶来呈现不同的形态。在园区主入口,我们设计了一个拥有超大屋顶的开放空间,零售和服务功能点缀其中,并以连廊连接形成丰富的空间,不仅为排队进园的游客解除了暴晒雨淋的困扰,也为园博会之后新功能的植入创造了可能。
每个园博园都有一个塔,而在南宁园博园我们希望跳脱传统的形制,在传承广西地区民族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呈现属于这个时代的建筑,而不是简单的复制。清泉阁的创作灵感,一方面来源于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特有的原始与粗犷,阁身外围为空间钢结构支撑全开放的层层金属密檐,形成一个具有张力、高耸的密檐阁,那一根根向上延伸的杆件均是受力杆件而非装饰构件,正体现着最质朴的结构之美;另一方面,考虑塔底入口与塔顶登高望远的大量人流,通过形体的扭转解决了传统观光塔“下大上小”导致游客拥挤的问题,将塔做成一个“A”形加“V”形结合的空间体系,自然形成底部的大空间与层层而上的顶部观景大平台,这种设计越往高处越开放,阁内阁外空间相互变换,构成了独特的观景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建筑呈现的形态也不一样。现在,清泉阁已经成为南宁园博园的重要标志,游客接踵而至,拍照留念,日均游客量达上万人次。
与清泉阁隔岸相对的是赛歌台,同样受到当地少数民族河边树下对歌行为的启发。看台环绕开阔的表演空间依水而建,以山水为舞台背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以现代空间体系演绎地方传统。建筑的屋顶由如同生长在土地上的大榕树的树状结构柱支撑,屋顶以三角形的几何分格形成上下凹凸的椎体,虚实结合,仿佛是大榕树的树冠,自然有机。还有利用两个小山坡自然形成街道与展览空间的园林艺术馆,以十个亭子连接成圆环的东盟馆,人们既可站在跨越于水面的廊桥之上远眺,又可以流连于传统群落般的园艺展馆中,给人们带来建筑与园林的全新体验。
相较于古人自赏游玩的诗情画意般的私家园林,面向大众的当代景观,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都市人工景观都应更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13 赛歌台鸟瞰14 从赛歌台看向清泉阁15 赛歌台“树荫”下的看台与舞台16 赛歌台结构细部17 体验馆内庭18 体验馆竹格栅细部19 体验馆构架细部20 园林艺术馆鸟瞰21 园林艺术馆入口平台夯土墙与壮锦纹细部22 园林艺术馆“天幕”下的内街23 东盟馆鸟瞰24 东盟馆展厅细部25 东盟馆廊桥
26 昆山园鸟瞰27 昆山园总平面图28 昆山园内框景出苏州园主体建筑屋顶29 昆山园蜿蜒的劈开竹竹墙30 昆山园框景望戏台
今天再看中国传统园林,它们永远是古人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面对经典,我们如果仅仅满足于复制,那么经典将失去生命力,我们这代人也就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因此,创新与突破,永远是我们面对传统应有的一种态度。不难发现,各届的园博园常见稳重刚健的北方派、精巧淡雅的江南派、轻快活泼的岭南派,在叠山理水布景之间,将人们带入中国传统园林中。当然,再现传统是一种方式,但是当代的景观语言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可能?
就在南宁园博园的规划过程中,我们偶然接到了昆山园的设计任务。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昆山乡间村落的田园风光,粉墙黛瓦,竹林曲径,小桥流水,小小的昆山园就应该有着这样的飘逸、恬静。想起在西浜村昆曲学社中,以疏密有致、暗含昆曲韵律的竹格栅,围绕起院落与走廊,并以竹子在小河之上搭建起戏台,昆曲的表演随着光影成为一幅流动的画卷,我想如果将发源于昆山的昆曲文化带入设计中,并以此为主导,以田园风光为基础,再以昆山园之现代与隔壁苏州园之传统相对照,岂不是更有一番意味。
于是,昆山园以竹入境,竹子围合的浮廊蜿蜒跨越于草坡和水面之上,与对面品茶听戏的敞亭、廊外的芦苇、水幕一起构成了整个回游场景。这个场景又是适合昆曲的表演,浮廊之上,进退之间,曲声悠扬。浮廊顶部以镜面不锈钢隐去结构,人穿行其中似有一种漂浮感,又犹如置身于绿色的花草树木中;继续穿行,竹廊由明亮转而暗沉下来,白色PVC透光膜代替了竹子的围合,意图创造夜晚以白色为布景的变幻光影,与中国山水画的留白同工,也为昆曲表演增添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自此昆山园实现了一种由静到动的景观营造。
31 昆山园戏台32 昆山园竹廊夜景33 昆山园变幻光影的白色廊桥34 昆山园茅草棚与竹廊相对35 昆山园茅草棚36 昆山园夕阳下的茅草棚
回到主题,风景中的建筑其实是从老祖宗那里传来的,都源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今天,当我们同样怀着一颗对风景、生态的敬畏之心,重新看待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筑与传统风景园林的关系,将获得全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以山居场景为理想的中国园林,试图重塑符合山水栖居要求的理想场景。从中国传统园林的诗画意境,到今天多元的城市景观,虽然已无法达到古人的不同地景与建筑媾合而成的山水场景,但更应尊重特有的自然景观与地质地貌特色,大到博物馆、办公楼、城市综合体,小到公园、街道、屋顶平台,都应处处有其景,创造令人舒适、惬意的城市风景,创造物质体验与精神感知、生态美学与绿色生活的多重景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应是符合我们时代需求的城市风景,应是我们每一位城市建设者的责任。
建筑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建筑师密切关注、乐此不疲探讨的话题。优秀的建筑作品必定是根植于其脚下的土地,生长于既有的场所文脉,因其周边环境的需要而被赋予功能,被赋予性格,进而被赋予生命。
我们力求从既有的场域中生发出各种可能的状态,新介入的空间基于原有的场所特性而生成、组合、变换、成长、衰落、再生……这是一种自由生长的状态,跳脱理想的建筑范式的掣肘,规避既定的逻辑秩序,不强调建筑本体的符号化和可识别性,而是从关系入手——空间与空间之间、空间与场所之间、空间与人之间,这些“之间”的状态往往是设计中最有趣、最生动的部分,是人的活动最为密集的部分,它可以从室外自然生长到室内,可以从一个院落自然生长到另一个院落,可以相互交叠错位,可以“既非室外又非室内”,这些“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空间本体的纯净性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不受建筑尺度、规模、性质变化的影响。
我们希望消除既定的边界,呈现一种透明的状态,使新介入的空间触手可及。使用者可以于空间与空间之间、空间与场所之间自由探索,弥漫前行。尽管在现实语境下,这种边界的物理特性依旧存在,但是通过交叠、互通、延展、复合等状态使其呈现一种相对模糊的关系,以游目的方式引导关系中人的活动,通过非单一线性的线索组织,呈现出渐次递进的动态关系,以多向度、多维度、多路径的探索状态达到对空间场所全方位的感知。
建筑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是我们对场所的理解中最核心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