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忠
火车转盘、车库、煤台、水塔……这些存在于蒸汽火车时代的铁路遗迹,在成都温江一处小区内被按比例缩小重现,栩栩如生。大约300平米的这处房屋,是火车迷张久安和儿子张弛花5年时间亲手打造的“火车庭院”。这个“火车庭院”不仅刷爆朋友圈,吸引了一波波火车迷前来参观,还让张弛挖掘出一个火车模型调度员的新职业。
父子迷上火车模型
已经退休的张久安,当其他的同龄人都在跳广场舞、打麻将、喝茶时,他沉迷于火车庭院中的景致不能自拔。
退休英语教师张久安自小就是一个火车迷。1993年,他去澳大利亚留学,被一家卖微缩火车模型的商店所吸引。机械构造和外形功能与真火车一模一样,甚至能在配套的铁轨和沙盘上正常行驶,他从此深陷于火车模型的爱好之中。
回国任教的张久安开始收藏火车模型,儿子张弛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在火车模型堆里长大。2002年,张久安惊喜地发现国内也有专门生产火车模型的品牌。可好景不长,第二年该品牌就因为销售业绩不理想要撤出成都市场。在张久安的努力下,对方允许他做成都的代理商。为了把柜台上所剩下的模型全部买下,张久安东拼西凑了两万多元。这些模型被张久安妥善放置在一个十平方米的储藏室内,他有空就和儿子拿出来把玩一番。而成都的火车迷也不在少数,就在他们以为成都难以买到火车模型的时候,意外得知张久安这里还有一些存货,就登门向他购买,生意就这样渐渐做起来了。
随着收藏的模型越来越多,儿子跟着玩的兴趣越来越大,张久安就想着做一个动态的沙盘模型,带着儿子动手,让火车开起来。
2007年,张久安把车库腾出了做沙盘。6平方米的动态模拟沙盘几乎容纳了所有铁路元素:涵洞、隧道、交叉搭扣一应俱全,铁轨旁的草地、树林、池塘、公路应有尽有,还有不可或缺的火车站与机务段。这个沙盘花费了父子不少心血,张久安并未学过设计与规划,他想按照1:87的比例进行复建宝成线成都至西安段的部分实景,候车站台重现以前的青白江火车站,只是凭借着照片资料以及自己的记忆,一段段慢慢做再拼装起来。
由于资金短缺,能自己做的部分,父子俩就一起动手。涵洞、隧道、路基都是用泡沫一点一点雕刻出原始模子,随后在上面按照石头的形状浇上石膏,再上色、贴草皮,力争都和铁路边的景物一模一样。在父親的带领下,还是中学生的张弛主动学习电路知识,负责火车的控制设计。该沙盘也成为当年全成都最大的火车动态模拟沙盘,吸引了不少火车迷前来参观。
国际友人来帮忙
张弛也顺利地考上了一所理工大学,他像父亲一样,爱玩火车模型,爱上坐火车旅行,并且画下沿途的风景。2009年,张久安一家买下了郊区的房子,院子大约有330平方米。有了这个庭院,就可以尝试建造大比例动态沙盘了。
恰好这时,正在成都工作的德国装配工程师霍夫曼在网上看到了张久安所制作的动态模拟沙盘,同为火车迷的他与张久安一见如故,成了朋友。由于霍夫曼对工程设计方面十分熟悉,张久安在建造火车庭院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霍夫曼不计报酬帮忙设计。张弛寒暑假时全身心地投入庭院的设计中,电脑辅助绘出草图、三维图、三维爆炸图,在此基础上来论证标准的可实现性,并辅之考虑加工、装配的困难程度。论证无误后,张弛再拆分出零件加工图,送至工厂生产模型零件。最终由张久安负责组装。2013年夏天,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火车庭院正式开工。
那时,除了张久安已有的火车模型“存货”,父子俩开始准备其他所需工具。轨道、涵洞、护栏、各种工业设施和模型所需配置的各种“装备”。能买到的就尽量买,有的在市面上无法购买,就只能自己手工制作。比如火车轨枕木旁边的石子,因为在市面上无法购买到合适尺寸的细石子,张久安和儿子一起,中午休息过后,两人便拿着筛子到温江金马河河边的采石场去筛选,花了两个半天的时间,采回将近50公斤石子,用于做道砟。
室外轨道要铺设300多米,沿途景致大致有10多处。轨道两旁的建筑有些是直接买来按需求做二次加工的,有些还需要张弛用电脑进行绘图,通过机械打磨。每做一个建筑模型大约需要上千个小零件,做出来后父子俩一起埋头组装,中午忙得饭都没时间吃,弄点烤馒头在庭院里就解决了。
寻找到职业的方向
5年过去,火车庭院终于初具模型,回报给父子俩的也是一片迷人的景致:蒸汽火车奔腾着热气,鸣着汽笛呜呜驶来,穿过山河湖海翻山越岭,跨过大桥田野原始森林。沿途遇见牛羊小鹿,中西式各种建筑,接待不同站点的旅客,在铁轨上畅行无阻,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一种关于梦想与追逐的力量扑面而来。这个庭院是属于他们一家人的微缩“火车王国”,更吸引了全国众多火车迷前来参观。
通过火车庭院五年的尝试摸索,张弛了解到火车模型调度行业在国外已有近百年历史,30多年前就制定了行业标准,国内也有发展,因为父亲的爱好,张弛也找到了一条新的职业道路。
当然,张弛最开心的时刻,还是陪着父亲继续完善“火车庭院”局部。旁边是他两三岁的女儿,正在火车庭院里跟着张弛玩得不亦乐乎。这是爱好和梦想的传递,谁说玩不是一种真正的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