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蔚
6年持续打造,从鱼米之乡到电子产业基地,舒城电子信息产业是如何完成这场脱胎换骨的修炼之路的?
“舒城要突出‘金三角和‘绿三角发展布局,着力建设六安‘开放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发展的示范区、绿色发展的集聚区、协调发展的探索区、共享发展的样板区”,舒城县在安徽省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视频交流调度会上这样表态。
然而,在2013年之前,如果有人问“舒城的支柱产业是什么,舒城的招商重点是什么?”很多人往往不知如何回答。“满天星星却没有月亮”的产业现状,让舒城的招商十分被动。
2013年以来,借助于合肥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和辐射带动,舒城县主动加快融入步伐,放眼长三角一体化布局带来的变化,积极探索一条电子信息产业化之路。“这两年招商环境越来越好,想要来舒城落户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从招商到选商了”,舒城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翟恩东对舒城的变化感触很深。
6年持续打造,从鱼米之乡到电子产业基地,舒城在传统到新兴的转变之路上步伐坚定、铿锵前行,正一步步走向信息时代的前沿。舒城电子信息产业是如何完成这场脱胎换骨的修炼之路的?
“先有鸡,后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如果问杭埠,我们一定告诉你是先有鸡,后有蛋”,舒城县杭埠镇党委书记陈宗银亲历了杭埠十年的巨变,“舒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步摸索过来的。”
“那时只要是项目看上了我们,我们就感到很高兴”,舒城县招商投资创业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毛玲霞这样回忆当年的窘境。
如何突破?舒城提出“大目标、大提升、大项目、大转变”的发展思路,迈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
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1年,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出口加工区落户。该企业成长性极强,开工8个月,产值突破百亿。与之相关的配套企业纷至沓来,苏州联科纳米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明就在此时来到安徽。
苏州联科是一家做传统电子配套的企业,同时主营重金属废水的治理和环境处理业务,“从苏州的总体发展来看,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必须不断寻找下一个发展平台”,吴文明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从武汉一路考察到了合肥,期间充满了很多艰辛。“联宝的落户让我们确定要把产业转移到安徽来,我们最终选择了舒城,选择了杭埠。”
选择是双向互动的。舒城县委、县政府敏锐捕捉到这个基础性项目的重大意义和战略价值,并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得知吴文明有意将产业转移到安徽后,舒城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和他取得联系,表示要去苏州考察。“我印象很深,他们早上5点多就从舒城出发,到了苏州就要看企业和车间,我带着他们花了两天时间看了上下游的配套商,这种真心态度让我们觉得非常踏实”,作为一名商人,吴文明更看重的是政府的高效。
吴文明投资3亿元,成立安徽舒城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电子信息企业的污染环节,“我们更像是一个服务平台,扮演第三方治理的角色,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吴文明一直笑称自己的公司是个小企业,他却是舒城电子信息园区发展的推动者,正是因为他解决的“后顾之忧”,才有了舒城后来的电子信息产业群。
在吴文明的牵线搭桥下,承包联想结构件60%订单的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来到了杭埠,它的落户也带有一些传奇色彩。公司董事长高玉根对公司选址有两个条件,一是距离,公路开车不超过30分钟,二是上下游配套。高玉根自己駕车,从合肥联宝所在地开车到杭埠,正好29分钟。联科在杭埠的先期落户,也为胜利精密的落户添加了砝码。从计划投资3个亿,到实际投资14个亿,一个占地705亩的胜利精密园区拔地而起。
“2013年到舒城注册公司,2014年开始基建,2015年底就开始生产。从一片荒芜的田地,到修路、通电、通水、通气,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公务部经理李孝莉对舒城县委县政府的办事效率大加赞赏,“公司2015年的产值是4000万元,2016年达到8.5亿元,2018年超过17亿元,速度非常快。现在杭埠是胜利精密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胜利精密来了以后,很多小企业慕名而来,都主动要来”,舒城县委县政府充分意识到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的重要性。舒城开始步入充实内涵、延长产业链条的新阶段。
外功与内力
“对于招商和工业发展,舒城坚持大项目龙头带动,大产业链条拉动,大平台服务驱动”,舒城县政府分管领导告诉《决策》,“杭埠是工业发展的一个主平台,舒城现在就是在做产业链项目,延伸产业链。”
安徽信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围绕联宝的下游供应商,专注于电脑外壳喷涂加工的电子信息配套企业,2016年正式入驻杭埠电子信息开发区,“公司客户都在一起,离胜利精密只有一条街,离英利电子过个马路就到了,这就是我们选择杭埠的原因”,信陆电子总经理尹雪冰向《决策》介绍道,“如今整个联想的机种都在往合肥转移,杭埠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是一个很好的市场。”
产业链招商成为舒城招商的制胜招。“企业是讲究市场的,市场主体在哪,就会跟着市场走”,毛玲霞分析道,引来一个,带来一片,辐射一批,舒城的电子信息产业迸发出巨大的集聚效应。目前,杭埠镇已汇聚电子企业82家,其中规上企业13家,高新企业6家,超10亿元企业2家。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62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7%。杭埠镇被评为全省电子产业专业镇,杭埠电子信息产业园获得全省电子产业基地称号。
如果说企业辐射是施展外功,那么勇于担当则是舒城的自发内力。
“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机构改革为动力,以实干高效成就美好蓝图”,舒城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在2019年县政府报告中指出,“坚持刀刃向内,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完善职务行为规范,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促进干部务实重行、担当作为。”
“电子信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时髦的东西,和企业交流,他们蹦出来一个又一个专业术语,压根不知道在说什么”,在舒城县委县政府领导看来,学习能让眼光更长远,让布局更加从容。“态度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能自己学的就自己学,能自己办的就自己办,自己学不了办不了就请人来教来办。”
2018年4月,杭埠经济开发区并入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构建一区两园模式,设立县政务服务中心杭埠分中心。“目前杭埠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围绕合肥,发展舒城,等高对接,全面融入,真正打造合肥的后花园、六安的桥头堡”。舒城县委主要负责人说,“我们现在是等高對接的阶段,要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情,通过引入社会力量为新兴事物服务,企业的规范运作,对我们的审批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一个新的挑战。”
改变与坚守
为什么会选择舒城?
安徽英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明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当初英力电子已经准备落户安徽另一县域,但在和舒城县委主要负责人交谈之后,戴明顿时产生落户舒城的想法。这时一件小事,更让戴明坚定了落户的决心。戴明在县城的出租车上和司机随意聊天,“一般地方开出租车的司机都是满腹牢骚,但舒城的司机不仅可以把整个县的情况讲得很清楚,而且语气中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这让人很有信心”,戴明相信一个地方的人文发展环境是可以有影响的,而这种幸福感和获得感会让企业能够健康地发展。目前,英力电子在舒城茁壮成长,2019年有望成为舒城第一个真正本土上市的企业。
发展是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发展,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是舒城正在着力发展的。
“舒城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由硬到软,由表到芯,由个到群三个特点,就是由单纯的生产硬件产品到设计软件产品,由生产笔记本电脑外壳塑料件到新型AMOLED显示,由生产精密结构件到相关电子类产品,基本形成了一条涵盖各环节的产业链条,同时还带动了装备制造、模具制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两新产业的发展”,舒城县委主要负责人分析舒城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与制约,“舒城的产业制约因素还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是产业层次不高,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给大公司做配套,第二是受地方财力影响,制约了需要资金配套的高端项目引进。”
当地方发展进入到快车道时,其形势是不可逆转的,当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后,其发展就不会停下脚步,当外功和内力能够融合聚集,其能量就不容小觑,这是舒城的修炼术,也是舒城不变的决心。正如舒城县委主要负责人所说:“舒城将蓄创新之势,聚智慧之力,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区块链发展模式,加快项目聚集、产业发展,实现工业经济的新跨越。”